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長陽土家族自治縣漁峽口鎮枝柘坪村,連片水稻谷粒飽滿,幾臺收割機正在田間作業。
“預計畝產1200斤,最低按2.5元/斤收購。”長陽枝柘坪泉硒高山冷水米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姚振華說,合作社為村民提供代種、代管、代銷等全鏈條托管服務,村民每畝每年可凈賺2000元左右。
枝柘坪四面環山,枝柘河穿境而過,潤澤著5000余畝稻田,出產的冷水米遠近聞名,素有“長陽糧倉”之譽。
幾年前,枝柘坪稻田曾一度拋荒。“種植分散、品種雜亂、缺乏標準、銷路不暢等因素,曾嚴重制約著枝柘坪水稻產業的發展。”漁峽口鎮黨委書記李寧說,眼見種田收益越來越低,青壯勞力紛紛外出務工。
2019年,枝柘坪引入先正達集團中國MAP模式,培育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組織,為村民提供托管服務。
返鄉創業青年姚振華買來大型植保無人機,為村民提供植保服務。姚振華說,通過試點服務,村民發現植保無人機的飛防效率高,當年產量普遍提升一成以上。
2020年,姚振華牽頭成立合作社,相繼購買一批適合山區盆地使用的大缽體插秧機、履帶式收割機、無人機等設備,為村民提供全鏈條托管服務。
“以前打藥、施肥、栽秧、收割全靠人力,費心費力忙活一整年也掙不了幾個錢。”枝柘坪村民宋發翠身患疾病,家里缺少勞力,3畝稻田此前幾乎是送給別人種,現在交給合作社托管,種田用上高科技,飛防打藥、機械插秧,負擔輕了,收入還高了。
為進一步擴大枝柘坪農業社會化服務規模,漁峽口鎮積極爭取、籌集資金,推進高標準農田改造,修繕機耕道和灌溉水渠,不成規模的貧瘠地逐漸變沃土,現代化農田規模顯現。
目前,枝柘坪稻田托管面積已超過2000畝,水稻品種、品質、品牌明顯改善,大米銷售價格整體提升10%以上。2022年,“枝柘坪大米”獲得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證書,“長陽糧倉”名號進一步叫響。
“通過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實現農業生產規模化、集約化、機械化、專業化經營。”李寧表示,該鎮將繼續推進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圍繞柑橘、糧油等產業,引進培育壯大農業生產托管服務組織,助力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步伐。(吳堅 胡聲明 覃丹)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