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在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社會責任辦公室的推動下,中國紡織信息中心牽頭啟動了《紡織服裝行業碳中和門店評價技術規范》標準起草工作,聯合安踏體育、波司登、森馬服飾、迪卡儂中國、H&M中國等品牌組成首批標準。工作組在歷經4個月的籌備下于2024年10月14日在上海召開標準起草工作啟動會。
在紡織服裝行業,2023年,可持續相關服裝市場的規模已達到33億美元,顯示出這一市場的快速發展勢頭。隨著全球消費者對環境保護、社會責任以及可持續發展的意識不斷增強,預計在2024年至2032年期間,可持續服裝市場將以9.5%的復合年增長率(CAGR)穩步增長。可持續服裝市場的收入來源中,不同分銷渠道的貢獻各不相同,其中57.7%的市場收入來自線下渠道。這一數據充分表明,盡管電子商務和線上購物的發展迅猛,線下門店在可持續服裝市場中仍占據主導地位。
這一增長不僅表明消費者對可持續產品的需求持續攀升,也反映了品牌和企業在環境責任和社會價值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得到了市場的認可。線下門店具有其他不可替代的優勢,例如它們能夠通過視覺陳列、感官體驗和品牌故事的講述,創造獨特的購物環境,從而進一步提升品牌的價值感。零售商可以通過門店的設計、布局和互動體驗,將品牌的可持續發展理念融入到每一個購物環節中,增強消費者的參與感和認同感。這種深度的品牌體驗在線上購物中是難以復制的。因此,盡管線上渠道的便捷性日益增強,但線下門店仍然是可持續服裝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紡聯社社會責任辦公室在30·60碳中和加速計劃的推動研究中發現,門店作為零售品牌的直接運營場所和消費者接觸的主要窗口,將成為品牌企業碳排放的一個透視棱鏡。通過門店的日常運營,零售品牌的碳排放情況可以清晰地展現出來,包括從門店的能源使用、物流配送、商品陳列到消費者的行為模式。零售門店不僅是銷售產品的場所,更是品牌碳足跡的關鍵組成部分,反映了品牌在可持續發展和碳減排方面的實際努力。總體來看,門店作為零售品牌碳排放的一個重要觀察點,涵蓋了從能源使用、物流配送、建筑設計到消費者行為的多個維度。因此,門店不僅是零售品牌展示商品和服務的場所,還是一個衡量品牌可持續發展承諾的關鍵載體。品牌可以通過門店運營的優化,推動其碳排放的減少,提升環保形象的同時,也能夠為消費者提供一個更加綠色、健康的購物環境。
近年來,隨著全球對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關注度不斷提升,國內外已有多家企業開始宣傳并建設“綠色門店”或“零碳門店”,這些門店不僅代表了企業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承諾,也逐漸成為品牌形象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通過將品牌的可持續理念和實際行動融入到門店的設計和運營中,向消費者傳遞環保和可持續發展的信息,使得門店不僅僅是商品銷售的場所,更成為品牌與消費者溝通綠色理念的互動平臺。
零碳或碳中和門店的興起,反映了全球范圍內品牌在可持續發展方面的趨勢愈發明顯。許多知名品牌開始大力投資于綠色基礎設施,利用其全球門店網絡來展示其環保承諾。例如,一些跨國零售品牌已經在多個國家和地區建成了“零碳門店”,并且通過門店中的互動體驗、數字屏幕和宣傳活動,將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傳遞給消費者。消費者在這些門店中不僅可以購買到環保產品,還能了解到品牌在環保、可持續生產鏈和社會責任方面所做出的努力。
中國紡聯社會責任辦公室邀請18名來自品牌零售和可持續消費智庫機構的代表在安踏體育0碳使命店召開現場會,與會者分別來自安踏體育、波司登、森馬服飾、迪卡儂中國、H&M中國、安莉芳內衣、馬克華菲、太平鳥服飾、阿迪達斯中國、可持續發展經濟導刊、長三角ESG與零碳研究院、法國必維認證、鼎力可持續數字科技、商業生態、智慧凈零。與會者首先在安踏0碳使命店店長的帶領下仔細參觀和了解了0碳使命店的創建和運營情況,爾后重點就標準框架內容和9大重點問題開展研討并交換意見和建議。
為了更好的開展碳中和門店標準的制定工作,中國紡聯社會責任辦公室在上海時裝周組委會的支持下,于標準啟動會前夕(2024年10月13日)舉辦SDGTalk綠色門店:可持續發消費的傳送之門論壇,為標準啟動會議做公眾范圍的預熱與引導討論。
會議特別邀請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原一級巡視員孫楨為論壇做開幕致辭。孫司長指出,全球氣候變化的挑戰日趨緊迫,推動綠色消費與可持續發展,已然成為全球共識。綠色消費不僅僅關乎環境保護,它更是經濟增長的動力源泉,社會進步的催化劑,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支柱。論壇以“綠色門店”為主題,深刻契合了當前時代的需求。特別是在時尚與零售行業,綠色門店的出現不僅反映了企業轉型的必然趨勢,更昭示著綠色未來的到來。
中國紡聯社會責任辦公室副主任胡柯華開啟綠色門店主題分享,隨后作為中國市場在可持續消費領域活躍的參與者代表,安踏體育、波司登、森馬服飾、迪卡儂中國分別分享了各自品牌在可持續消費的最佳實踐案例
案例分享環節之后,論壇邀請的在可持續消費領域有近20年的觀察、推動和實踐經驗的三位資深專家對此前4位品牌代表的案例做了點評,一致認為中國本土品牌正在以前所未有的積極姿態擁抱可持續發展,同時也回顧和總結了可持續創新實踐和可持續消費領域存在的疑惑和問題,進一步對發揮門店在負責任生產與消費中的橋梁作用予以確認與支持。
隨著環保意識的增強以及全球碳中和目標的逐步推行,紡織服裝行業未來將不可避免地加大在零碳和低碳領域的投入。然而,要實現這一目標,行業內需要建立更為系統和標準化的碳中和評價體系,制定統一的認證標準和監測機制,將有助于確保企業在碳中和方面的實際行動具備公信力,同時也能為消費者提供更加透明和可靠的環保選擇。
展望未來,隨著綠色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對碳排管理的日益重視,紡織服裝行業有望迎來更多的碳中和門店。然而,這一過程需要全行業的共同努力,包括技術的創新、管理流程的改進以及相關標準的完善。(馬艷)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