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開封第42屆菊花文化節開幕之際,作為對外宣傳的排頭兵,來自《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國工業報》《河南日報》等全國近百家家媒體新聞單位的眾多記者陸續抵汴,在開封市進行中國開封第42屆菊花文化節專題報道活動,利用各自平臺集中向海內外宣傳,全媒體報道、平臺性推進、矩陣化傳播,再次推進開封節會文化媒體融合宣傳向縱深發展。
2024年10月17日晚上8點,媒體記者進入開封市960文創園。在這里,除了多場的實景演出,隨處可見傳統文化和時尚元素有機結合,千年之前的北宋飲品華麗蛻變為眼前官家飲子,“豆蔻年華”、“空山尋桂”、“楓林晚霜”、“浮光半夏”……一個個風雅浪漫的名字會讓您在味蕾的滿足中感受到歷史的沉淀。
園區內互動式戲劇《焚香望春》以其獨特的形式吸引了大批記者,故事劇情以北宋四雅之一的“焚香”為由,以“百刻香”為媒介穿越古今,利用妙趣橫生的故事讓宋代文人雅士穿越古今在現場進行互動,堪稱宋代穿越版的詩詞PK,演員將用專業的表演吸引了眾多記者參與互動,大大激發了記者朋友們打卡拍照的興趣。
在素貞劇場,豫劇王派藝術的經典劇目《必正與妙常》讓記者朋友流連忘返,該劇以細膩的筆觸描述了潘必正與陳妙常沖破封建藩籬,追求純真愛情的故事,入情入理,震撼人心。豫劇王派藝術創始人王素君先后聯袂豫劇名旦王敬先、朱巧云、高玉秋等主演此劇,該劇還曾被拍攝成戲曲電視劇,在中央電視臺、省臺、市臺及香港、臺灣、新加坡等地播放。現已成為成為盛演不衰的叫座劇目,標志著豫劇王派藝術的鼎盛時期。現場演員的演出字正腔圓、聲情并茂,讓現場的記者感慨大有余音繞梁三日之感。
來到960文創園東側,媒體記者以團隊形式“穿越”至平行時空下的北宋,跟隨機甲宋兵“趙壹”探索“天波工造”,親身體驗到宋代科技的魅力,沉浸式探索其中的奧妙結構,近距離觀察鎮河鐵厚、海馬瑞獸的巧奪天工,聆聽北宋歷史上鮮為人知的動人故事。
據悉,《入夢宋潮·大宋天工》是開封文投集團聯合入夢文化共同打造的沉浸式探索體驗項目,通過科技手段與文旅的深度融合,演繹了宋太祖趙匡胤集天下能工巧匠,敕令建設“天波工造”以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戰略目標,確保大宋江山永固,長治久安。項目利用包括UnrealEngine在內的主流3D開發引擎、激光掃描建模技術,實現了對歷史文物遺產的高度還原,LBE、基于AI的虛擬導覽系統、動態捕捉系統以及虛擬空間的實時同步,為游客提供了一個即其實又充滿想象的互動環境。
體驗過后記者們紛紛表示,《入夢宋潮·大宋天工》不僅是一次科技與藝術的碰撞,更是對中華優秀傳統交化的傳承與發展,它讓詩與遠方在現代科技的助力下更加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是一個集教育、娛樂和創新于一體的高新技術文旅產品,為游客提供了嶄新的文旅體驗方式。
在龍亭湖親水平臺,記者媒體團近距離感受了大宋御河花船表演,以天為幕、以亭為景、以水為臺,花船之上,音樂悠揚、款款起舞,透過花船,龍亭景區的玉帶橋、朝門、以及金碧輝煌的龍亭大殿一覽無余,與景區上萬盆爭奇斗艷的菊花、燦若星河的亮化燈光相應生輝、蔚為大觀,形成了“千里江山凌波舞、槳聲燈影宋韻長”的錦繡畫卷。
最后,記者媒體團感慨到,開封一如既往地保持了文旅快速健康的良好發展態勢,在這里,體驗了古都魅力,感知了人文情懷,感受到歷史的沉淀與現代的活力相互融合,舊時光與新創意交織碰撞,讓這里的每一處角落都散發著獨特的魅力。(王治強、李新義)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