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業報記者 孟凡君
2024年1-9月份,我國發行新增專項債券3.6萬億元,支持項目超過3萬個,用作項目資本金超過2600億元。10月12日,財政部部長藍佛安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我國積極的財政政策實施效果明顯,有力保障了國家重大戰略任務的落實,促進了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他認為,當前,我國經濟的基本面及市場廣闊、經濟韌性強、潛力大等有利條件并未改變,同時經濟運行出現了一些新的情況和問題,預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不及預期,但我國財政有足夠的韌勁,通過采取綜合性措施,可以實現收支平衡,完成全年預算目標。
我國積極的財政政策促進經濟持續回升向好
2024年以來,財政部門堅持積極的財政政策適度加力、提質增效,組合使用赤字、專項債、超長期特別國債、稅費優惠、財政補助等多種政策工具,加大財政政策力度,加強重點領域保障,積極防范化解風險,促進經濟持續回升向好。一是擴大財政支出規模。2024年安排財政赤字4.06萬億元,比2023年年初預算增加1800億元;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務限額3.9萬億元,比2023年增加1000億元;發行1萬億超長期特別國債,用好2023年增發國債資金,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規模達到28.55萬億元,持續保持較高的支出強度,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二是優化稅費優惠政策。落實好結構性減稅降費政策,持續實施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先進制造業企業增值稅加計抵減、科技成果轉化稅收減免等政策,完善對制造業企業技術改造稅收優惠政策。1-8月份,支持科技創新和制造業發展的主要政策減稅降費及退稅超1.8萬億元。
三是積極擴大國內有效需求。督促地方用好增發國債資金,支持災后恢復重建和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做好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使用工作,支持國家重大戰略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積極推進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工作。持續加強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管理,擴大投向領域和用作資本金范圍,支持地方加大重點領域補短板力度。
四是加強基層“三保”和重點領域保障。認真落實黨政機關習慣過緊日子要求,嚴控一般性支出,騰出資金保基本民生、保工資、保運轉和重點領域支出。2024年中央財政安排對地方轉移支付超10萬億元,其中,均衡性轉移支付增長8.8%,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獎補資金增長8.6%,將更多的資金用于補充地方財力,支持地方兜牢基層“三?!钡拙€。
同時,加大對科技、鄉村全面振興、生態文明建設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中央本級科技支出增長10%,中央財政銜接推進鄉村振興補助資金安排1770億元,下達651億元支持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完善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財稅支持政策,扎實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區域發展戰略。
五是更大力度支持基本民生保障。2024年以來,中央財政下達就業補助資金667億元,支持地方做好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就業、職業技能培訓等工作,1-9月全國教育支出3萬億元。按照全國總體3%的比例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大幅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的最低標準,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財政補助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94元,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財政補助標準提高至每人每年670元。
六是抓實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壓實地方主體責任,按照一省一策,落實各項化債措施,中央財政在2023年安排地方政府債務限額超過2.2萬億元的基礎上,2024年又安排1.2萬億元的額度,支持地方特別是高風險地區化解存量債務風險和清理拖欠企業賬款等,地方債務風險整體緩釋,化債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
我國財政政策逆周期調節切實維護經營主體權益
藍佛安表示,財政部在加快落實已確定政策的基礎上,圍繞穩增長、擴內需、化風險,將在近期陸續推出一攬子有針對性增量政策舉措。一是加力支持地方化解政府債務風險,較大規模增加債務額度,支持地方化解隱性債務,地方可以騰出更多精力和財力空間來促發展、保民生。二是發行特別國債支持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補充核心一級資本,提升這些銀行抵御風險和信貸投放能力,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發展。三是疊加運用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專項資金、稅收政策等工具,支持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四是加大對重點群體的支持保障力度,國慶節前已向困難群眾發放一次性生活補助,下一步還將針對學生群體加大獎優助困力度,提升整體消費能力。
“我國財政政策逆周期調節以上四點政策措施是已經進入決策程序的政策,但絕不僅僅是以上四點,目前還有其他政策工具也正在研究中,比如中央財政還有較大的舉債空間和赤字提升空間?!彼{佛安強調。在工作中,既要依法依規籌集財政收入,也要避免收過頭稅,切實維護經營主體權益。同時,保持必要的財政支出強度,確保重點支出應支盡支,發揮好財政逆周期調節作用,推動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
一是有效補充財力。中央財政從地方政府債務結存限額中安排了4000億元,補充地方政府綜合財力,支持地方化解存量政府投資項目債務和消化政府拖欠企業賬款。鼓勵有條件的地方盤活閑置資產,加強國有資本收益管理,努力增加財政收入。指導地方依法依規使用預算穩定調節基金等存量資金,保障財政支出需要。
二是切實保障各項重點支出。堅持黨政機關習慣過緊日子的要求,嚴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將更多資金用于補短板、強弱項、惠民生,確保重點支出力度不減。從剛才羅列的幾個數字就可以看到,重點支出都保持較高幅度增長。強化科技、教育等重點支出保障,落實好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提標、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財政補助提標等民生政策,有力支持鄉村全面振興、綠色發展、區域協調發展等重大戰略,保障黨中央確定的各項政策落實到位。
三是用足用好各類債務資金。目前,我國增發國債正在加快使用,超長期特別國債也在陸續下達使用。專項債券方面,待發額度加上已發未用的資金,后三個月各地共有2.3萬億元專項債券資金可安排使用。財政部將督促地方切實用好各類債券資金,加快項目實施進度,根據實際需要及時撥付資金,盡快形成實物工作量,發揮對投資的拉動作用。
做好基層?;久裆⒈9べY、保運轉“三?!惫ぷ鳎潜U先嗣袢罕娗猩砝娴幕疽螅彩秦斦幕韭毮?。藍佛安介紹,2024年,財政部不斷健全覆蓋預算編制、預算執行、動態監測、應急處置的“三?!惫芾眢w系,推動基層“三?!逼椒€運行。一是加強基層“三保”財力保障。2024年中央財政安排對地方轉移支付預算超過10萬億元,并督促地方將財力下沉基層,優先足額安排“三?!苯涃M預算。二是建立健全工作機制。按照“縣級為主、市級幫扶(兜底)、省級兜底、中央激勵”的原則,層層壓實責任,做細“三保”風險應急處置預案。三是增強庫款保障能力。加強對困難縣區的庫款調度,保障“三保”資金支付需要。四是加強地方財政運行監測。依托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全國所有預算單位和基層財政運行都能監測到,庫款是多少、“三保”進度怎么樣都清清楚楚。同時,按月向各地推送“三保”風險提示,督促地方及時做好應對處置。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