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中交路建承建的重慶軌道交通15號線二期工程迎來了振奮人心的消息——12標段曾家站至大學城中路站區間雙線盾構成功穿越復雜地質,實現了順利貫通。這一成就標志著該工程在克服重重困難后取得了重大進展。
重慶軌道交通15號線二期工程作為連接城市重要區域的交通要道,全長約32.8公里,設計時速高達140公里,共設車站11座。其中,中交路建承建的12標段位于重慶市高新區,線路長度約為6.83公里,涵蓋了2站3區間的施工內容。
曾大區間是12標段中的關鍵一環,施工團隊采用了先進的土壓平衡式盾構機進行掘進。然而,該區間的地質條件極為復雜,主要穿越砂巖、砂質泥巖地層,部分拱頂位于回填土內,圍巖級別高達Ⅳ、Ⅴ、Ⅵ級。同時,隧道頂部和兩側建筑物密集,沿線需穿越大量建(構)筑物,施工風險點多且難以預測。
面對如此艱巨的任務,項目團隊展現了卓越的技術實力和施工組織能力。他們采用了自建班組模式進行施工,對施工人員進行細致的班組劃分,并設置了班組長、專職安全員、技術員和質檢員,實行生產責任制。通過制度創新和技術攻關,項目團隊成功克服了施工過程中的重重困難。
在盾構掘進過程中,項目團隊加大了現場巡檢頻次,根據地面及地質情況及時優化掘進參數,精確控制盾構機姿態。他們通過精確控制掘進參數和盾構機姿態,有效減少了對周邊土體的擾動和對建筑物的潛在損害。同時,針對長距離掘進換刀問題,項目團隊提前進行籌備,確保盾構機停在地層穩定的位置,并根據刀具磨損情況優化掘進參數,確保了現場施工的安全和有序推進。
重慶軌道交通15號線二期工程主要承擔科學城、大學城等區域與中部槽谷跨組團間的快速聯通功能。工程建成后,將實現西部槽谷居住區、T3航站樓、復盛高鐵站樞紐、龍盛產業園區間的高效轉換,進一步優化重慶城市功能布局,促進主城都市區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曾大區間的雙線貫通為整個工程的順利推進奠定了堅實基礎,也為重慶市交通事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伍鵬飛 中交路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