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業報記者 曹雅麗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同時,深化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研發應用,開展“人工智能+”行動,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另一方面,報告中也提出,要深入推進數字經濟創新發展,制定支持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政策,積極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促進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適度超前建設數字基礎設施,加快形成全國一體化算力體系。
在2024年服貿會中國AIGC創新發展論壇上,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技術發展司副司長楊亞俊表示,中國初步構建了較為全面的人工智能產業體系,相關企業超過4500家,核心產業規模已接近6000億元人民幣,產業鏈覆蓋芯片、算法、數據、平臺、應用等上下游關鍵環節。
楊亞俊提到,中國人工智能應用成效持續提升,在制造業研發、中試、生產、服務、管理等環節應用落地,建成2500多個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同時與政務、金融、能源等領域加速融合,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涌現。
“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是推動中國制造業加速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的重要途徑。”中國工程院院士周濟在近日召開的2024世界制造業大會上表示。
周濟表示,智能制造是新一輪工業革命的核心,也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力量。智能制造包含三個層次,分別是數字化制造、網絡化制造和新一代智能制造。新一代智能制造代表了智能制造的最高層次,是即將到來的工業革命的高潮。
“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技術,正在加速融入到制造業中,成為驅動制造業數智化轉型的核心力量。”近日,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主席團主席、全球產業研究中心主任、深圳工業總會會長吳光權在第十三屆“五洲工業發展論壇上表示。
楊亞俊表示,下一步,工信部將充分發揮中國超大規模市場、海量數據資源、豐富應用場景的獨特優勢,積極培育壯大人工智能產業。
一方面,支持人工智能通用底座大模型和垂直領域專用大模型研發,豐富高質量數據資源供給,降低算力門檻。發揮鏈主企業龍頭作用,激發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的創新活力,促進人工智能成果推廣和迭代升級,使更多的成果從樣品變成產品、形成產業。另一方面,以人工智能和制造業深度融合為主線,推動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在工業場景中應用落地,加強生成式人工智能企業與制造業企業的供需對接,以典型應用場景為牽引,組織開展“生成式人工智能+制造”試點,加快產業智能化升級。
企業是推動人工智能應用落地的關鍵因素。企業不僅是場景創意的提出者,也是場景設計開發、資源開放和應用示范的主體。通過企業主導的模式,可以加速人工智能技術在各個領域的應用,從而推動技術的迭代和升級。
華為云副總裁(戰略與產業發展部總裁)黃瑾在第十三屆“五洲工業發展論壇上強調,算力是AI發展基石,AI大模型將深入千行萬業,其通過華為云CloudMatrix創新的對等多元算力架構提升AI算力競爭力,盤古大模型5.0在全系列、多模態、強思維三個方面全新升級,并深耕行業,幫助客戶打造金融大模型、助力科學研究、提升制造業效率、優化鋼鐵生產、賦能具身智能與自動駕駛、推動能源行業智能化及聯合打造工業軟件云等,展現了其在加速產業智能升級方面的成果與潛力。華為云在AI大模型領域的不斷探索和創新,正加速產業智能升級,為各行業帶來變革和發展機遇。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完善推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機制。繼續實施“一帶一路”科技創新行動計劃,加強綠色發展、數字經濟、人工智能、能源、稅收、金融、減災等領域的多邊合作平臺建設。完善陸海天網一體化布局,構建“一帶一路”立體互聯互通網絡。
“業務全面上云、AI加快場景智能化落地,用產業出海代替產品出海,已經成為今天制造企業的共識”,騰訊云副總裁、智能制造和智慧能源解決方案負責人蔡毅在第十三屆“五洲工業發展論壇上表示。
蔡毅分別從業務上云帶來的降本增效、AI與大模型的場景應用、產業出海等維度,介紹了騰訊云助力制造企業打造新質生產力,尋找第二增長路徑的典型案例。
記者了解到,在當前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下,很多行業陷入內卷式競爭,企業紛紛開始求變,業務上云成為企業降本增效的關鍵舉措。以某全球化智能穿戴企業,業務服務全球90個國家,擁有2億用戶,借助騰訊云全球基礎設施與云原生能力,整體優化企業公有云投入,統一國內國外多家云廠商服務,通過高性價比云服務及各環節降本方案設計,實現綜合降本50%。
智能化是企業探索增長路徑的重要驅動力。在蔡毅看來,產業場景是AI與大模型技術應用的主戰場,隨著大模型的加速落地,企業將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面對全球化市場的機遇與挑戰。蔡毅表示,為了實現全球范圍內的資源整合和戰略布局,越來越多頭部企業選擇海外建廠,用產業出海代替產品出海。國內家電龍頭企業美的在建設巴西智能工廠時,就運用騰訊云本地專用集群CDC,構建了智能工廠的數字化底座,相比自建數據中心,可以節省30%成本。
談及融合創新方面的實踐,蔡毅介紹了騰訊推出的“5T”產品體系:數據庫TDSQL、操作系統TencentOS、專有云TCE、大數據TBDS、人工智能開發平臺TI。這些基礎軟件產品兼容國內主流的芯片廠商,在多個行業積累了豐富的融合創新實踐。
“騰訊始終保持和行業同頻迭代的定力和耐心,堅持把最新的技術注入到行業中去,助力制造業打造新質生產力”,蔡毅總結道。
“到2030年,中國規上工業基本實現數字化轉型,數字化制造在全國工業企業基本普及。到2035年,中國制造業基本實現智能化升級,中國智能制造技術和制造水平走在世界前列。”周濟中國推進人工智能的新型工業化戰略部署進行了展望。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