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由中國文字學會、中國訓詁學研究會、中國辭書學會、河南省文字學會、鄭州大學漢字文明研究中心、河南省漯河市優秀傳統文化促進會聯合主辦的第五屆許慎文化研討會,在河南省漯河市開幕。
河南省漯河市委書記秦保強,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二級巡視員王丹卉,河南省教育廳二級巡視員黃才華,中國辭書學會會長李宇明出席并致辭。河南省漯河市政協主席王克俊主持。中國文字學會會長黃德寬,中國訓詁學研究會會長王云路,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二級巡視員呂承俊,鄭州大學漢字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李運富,河南省文字學會會長齊航福,韓國檀國大學國際語學院原院長安熙珍,臺灣大學原校長助理、文學院副院長、漢語中心主任徐富昌,漯河市領導李思杰、馬明超、張社魁、劉耀軍、吳玉培、趙改煥出席開幕式。
開幕式前,舉行了致敬字圣先賢儀式。開幕式上,還舉行了“許慎文化與中華文化新地標”高端對話交流。開幕式結束后,出席會議的領導、嘉賓考察了許慎文化園。來自韓國等國家和我國臺灣等地以及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復旦大學等各大高校的專家學者出席了開幕式。
據了解,許慎(約公元58年—約147年),字叔重,東漢汝南召陵(今漯河市召陵區)人,他因編撰了《五經異義》、《孝經孔氏古文說》等被時人譽為“五經無雙”;他編撰了我國第一部字典《說文解字》,被后世譽為“中華字圣”“字學宗師”。許慎用《說文解字》在學術上完成了對漢字的統一,后人評價許慎的貢獻“可比孔子,可比周公”。
作為許慎文化的發祥地,漯河市高度重視許慎文化的弘揚和許慎精神的傳承,近年來該市承辦了中國辭書學會年會、漢字與漢字教學國際研討會、“說文學”高端論壇、河南省語言學會、河南省文字學會年會;開設了漢字文化名城大講堂,先后邀請教育部長江學者、清華大學博士生導師李守奎教授等13位知名專家學者來漯舉辦漢字文化系列講座;成立許慎文化研究會,許慎文化研究的隊伍和力量得到進一步加強。(王中山、姚程)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