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把糧食增產的重心放到大面積提高單產上。河南省鶴壁市在糧食單產提升、高標準農田建設、和美鄉村建設方面,又分別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何種成效,鶴壁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王強在出席“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河南實踐”系列主題鶴壁專場新聞發布會上給予解惑。
河南省鶴壁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王強 出席“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河南實踐”系列主題鶴壁專場講話。張慧芳 攝
9月27日,中國工業報從中國工業報從河南省委宣傳部、河南省政府新聞辦獲悉,近年來,鶴壁“三農”工作錨定鄉村全面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市目標,堅持“優而強”的發展路徑,努力在糧食單產上求突破、在高標準農田建設上走在前、在鄉村建設上探模式。
在單產提升方面,鶴壁糧食產量常年穩定在120萬噸以上,人均產糧760公斤、高出河南全省平均100公斤左右。近年來,鶴壁市深入開展主要糧油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推進良田、良種、良法、良機、良制“五良”融合,通過試驗田攻關、大面積推廣、高產典型培育等措施,2023年,鶴壁市玉米示范方平均畝產達到1171.4公斤,高產創建跨入“噸”時代。今年,鶴壁全市小麥單產、總產分別較上年增加了12.5公斤、1.72萬噸,攻關試驗田畝產達到912.6公斤,刷新了全國單產紀錄。
王強表示,這得益于河南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也是對廣大農民朋友辛勤耕耘、廣大農業科技工作者辛苦付出的最好回報。當前,秋糧豐收在即,鶴壁大力推廣一密、一滴、一控、一噴、一晚“五個一”玉米高產技術模式,扎實開展花生、大豆等秋作物高產技術探索,力爭單產實現新突破、總產實現新提升。
在高標準農田建設方面,鶴壁市將高標準農田建設作為保障糧食安全的關鍵舉措,積極爭取國家和省大力支持,強力推進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目前鶴壁全市已建成高標準農田146.92萬畝、占永久基本農田的92.3%,力爭在2025年把鶴壁全市符合條件的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同時,積極探索社會投入、規模運營、管護保障等機制,確保把高標準農田建設成為民心工程、富民工程。
在和美鄉村建設方面,鶴壁堅持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和美鄉村建設的第一場硬仗,一體推進農村垃圾治理、污水管控和戶廁改造“三大革命”,全市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100%,所有村莊生活污水得到有效管控,無害化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87%。2023年,全省鄉村建設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現場會在鶴壁市成功召開。
王強表示,鶴壁當前正在深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做法,謀劃實施和美鄉村計劃“1060”工程,首批明確10個和美鄉村組團,選取60個村莊,示范帶動該市全市鄉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備全面提升。同時,選取部分村莊,重點開展人居環境長效機制不健全等10大破題行動,為鄉村全面振興探索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模式,逐步實現全域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目標。(張慧芳)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