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有效需求不足、工業品價格下降及今年8月份以來同期基數明顯抬高等多重因素影響,前三季度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有所下降。
國家統計局10月27日發布的數據顯示,1~9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2281.6億元,同比下降3.5%。其中受去年同期高基數等因素影響,9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下降27.1%。
近期國務院常務會議、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等都對四季度增量政策作出新部署。地方上廣東、江蘇、河北等多地召開會議,打響四季度經濟攻堅戰。多位專家分析,政策的合力會增強經濟回升的動力。隨著政策落地落實、加快形成實物工作量,將進一步鞏固市場信心,強化四季度增長動能。四季度GDP增速有望回升至5%以上,以完成年初制定的“5.0%左右”的全年經濟增長目標。
多重因素影響工業企業利潤下降
多重因素影響工業企業利潤下降。國家統計局工業司統計師于衛寧分析,一是從價格看,工業品出廠價格持續低迷,9月份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降幅繼續擴大,對企業收入和盈利形成較大壓力。
二是從收入看,1~9月份規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增長2.1%,增速較1~8月份回落0.3個百分點。
三是從成本看,企業成本增速快于營收增速,導致企業毛利下降,對利潤增長支撐不足。此外,今年8月份以來同期基數明顯抬高也給利潤恢復帶來壓力。
分行業來看,高技術制造業凸顯韌性。1~9月份,在生產快速增長帶動下,高技術制造業利潤同比增長6.3%,高于規上工業平均水平9.8個百分點,拉動規上工業利潤增長1.1個百分點,為規上工業利潤提供重要支撐。
其中,航天器及運載火箭制造、半導體器件專用設備制造等高端裝備制造行業利潤同比分別增長17.1%、13.2%;智能車載設備制造、可穿戴智能設備制造、智能無人飛行器制造等智能制造行業利潤分別增長27.5%、25.6%、10.2%;鋰離子電池制造等綠色制造行業增長58.8%。
在各地區各部門扎實推動一系列擴內需促消費政策落實落細以及國際市場需求穩定的背景下,部分消費品行業保持較快增長,前三季度,消費品制造業利潤同比增長2.4%,高于規上工業平均水平5.9個百分點,拉動規上工業利潤增長0.5個百分點。
9月規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為57.7%,與上月持平。財信研究院副院長伍超明對第一財經分析,資產增速延續2022年二季度以來的回落態勢,表明微觀主體主動加杠桿意愿持續偏弱。分企業類型看,私企和外企資產負債增速放緩速度更快,尤其是前者資產、負債增速均創下歷史新低,投資意愿亟待提振。
于衛寧表示,總體看,雖然規上工業企業利潤有所下降,但工業新動能韌性顯現,且隨著工業企業預期企穩、信心有所增強,工業企業效益有望得到恢復。下階段,要加快落實存量政策和近期出臺的一攬子增量政策,為工業企業健康發展提供良好的生產經營環境,助力工業企業利潤恢復向好。
伍超明認為,預計四季度工業利潤修復仍面臨一些挑戰。去年四季度工業利潤增速較三季度大幅提高8.5個百分點至16.2%,高基數效應持續對工業利潤修復形成一些壓力。預計PPI降幅有望重新收窄,價格因素對工業利潤的拖累減弱,但PPI全年負增長格局未變,支撐仍偏溫和。隨著需求改善推動產銷銜接水平提高和政策加力呵護,預計企業單位成本有望溫和改善。但政策顯效存在時滯,加上地產、民企恢復仍待觀察,本輪企業盈利修復或仍面臨波折。
工信部副部長王江平日前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四季度工信部將會同相關部門,再推出一批促消費、擴內需的具體舉措,幫扶企業拓展市場、釋放活力。一是聚焦投資帶動,實施技術改造升級和設備更新工程;二是圍繞擴大消費,組織優供給、促升級系列行動;三是深化場景應用,培育壯大低空經濟、智能制造等新質生產力。
王江平表示,抓緊下達超長期特別國債支持項目批復和資金,加快已簽約的1500億元技術改造再貸款發放到位。近期,向銀行推薦一批新的專項再貸款項目,并提前謀劃2025年制造業新型技術改造城市試點。組織工業領域儲備項目加快開工建設,盡快形成更多實物工作量。目前,工業領域在建和年內開工項目大約有36000個,預計未來3年將拉動投資超過11萬億元。
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分析,3000億元左右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大幅擴大以舊換新支持范圍并提升補貼標準,刺激投資與耐用品消費,目前資金已全面下達,另外專項債資金也加快投入使用,這都對提振工業企業信心、鞏固工業經濟恢復基礎起到積極作用,或將帶來未來工業經濟利潤恢復。
四季度經濟有望企穩回升
今年前三季度,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4.8%。其中,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長4.6%,增速較二季度回落0.1個百分點。
雖然三季度GDP增速有所回落,但9月份多項經濟指標出現明顯好轉,經濟復蘇的動能進一步增強。比如,9月工業增速在連續下滑4個月以后首次止跌回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創今年6月以來最高水平。1~9月,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9.2%,增速較前8個月回升0.1個百分點,為4月以來首次回升。
當前,一攬子增量政策正在加快落地實施,力促四季度經濟持續回升向好。
國務院總理李強10月25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為深入貫徹落實9月26日中央政治局會議精神,近期國務院領導同志就當前經濟形勢和一攬子增量政策落實情況分赴各地開展調研,會議就此進行了交流并研究了相關工作。
會議強調,要緊緊圍繞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持續抓好一攬子增量政策的落地落實,及時評估和優化政策,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進一步提升宏觀調控成效。同時更加注重政策和市場的互動,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更好激發增長動能。
國家發改委日前表示,一攬子增量政策措施有將近一半已經出臺實施。下一步,還將有一批增量政策措施繼續出臺實施,包括最大限度擴大專項債券投向領域、適當擴大用作資本金的領域規模和比例、明確階段性涉企政策后續安排、提高學生資助補助標準并擴大政策覆蓋面、提高本??粕芯可鷩抑鷮W貸款額度并降低助學貸款利率等。
國家發改委還透露,一批改革舉措也在陸續推出,比如加快修訂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加快研究修訂擴大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制定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指引目錄、盡快出臺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指引等。
10月25日,世界銀行在美國華盛頓舉行發展委員會第110次會議。財政部副部長廖岷表示,近期中國政府推出一攬子增量政策,得到國際社會廣泛關注。除貨幣政策外,中國還將加大財政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在化解地方政府債務、穩定房地產市場、提高重點群體收入、保障民生、推動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等方面實施一系列強有力措施,通過政府支出撬動社會投資、刺激消費,增加有效需求。中國有信心實現全年5%左右的經濟增長目標,并繼續為全球經濟增長注入動力。
國家信息中心產業經濟研究室主任魏琪嘉分析,一攬子增量政策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有利于打通當前經濟循環的堵點,提升循環暢通的速度。同時,有利于進一步夯實高質量發展的基礎能力。特別是“兩新”“兩重”等政策,對于企業擴大再生產、釋放潛在消費需求、更好發揮政府投資的引導帶動作用,具有積極意義。下一步的關鍵是要扎實推進各類政策落地落細,進一步提升政策協同配套能力,預計四季度政策落地將更為有力。
業內普遍認為,隨著存量政策和一攬子增量政策持續發力顯效,發展的活力和動力將進一步釋放,四季度經濟持續回升向好有足夠的支撐,主要經濟指標有望繼續改善,預計全年能夠較好完成目標任務。
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日前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政策的合力會增強經濟回升的動力。一系列政策無論是對投資、對消費還是對產業的發展,都會產生積極的效應。政策還有很大的空間,而且已出臺政策的含金量也非常高,這些政策各地正在抓緊落實,使之盡快轉成實物工作量,將會極大增強經濟發展的動力。四季度經濟會延續9月份已經出現的企穩回升態勢,對完成全年目標充滿信心。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