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落實好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數字中國建設和產業數字化轉型的重大決策部署,經報有關領導同志,從2024年開始,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在相關部委、高校、智庫和重點工業領域頭部企業的參與和支持下,在全國范圍內從征集范例、調查研究和宣傳培育三個維度開展中國工業數據治理“領跑者”企業工作,找出并宣傳推廣工業數據治理領域企業的優秀成果、實踐經驗和典型案例,旨在發揮優秀企業的榜樣帶動作用,強化協同效應,帶動更多企業增強數據治理能力,加快數字化轉型,搭建工業數據交流平臺和產業生態圈,挖掘數據要素作為新質生產力的價值,賦能工業高質量發展。
2024年9月11日,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主辦了第二屆中國工業高質量發展論壇,在論壇上發布了22家首屆中國工業數據治理“領跑者”企業名單等研究成果。根據工作計劃,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將持續做好中國工業數據治理“領跑者”企業工作,找出更多工業領域重點行業的“領跑者”企業和典型經驗,為工業企業的數據治理和數字化轉型搭建學習交流和產業合作的權威平臺。
國家電網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家電網”)以投資建設運營電網為核心業務,供電范圍占國土面積的88%,供電人口超過11億。近20多年來,國家電網持續保持全球特大型電網最長安全紀錄,建成35項特高壓輸電工程,成為世界上輸電能力最強、新能源并網規模最大的電網,專利擁有量持續排名央企第一。位列2024年《財富》世界500強第3位,連續20年獲國務院國資委業績考核A級,連續11年獲標準普爾、穆迪、惠譽三大國際評級機構國家主權級信用評級,連續9年獲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第一名,連續7年位居全球公用事業品牌50強榜首,是全球最大的公用事業企業,也是具有行業引領力和國際影響力的創新型企業。2024年成為首屆22家中國工業數據治理“領跑者”企業之一。
圖12024中國工業數據治理“領跑者”企業
數據已成為國家基礎性戰略資源和新型生產要素,也是國家電網推進“一體四翼”高質量發展和加快數字化轉型的重要基礎資源和驅動要素。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推進數字中國、數字經濟、數字社會建設的工作要求,國家電網全面構建企業級數據治理體系,不斷夯實數字基礎設施和數據資源體系“兩大基礎”,有效支撐讓數據放心“供”出來,讓更多數據“活”起來,讓數據安全“動”起來。
一、堅持戰略引領,健全數據管理組織和制度體系,夯實數字化轉型工作基礎。
數據發展戰略,國家電網于2020年印發《公司數據發展戰略綱要》,確立了“為能源革命注入數據新動力、為未來發展打造數據新引擎”的戰略愿景,提出了“構建世界一流的企業級數據服務平臺,打造創新、協同、高效、開放的數字生態,支撐建設具有中國特色國際領先的能源互聯網企業”的發展目標。2021年編制印發《公司數字化轉型發展戰略綱要》,明確了公司數字化轉型的發展愿景是建設智慧國網,為新型電力系統注入數字動力,為能源互聯網企業打造數字引擎。制定“五個體系”戰略任務、20項重點任務、60項具體舉措,明確組織、制度、人才等戰略保障要求。
數據治理組織,國家電網以“公司數字化工作領導小組”作為數據管理的領導機構和最高議事機構,統籌公司數據管理工作的全局領導。在總部、省、地市等各層級均設立數字化專業部門,負責公司數據歸口管理,各業務部門設立數據管理處室,設立國網大數據中心、南瑞集團、信產集團等單位作為數字化轉型專業支撐機構,明確數字化部、業務部門、大數據中心的工作界面,形成統一管理、分級負責的工作機制,建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數據治理組織體系。
數據制度標準,以《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數據管理辦法》為引領,構建涵蓋數據標準、數據質量、數據共享、數據安全等職能域的管理細則和指導意見。建立覆蓋基礎、數據、技術方法、平臺與工具、管理、安全與隱私、服務與應用等7大類、23個方面、39個方向的數據標準體系框架,優化數據標準管理規范和流程,實現數據標準從制定到優化提升全過程管理。依托《數據管理能力成熟度評估模型》(DCMM)國家標準,結合電網數據管理實際情況,制定《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數據管理能力成熟度模型》(SG-DCMM)企業標準,創新提出100項數據管理要素,建立能力等級標準與數據管理體系有效映射,2021年獲評全國首家DCMM五級(優化級)認證單位。
圖2國家電網有限公司DCMM五級證書
典型案例1:2021年12月,中國電子信息行業聯合會及國家電網公司聯合舉辦“DCMM行業行(首站)—走進國家電網”活動,會議邀請工信部信發司、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國家能源集團、華能集團、華電集團、中國商飛集團、平安銀行、南水北調集團、人保集團、東方航空等20余家相關部委、研究機構、央企數據治理領域相關負責人進行典型經驗研討及分享,為國家各行業的數據管理能力提升、數據紅利釋放提供了典型樣板。
二、堅持企業級統籌,打造基礎數據底座,強化基礎數據剛性管理。
構建基礎數據底座,全面梳理設備資產、客戶服務、電力能量流三類基礎數據及相關經營管理數據現狀、權威數據源、數據標準、數據模型、數據應用需求、數據與業務映射關系、數據質量要求和數據斷點,明確跨專業數據共享關系,構建公司基礎數據目錄清單和“數據一張圖”,實現數據“資源清、血緣清、流向清、責任清”,形成基礎數據規劃。基于數據中臺、業務中臺匯聚各類基礎數據,構建基礎數據應用服務模式,提升數據服務能力,形成基礎數據底座,實現數據可視、可查、易取、易用,服務電網運行、規劃建設、設備管理、客戶服務和經營管理全局應用。
深入推進數據定源定責,以構建“數據一個源”為目標,按照“一數一源、一源多用”的工作思路,研究制定數據定源定責工作指南,形成數據定源定責范圍、識別權威數據源、認定數據責任主體、發布權威數據源并應用等四大環節的工作方法。聚焦專業共享程度高的基礎數據和重點業務數據,組織各省(市)公司全面開展數據定源定責實施工作,發布數據權威源清單和配套管理規范。
全面推行數據主人制,為進一步健全數據責任體系,夯實數據基礎,國家電網印發《關于全面推行數據主人制的實施意見》,組織各單位從體系構建、主人認定、責任落實、深化應用、機制建設等方面,全面推廣數據主人制。堅持“管業務必須管數據,管數據就是管業務”原則,按照“誰產生、誰負責”的原則認定數據主人,明確數據、權責與崗位/人員之間的關系,建立橫向由數字化部與業務部門雙牽頭,縱向由省、市、縣三級協同的數據主人制網絡,形成橫向協同、上下聯動的數據治理工作機制,實現數據管理延伸到業務源頭、下沉到基層一線。建立數據主人制存量問題工單直達主人及源端問題增量管控工作模式,確保數據在源頭得到有效治理,推動基礎數據可用好用。
典型案例2:國網湖北電力推進數據主人融入生產業務和生產一線,明確基層班組人員作為數據生產主人,負責配網設備臺賬維護及數據治理工作,通過工單化方式將數據主人職責嵌入到業務流程中,保障數據主人在第一時間接收、處置相關數據問題,創新數據主人公示牌制度和績效獎懲機制,提高數據主人工作積極性和獲得感。
圖3國網某地市公司數據主人公示牌示例
三、堅持標準化,健全數據標準體系與治理模式,實現數據高質量供給。
建立企業級統一數據模型,為解決橫向業務協同和數據融合共享問題,以“統一語義、統一編碼、統一源頭、統一規則”為原則,完成企業級統一數據模型SG-CIM設計和持續迭代,制定發布SG-CIM4.8版本,覆蓋10個一級域、90個二級域、5000余個數據實體和8萬余個屬性,實現數據模型在企業數據中臺的全面落地應用,有效支撐跨專業、跨層級的業務在線協同和數據貫通共享,賦能企業數據整合和分析應用。
創新數據治理新模式,按照“以用促治、以用提質”的原則,在需求提出、需求收集、問題整治、質量核查等方面,改變傳統的垂直治理方式,充分發揮公司各業務部門的專業優勢,構建橫向協同、上下聯動的協同治理方式,建立常態化數據問題監測與閉環管控機制,激活跨專業部門協同工作機制。創新開展基于數據主人制的數據閉環治理、外數內治、人工智能輔助治理等方法,多措并舉,全面推動企業數據質量水平有效提升,確保數據高質量供給。
典型案例3:國網山東棗莊電力創新“學聯治”三位一體,營造基層數據治理氛圍。強化全員“學”,以學為先促轉變,上線數據治理專題培訓網站、錄制數據治理微課、開展數據治理心得感悟分享;強化全部門“聯”,以聯為重出實績,形成辦公、組織、財務、運檢等9個專業分工明確的《數據質量治理專班工作方案》,促進數據質量治理工作融入專業業務運營管理、融入基層日常業務服務工作;強化全方位“治”,以治為本抓支撐,創新“一書一圖一表”,其中“書”為“責任書”、“圖”為“治理流程圖”、“表”為“問題明細表”,明確各部門數據治理工作目標、方法并簽訂責任書。
圖4工作人員開展數據問題現場核查及治理
打造基礎數據一張圖,聚焦設備資產、客戶服務、電力能量流三類基礎數據,理清數據和業務的影響關系,結合數據的產生、流轉等全環節信息,構建多視角的數據一張圖,形成基礎數據全景可視化、數據“查取用”服務、數據運營監測分析三大服務能力,實現“查數、取數、治數、用數、管數”一站式數據管理和服務新模式,更好服務業務、賦能基層,實現數據資源清、血緣清、流向清、責任清,支撐數據的貫通融合和高效供給。
四、堅持共享共用,健全跨專業數據高效共享機制,提升數據共享服務能力。
打造企業級數據服務平臺,采用“按需接入、適度超前”的原則,完成各專業系統孤立、異構的原始業務數據(包括結構化數據、非結構化數據及采集量測類數據)的有效匯聚,基于統一模型進行清洗、轉換、整合,實現數據標準化、集成化、標簽化。通過兩級數據中臺的融合貫通接口,實現一級系統數據拆分下發和各單位二級系統數據統一匯聚,實現高價值數據接入,實現“讓數據等業務”。
構建內部數據共享服務機制,按照“以共享為原則、不共享為例外”要求和“最小化”原則,依據國家法律法規、行業規范、公司制度等相關要求,完成公司數據共享負面清單梳理發布。建立基于負面清單的數據共享機制和“超市化”數據共享服務流程,超97%的非負面清單數據無需業務審批,直接共享使用;負面清單數據開展字段級精準授權和脫敏后共享,極大簡化了數據共享應用模式,實現一次授權、多次使用,有效推動數據在公司內部的充分共享和自由流通。
典型案例4:國網河南公司按照公司負面清單數據共享服務策略,依托數據中臺打造的數據申請、審批、自動授權機制,實現非負面清單數據零審批。針對負面清單數據,探索開展數據按列最小化審批模式,通過勾選所需字段,智能生成表級/字段級授權SQL腳本并自動執行,提高字段級負面清單的共享服務效率;同時,針對各專業部門涉及的負面清單數據,與專業部門協商脫敏策略,脫敏后數據作為“非負面清單”,履行零審批自動授權流程,進一步縮小負面清單規模,大幅縮短數據共享時長,推動數據在公司內部充分共享應用。
圖5數據匯聚及共享應用服務框架
規范數據對外開放管理,制定《公司數據對外開放指導意見》,明確在政府監管、公益服務、商務增值、公開開放等4類數據對外開放的相關策略及流程機制。構建數據合規管理體系框架,建立依法保護、促進使用的6種工作機制,包括數據識別和分級分類、數據內部共享安全合規管理、數據對外提供安全合規管理、開展數據產品研發發布時安全合規管理、通過互聯網電子渠道交互數據時安全合規管理、境內數據跨境安全合規管理等,建成公司“三類五級”的數據分類分級體系。在數據采集、傳輸、存儲、使用、銷毀等各個環節開展數據安全防護措施,確保安全合規地使用、交互和共享數據。
五、堅持業數融合,建立數據應用服務機制,強化數據服務業務賦能基層。
利用數據實現企業降本增效,國家電網高度重視數字化能力促進企業降本增效,積極推動數字化建設,采用“業務+技術”雙牽頭的數字化建設模式,統籌推進人工智能與電網業務深度融合,深入挖掘培育高價值、高頻度、大規模業務應用場景,推動高價值成果在“省-市-縣-基層班組”規模化推廣應用,統籌開展設備、營銷等專業領域RPA典型場景培育推廣,助力業務提質和基層減負增效。
典型案例5:天津公司以數據賦能基層減負增效為目標,打造基層數據服務專區統一入口,持續推進數據可視化看板、共性數據集、數據高熱場景三類用數模式扎實落地,探索構建智能化、移動化數據服務能力,做到數據“看的懂、查得到、用得好”。其中,蔡公莊供電服務中心利用基層數據服務專業的數據資源和工具,融合應用營銷2.0用采等系統相關的10個共性數據集,開發線損輔助治理場景,單臺區分析速度由12分鐘下降至3分鐘,一臺區一指標完成率98.42%。
圖6天津公司舉辦數據賦能基層標桿供電所評選活動
建立一體化大數據應用產品體系,結合公司生產經營數據,深度融合工商、司法、輿情等外部數據,提煉高價值可推廣數據應用產品,構建“兩支撐、三賦能”應用體系,對內賦能電網轉型升級、經營管理提升和客戶優質服務,對外支撐綠色低碳發展、國家科學治理,充分激活電力數據價值。累計發布約1.5萬個數據服務產品,在服務國家治理、業務創新和管理提升等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
推動數據增值服務開發利用,以市場需求和價值發揮為導向,以效益為目標,圍繞產業鏈上下游10大客戶領域,深入挖掘服務雙碳目標、智慧城市、企業效率等30余個增值服務方向。制定數據增值服務管理規范,指導公司各單位積極培育新產品、新業務,集中優勢打造高價值典型產品;采用數字技術加工轉換,形成高附加值的數據增值服務產品體系;推動形成市場導向、產品導向等兩類六種成熟商業模式,包括訂購、收入共享、雙邊市場、免費增值、解決方案提供、資質經營等創新數據增值商業模式,激發業務發展活力。
六、堅持產業鏈協同,構建能源電力大數據創新應用生態,激活電力數據價值。
打造跨行業、跨領域能源大數據應用服務平臺,建成包括“一中心、三平臺、一窗口、四體系”的“1314”能源大數據體系,建設能源數據共享匯聚一個中心,打造“雙碳”戰略支撐、能源數據價值創造、能源生態創新三大平臺,依托能源大數據對外服務一個窗口,搭建運營服務體系、技術支撐體系、標準規范體系和安全保障體系四大體系。完成24家省級能源大數據中心建設,140余個地市(園區)開展了能源大數據服務業務。
構建“產學研用”能源大數據創新應用生態,依托中國電力大數據創新聯盟、中國電促會人工智能與大數據分會、中國能源研究會等生態載體,堅持“平臺+服務+生態”協同發展模式,整合跨專業、跨領域資源,創新商業模式、服務和產品,實現能源數據的匯聚共享,為政府、企業、社會提供能源大數據服務,建成“平臺堅強、服務優質、生態健康”的能源創新應用生態。
國家電網將繼續秉承“為美好生活充電、為美麗中國賦能”的企業使命,深化數據治理體系建設,加快推進電網數字化轉型,支撐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和企業高質量發展,助力能源轉型升級和世界一流企業建設,為服務數字經濟、數字中國建設貢獻國網力量。
版權聲明:如轉載或引用請聯系項目組并注明文章來源。
聯系人:中國工業數據治理“領跑者”企業項目組
電話:010-62385286、010-62386769
郵箱:cfie62385286@163.com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