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省正陽縣鼎林生物質能源有限公司經理張軍林和正陽縣彭橋鄉黨委書記吳凱生等一行,把2600多元的豬肉、975元的牛奶等物品,早早地送到彭橋鄉敬老院、彭橋鄉殘疾人托養中心。慰問那里的老人和殘疾人。
2014年初,懷揣創業夢想的張軍林,依據我縣農業大縣、農作物秸稈豐富的優勢,在彭橋鄉何莊村建成投產“生物質材料壓縮廠”。經過十年來的滾摸爬打,他生產的壓縮生物質材料逐漸成熟。產品銷往我省多地和山東、云南、貴州、四川、甘肅、陜西、山西、內蒙等省地。
在收獲創業果實的同時,張軍林和妻子郭利娟常常念叨,我們的成功離不開當地黨和政府的關心指導,離不開當地群眾的幫助。我們應該回饋社會,做些有益群眾的事才對啊!
夫妻兩把想法盡可能地付諸在行動中。廠子里用勞力,他盡可能吸收當地群眾,甚至能干些輕活兒的聾啞殘疾人;夏秋秸稈禁燒期間,他與鄉村基層聯系,回收群眾的秸稈,有利自己也讓群眾增加收入;疫情期間,他不但自己義務值班,還把自己的車輛放到村里,供村里免費使用,還2次往鄉里贈送牛奶、火腿腸、方便面等6000多元的物品;誰家有困難,他更是主動捐獻,不留名利。
每年的農歷9月9日重陽節,是張軍林的生日。張軍林和妻子商定,把這天定為他家的“愛心日”。從2020年那年的農歷9月9日起,他每年都會購買宰殺一次大豬,再配些牛奶、火腿腸等物品,送給彭橋鄉敬老院和彭橋鄉殘疾人托養中心。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今年的重陽節(10月11日),張軍林廠子里實在太忙了。他既要一天到晚地收原料,貯藏好原料;外地客戶一個又一個求購電話也接連不斷,他要拿時間安排。
那天,他只好打電話給彭橋鄉敬老院、彭橋鄉殘疾人托養中心負責人,向他們表示歉意。并表示,近幾天,一定抽時間完成他家的“愛心日”獻愛心這一諾言。
于是,出現本文開頭這一場景。(夏磊 吳曉兵 王化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