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同學們深刻了解家鄉文化,加強對人文地理知識的落實,10月6日,山東省濟寧市兗州一中地理社團40余位同學在談建生和范憲勇兩位老師的帶領下前往濟寧博物館、濟寧城市展示館開展研學活動。
在老師與講解員的帶領下,同學們參觀了濟寧各縣區的代表展品。每一件展品就是一個古老的故事,在這里,任城崇覺寺鐵塔、兗州興隆塔、汶上寶相寺、曲阜三孔等著名景點,引領我們探尋那些深藏于歲月塵埃之下的故事與智慧。在這里,同學們穿越歷史的長廊,一窺濟寧地區豐富的文化遺產。
京杭大運河,作為世界文化遺產,千百年來承載著南北交流、東西貫通的使命。在指導老師的講解下,同學們領略了大運河中所蘊含的智慧,見識了能夠與都江堰相媲美的南旺分水樞紐工程。南旺作為大運河的“水脊”,成了運河暢通的難題。明朝初期,工部尚書宋禮和汶上民間水利家白英經過勘察,在戴村筑壩建分水工程,使汶水西行,從南旺入運河,七分向北流,進入漳、衛;三分向南流,進入黃、淮。此后建龍王廟于分水處,故稱為“分水龍王廟”。在這里,同學們深切感受到這條“文化長河”中凝聚的地理智慧與時代精神。
同學們在城市展示館沉浸式了解城市的歷史與文化、變遷與創新。走入街巷角落,感受城市溫度,通過全息投影體驗當地熱氣騰騰的居民生活。同學們領略了從金三角復合中心到組群結構城市,再到今天的都市區一體化的濟寧都市區規劃發展歷程。濟寧總體規劃宣傳片以聲、光、電、模型多位一體的方式展示出濟寧的總體規劃,讓同學們對家鄉的未來發展有了進一步了解。
研學活動是一項旨在培養學生地理認知和實踐能力的教育活動。此次研學不僅讓學生感受到了濟寧悠久的歷史,深厚的文化,增強了熱愛家鄉建設家鄉的情感,而且還能讓學生從中發現更多有趣的地理知識,增強了實踐能力。
(孫明閣 文/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