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不確定的周期中找到發展的確定方向?一條可行的路徑是,讓企業戰略與大政方針共振,凝聚長期發展合力。
當下,新質生產力正在成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動力。當這種經濟動能轉換疊加行業周期變局,培育新質生產力已經成為傳統白酒產業的時代命題。其核心路徑,就是數智化轉型。
那么,對于酒企而言,該如何通過數智化構建新質生產力呢?
10月11日,由中國酒業協會主辦,國臺數智酒業集團承辦,“醬香白酒新質生產力發展論壇暨國臺酒文化與新技術融合傳播發布會”在上海舉辦。這場活動聚焦“醬香白酒新質生產力發展”,探討了數智化轉型的“國臺樣本”、發展路徑和成果展望,讓行業看到了醬酒轉檔高質量發展的新方向。
01
數智化,中國醬酒的“新長征”
傳承千年的傳統釀酒產業為何要進行數智化改革?
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宋書玉強調:“新技術在傳統產業的應用無法阻擋。傳統產業數智技術提升已經成為產業必須去做的事情。智慧釀造未來必將成為趨勢。經歷六代技術更新,國臺酒的釀造能力和品質不斷升級。”
此前,國家層面就鼓勵各地從實際出發,用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積極促進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又明確指出:制定支持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政策,促進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在產業層面,《中國酒業“十四五”發展指導意見》也提出,要以數智化釀造推動創新發展,深入推進關鍵工序智能化,生產控制自動化和供應鏈優化,推動產業科技創新,工藝創新和管理創新,助力產業轉型升級。
除了國家指引、行業政策利導,醬酒的數智化轉型還有著特殊的行情現狀。
在上一輪發展中,醬酒可以說是最大的受益者,連續多年保持兩位數高增長。與2017年相比,醬酒市場規模實現翻番,銷售收入占比行業超過30%,利潤占比行業超過40%。然而,當行業進入調整期,快速發展中積累的問題逐漸顯現。當醬酒的普惠式紅利消失,企業間的競爭又回歸到了最樸素、最本質的層面,唯有構建了新增長動能的企業才有望快速突圍。
對此,天士力大健康產業投資集團董事局主席、天士力生物醫藥產業集團董事長、國臺數智酒業集團董事長閆凱境指出:“數智時代為醬香白酒提供了接續發展的新質生產力。醬酒行業和企業更要集中精力,在‘新質長牛’上實實在在地做好文章。”
在他看來,走數智化轉型之路,培育屬于自己的新質生產力,就是新時代醬香白酒的長征。
那么,如何才能走好“新質長牛”的新長征路呢?閆凱境認為要抓好兩個“牛鼻子”:
①創新,牢牢把握住數智時代重塑生產力的契機,向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各類新技術要動能,推動效率提升、產品升級和供需動態平衡,助力行業深度轉型,打造“創新長牛”;
②變革,主動擁抱新的消費商業時代,打好存量競爭戰,從精準定位消費者切入,匹配合適的商品,縮短供給和需求的距離,提升流通的效率,形成飛輪,打造“變革長牛”。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創新和變革都必須遵守一個前提——守正。即智能釀造必須以系統解析傳統釀造智慧為基礎,以提升品質為目標。
“醬香釀酒傳統產業去探索發展智能化,不是為了智能化而智能化,這些‘提高生產力、節能’等指標的最終指向還是酒好喝!”天士力創始人、國臺創始人、天士力集團董事局榮譽主席、天士力數智健康產業集團董事長、國臺數智酒業集團創新生產力總師閆希軍表示:“國臺一切都為了釀好酒,釀好酒就是為了酒好喝,讓消費者體驗酒的美感的同時,還要講好美酒的故事。”
02
25年成就數智“國臺樣本”
在醬酒轉型的新長征路上,25年來,國臺秉持著“秉承傳統不泥古、科技傳承不離宗”的理念,圍繞“釀好酒酒好喝喝好酒”,分兩步成為了酒業轉型的“數智樣本”。
第一步:從1999年起的前十幾年,國臺專注學習、實踐茅臺鎮大曲醬香型白酒的釀造技藝,持續積累各個主要工藝環節的技術參數。
第二步:自2011年起,國臺探索醬酒產業新型工業化,在10余年間6次迭代,構建了來源可溯、質量可控、去向可追、責任可究的全過程標準化數字生產管理體系。
據天士力大健康產業投資集團董事局副主席、天士力數智健康產業集團總經理朱永宏介紹,歷經20余年的發展,國臺已經擁有國臺數智酒業、國臺莊園數智酒業、國臺聚德數智酒業、國臺茅源數智酒業、國臺聚智數智酒業五個生產基地,規劃年產正宗大曲醬香型白酒5.6萬噸。
在智能釀造方面,國臺以數字化解析傳統工藝、智能化改造生產裝備、標準化提升產品品質,打造了醬香型白酒產業首個萬噸級智能釀造系統創新與產業化示范基地,創建了行業首個智能釀造數智化生產、管理標準體系,“科學解析醬香型白酒品質內涵”等4項科技成果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數智化轉型的過程中,國臺一直堅持以傳統釀造為根基。經過大量研究,反復試驗,國臺將“12987”醬酒傳統釀造技藝歸納為30道工序、274個環節,提煉出1508項工藝指標,覆蓋了生產全流程。其中工藝指標相較于去年1071項,已經大幅增加。對此,機械工業儀器儀表綜合技術經濟研究所所長歐陽勁松感慨道,國臺的確做了很多基礎性的工作,而且很多工作是在數字化時代中國酒行業開拓性的第一棒,打通了酒業在數字化時代守正的關鍵環節。
通過這些創新舉措,國臺有效提高了生產效率,減少了資源消耗,顯著改善了工人的勞動環境,實現了社會效益、產業效益、企業效益的統一,成為了中國白酒數字化、標準化、智能化發展的樣本,被眾多專家學者譽為“守正創新”的典范。
“國臺成立25年以來,技術推動創新,打造了數字轉型的樣本。從生產端的智能釀造,到內容端的智慧物流,再到銷售端的數字營銷,國臺都走在行業前列。”新華社中國經濟信息社有限公司副總裁梁智勇肯定道。
而依托數智化發展的成果,面向未來,國臺又提出了“數智國臺開新篇,打造中國新名酒”的發展目標,將從發展模式、發展動能、營銷模式、消費體驗、文化建設等五個維度,開創數智國臺發展新篇章;通過理念創新、科技引領、美好生活的創造和服務、美酒文化的傳承和弘揚、商業文明的共創和促進,構建新名酒內涵體系。
03
數智新表達,打“通”最后一公里
歷經25年發展,國臺酒業證明了數智釀酒這條道路的可行性。從釀造角度來說,以科學方式去解構傳統釀造,這是在打通人類認知千年釀酒技藝的最后一公里,讓行業真正明白好酒的生產機理。
但在名酒研究所(ID:MJYJS2024)看來,數智化的革新除了作用于生產端,還應該賦能銷售和品牌端,以數智化打通品牌到消費者心智的最后一公里,構建“智能釀造+智能表達”雙核驅動的新質生產力,賦能新時代名酒的品質和品牌敘事。
“我更希望把在新質生產力的智能制造轉化為市場競爭力、轉化為市場競爭優勢。新名酒一定有‘新’的表達方式,用消費者聽得懂的語言、讓年輕消費者能夠接受的方式去表達,把新技術、新釀造方式傳遞給消費者。”中國酒業協會副秘書長劉振國提出方向。
那么,具體如何操作呢?通過這場活動,名酒研究所(ID:MJYJS2024)發現,國臺已經構建了一條“以科技通眼、以體驗通情、以文化通心”的品牌表達新路徑。
活動現場,眾多嘉賓體驗了“國臺元宇宙”的1.0版本,通過AR、VR技術體驗了穿越時空的奇妙之旅,感受了中國白酒的五千年文化底蘊,以及國臺醬香美酒的神奇釀造過程。有粉絲在體驗后直呼:“太神奇了!”國臺元宇宙讓他仿佛擁有了千里眼,在展館內就能走進國臺釀酒車間,讓他對智能釀造有了更直觀的感受。
據介紹,目前,國臺的元宇宙體驗館已經初步落成。未來,體驗館還會進一步搬到市場、專賣店,將技術創新轉化為快速拓展市場的能力,讓消費者深刻體驗到茅臺鎮與國臺酒的獨特魅力。
對此,洸泠社數字科技首席執行官蘇謙表示:“作為中國酒業的領航者,國臺酒正在通過數字文旅與元宇宙數字技術結合,開創一個與用戶溝通的全新方式,更通過場景化、全沉浸式的體驗賦能國臺的品牌和渠道創新。”
除了通過元宇宙“走出去”,國臺還在積極推動酒旅融合,把消費者“請進來”。走進國臺,游客可以在國臺酒生產基地欣賞傳統醬香白酒的生產;在白酒行業首個“元宇宙沉浸式體驗館”里探尋國臺背后的數字密碼;在“酒道文化館”體驗到國臺首創的“三級九等”飲酒境界觀;在“文創酒藝術中心”體味“通之道”酒文化……
以酒旅融合為抓手、以科技智能為手段、以“通文化”為內核,國臺為消費者打造了一場醬酒從“天人共釀”到“天人智釀”的系統性、沉浸式“數智美酒新體驗”。
依托于這一理念,國臺也將此次活動場館打造成了一個濃縮的數智美酒體驗館——元宇宙模擬旅行,輪次酒品鑒,酒體DIY勾調,機器人咖啡、冰淇淋等體驗方式吸引了眾多參觀者,人氣火爆的場館內歡樂滿滿,更有外國友人體驗后連連稱贊。
天士力大健康產業投資集團副總裁、國臺數智酒業集團副董事長兼總經理葉正良說:“數智國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最終目的就是服務消費者,打造美好生活。”通過這些以傳統釀造為根基、融入“通文化”的數智體驗新方式,國臺的這一目標正在具象化。
在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韓北忠看來,利用數字化釀造打造中國新名酒,不僅僅是企業、行業的需求,更是消費者的期盼。
在此前二十多年的發展中,國臺證明了智能化釀造的可行性,筑牢了新名酒的品質根基;在數智化的發展新篇章中,國臺又創新數智化表達新模式,打通了品牌與消費者認知的最后一公里,以科技和文化豐盈新時代名酒的品牌內涵。依托于數智化釀造和數智化表達,國臺酒業正在打造獨有的新質生產力,獲得新名酒的長期增長動能。(臺 文)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