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區位于寧夏首府銀川市西部,東起包蘭鐵路,西依賀蘭山,享有“中國賀蘭硯之鄉”“中華詩詞之鄉”“中國最美縣域”“西北地區十大旅游潛力縣”等美譽。作為國家“三線”建設時期的老工業基地,西夏區工業基礎良好、文化底蘊深厚、旅游資源稟賦。近年來,西夏區不斷加快工業轉型步伐,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等工業體系接續完善,葡萄酒、枸杞等現代農業產業規模持續擴大,數字經濟、文化旅游、現代物流等服務業發展顯著提速,新興產業、優勢產業集群正在加速崛起,西夏區工業旅游高質量發展持續推進。
一、保護傳承工業遺跡,重喚文化記憶
西夏區發揮地緣優勢、主動作為,以工業旅游助力文旅融合,激活消費潛力,昔日鐵銹區漸成今日文化創意產業基地。“三線”建設時期,國家在西夏區布局建設銀川橡膠廠、長城機床鑄造廠、西北軸承廠、銀川滌綸廠、銀川第二二毛廠、銀川柴油機廠等一批工業項目,形成寧夏最早的工業區,是寧夏重要的工業基地,奠定了寧夏工業化的基礎。西夏區“三線”工業遺產具有豐富的歷史、經濟、社會、文化、旅游等價值,是實現城市更新、經濟轉型、產業升級的重要平臺。立足西夏區“三線建設”特色優勢和文化內涵,深入挖掘知青記憶、軍墾記憶、老工業基地記憶、生態移民記憶等地方特色文化符號,對城市街巷和既有建筑物進行“城市記憶”微更新,使城市文化記憶名片和市民百姓“煙火氣”相融,讓街巷可閱讀、城市有溫度。現今,801創業園工業旅游氛圍濃。園區在最大限度保留紅磚墻、鐵皮門及老工業廠房風貌的同時,聯合轄區街道社區,對產業園內部垃圾死角、店鋪門頭牌匾不規范等問題一一進行整改,對產業園北側的豐安巷進行提檔升級改造,將豐安巷兩側分別打造成“追憶青春歲月”懷舊風格、“逐夢時代年華”勵志風格的主題街巷,與801創意產業園遙相呼應。
二、深化酒旅融合發展,打造“紫色品牌”
西夏區地處賀蘭山東麓沖積扇和黃河沖積平原,西有賀蘭山屏障抵御寒流,東有黃河環繞調節氣候,是全球最適合種植釀酒葡萄的“黃金地帶”之一,更是寧夏賀蘭山東麓葡萄酒核心產區,具備發展葡萄酒工業旅游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截至目前,西夏區釀酒葡萄種植面積達4.44萬畝,有種植基地36家,建成各具特色的酒莊28座(全區116家),其中列級酒莊16座,占全區28%(全區57家);已有賀蘭晴雪、和譽、留世等14家酒莊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認定,獲準使用“賀蘭山東麓葡萄酒”地理標志。轄區酒莊年均接待游客320萬人次以上,帶動就業3.2萬人次,家庭旅游經營收入平均達到4.5萬元,全年葡萄酒銷售總量約508.6萬瓶,銷售總額達2.6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1%、6.3%。西夏區酒莊A級景區有3家(張裕龍諭酒莊、志輝源石酒莊、格莉其酒莊),2023年全年,西夏區酒莊A級景區共接待游客84.31萬人次,實現營業收入2220.69萬元,葡萄酒工業旅游發展勢頭強勁。
三、借助地方產業特色,擦亮“紅色名片”
產業振興,種業先行。近年來,西夏區堅持走枸杞產業工業化、特色化、精細化、品牌化發展之路,通過政府引導、項目扶持、科技示范、大戶引領、公司帶動等措施,逐步培育壯大枸杞產業,努力擦亮寧夏這張面向全國、走向世界的“紅色名片”。截止目前,西夏區枸杞種植總面積1270.1畝,其中鎮北堡片區331.77畝,農墾片區906.91畝,種植品種以寧杞1號、7號、8號、9號、10號為主,2023年底枸杞綜合產值達28.04億元左右。轄區現有寧夏農墾枸杞研究院、沃福百瑞、杞里香等枸杞企業33家,重點打造“沃福百瑞”“杞里香”“南梁”“玉西”“塞上奇源紅”“廚佬哥”“紅瑪瑙”等35多個枸杞企業品牌,成功打造沃福百瑞枸杞館等2家工業旅游景區,形成以企業帶動農戶發展、休閑觀光、工業旅游的新模式新格局。
未來,西夏區工業旅游將更加注重游客參與體驗,通過工業遺址、現代工廠、互動式教育等方式,打造工業旅游特色項目,推出工業旅游精品路線,為游客提供沉浸式、個性化、定制化旅游體驗服務,進一步促進文旅異質化競爭,構建“可看、可玩、可學、可購、可品、可閑”的復合工業旅游運營生態,增強西夏區城市更新能力,賦能文旅高質量發展。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