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前,一幫投身修建巢湖閘百年大計的技術員就地成廠,江淮汽車雛鷹展翅。一甲子砥礪前行,江淮汽車從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地方小廠,逐步成長為國際化大型汽車企業集團。從白手起家造出安徽汽車史上第一輛車,到乘商并舉、油電并進,向全球用戶交付各類產品千萬輛,江淮汽車用60年的奮斗書寫了一部自主汽車品牌的光輝歷史。
成就江淮汽車如此偉業的背后,是一代代江淮人攻堅克難、奮發創新,是黨領導下國有企業順應時代浪潮不斷改革、釋放活力。
自主創新不斷超越
江淮汽車,即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多元化綜合型國有大型汽車企業,其前身為始建于1964年的巢湖汽車配件廠。從一家汽車配件廠起步,成長為國內的綜合型汽車企業集團,江淮汽車60年的蝶變,離不開一代代江淮人不畏艱難,勇于創新。
1964年5月,江淮汽車第一代創業者白手起家。1968年,靠著東拼西湊的設備和各方支援的工人與技術人員,江淮汽車“手敲肩扛”造出安徽省第一輛2.5噸載貨輕卡,填補了安徽汽車工業空白,拉開了安徽汽車工業發展的大幕。
到了上世紀80年代,市場發生巨變,江淮汽車一度陷入困境。此時,江淮汽車創新性提出“重點發展客車專用底盤,適時發展整車”戰略。通過一次次的技術摸索,一點點的純手工打造,1990年,江淮汽車終于研制出中國第一臺真正意義上的客車專用底盤HFC6700,填補了國內客車專用底盤的市場空白,改寫了中國客車底盤由貨車底盤改裝的歷史,被評為“中國汽車工業五十周年最具影響力50款產品之一”。
憑借底盤騰飛的江淮汽車并沒有躺在功勞簿上,而是以此為基石,不斷創新,迎接新的挑戰。上世紀90年代中期,江淮汽車又回歸整車制造領域,著手研發HFC1061輕卡。在缺少吊裝和先進設備的條件下,江淮人手工完成了輕卡駕駛室安裝,并于1996年上市,開創了中國輕卡轎車化的潮流。
進入21世紀,順應國家新能源汽車發展戰略,江淮汽車2002年啟動了新能源汽車的研發,并以開拓者的身份持續攻克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直至今天,江淮汽車以創新為主線的企業文化從未改變。2023年,江淮汽車研發投入達22.34億元,持續推進技術創新和產品迭代升級,夯實企業高質量發展根基。
學習、創造、再學習、再創造、不斷提升技術……翻閱江淮汽車60年的發展歷史不難發現,自主創新、不斷超越已經成為涌動在江淮體內的強大基因,也成為推動江淮汽車不斷前行的強大動力。
打造國企改革樣板
除了一代代江淮人的艱苦奮斗外,在成長為一家大型汽車集團的道路上,不拘泥于常規,銳意改革、體制創新也給江淮汽車帶來了強大動能。作為一家國有企業,江淮汽車的一系列改革背后,自然離不開黨的領導和政府的大力支持。自2020年開始的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推動國企改革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上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涌現出一批“改革尖兵”,江淮汽車就是其中之一。
近年來,江淮汽車積極穩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據了解,在安徽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在安徽省國資委的具體指導下,江淮汽車積極推動省先進制造業一號工程,成功引入大眾集團實施了集團層面混改,在保持國有控制權的前提下,最大限度釋放戰略合作資源,增強了企業資本實力和經營活力。這成為全國在省屬企業集團層面引進世界500強外資企業實施混改的范例,為安徽省國企改革和全國國有汽車企業混改提供了創新性模板。在此基礎上,江淮汽車還全面摸排下屬控參股企業,深入開展混改試點工作。
另外,江淮汽車還在2016年率先擁抱互聯網牽手蔚來,開啟了傳統汽車與新勢力跨界合作的先河。之后蔚來中國總部落戶合肥。2021年3月,江淮汽車與蔚來合資成立了江來先進制造技術(安徽)有限公司,開啟了資本層面合作的新篇章。
江淮汽車的改革取得積極成效,集團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入選國務院國企改革專項典型經驗,“推進戰略重組”獲得安徽省國資委通報表揚。旗下釔威科技完成股權多元化改革,江汽進出口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順利完成。通過發揮混改示范效應,江淮汽車不斷推進產業鏈上下游以及科技界合作,推動智能汽車與智能新能源汽車轉型發展,做大做強國有資本。
以黨建護航指向
毫不放松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江淮汽車長期以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2024年是江淮汽車公司黨建“提質增效年”。作為國有企業,江淮汽車黨委始終堅持和加強黨對國有企業的全面領導,把黨建融入公司治理各環節,厘清黨委會、董事會、監事會權責,實現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深度融合,全面實施領航工程、引擎工程、優才工程、堡壘工程、清風工程“五項工程”,充分發揮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作用,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
一直以來,江淮汽車牢牢把握促進企業改革發展、和諧穩定的工作主線,深入實施黨組織攻堅項目,著力破解困擾企業黨建和經營發展重點難點問題;以提升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為重點,深入推動公司黨建品牌建設,分領域分層級培養選樹黨建“領航計劃”,形成輻射效應;建立運行黨組織共建交流機制,江淮汽車與寶鋼、中石化等企業常態化開展共建交流,推動黨建與發展深度融合滲透,賦能創效。
在公司黨委的堅強領導下,江淮汽車的企業文化工作也緊密結合公司實際,以文化支撐戰略的角度開展工作,提升企業文化建設能力,加強企業文化與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會建設,著力傳承國有企業優良傳統、培育具有時代特征的企業文化。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今年7月召開的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把改革擺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江淮汽車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把黨的全面領導貫徹到企業改革各方面、全過程,確保企業改革正確政治方向。
以人為本提升活力
當然,企業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以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為契機,江淮汽車在內部持續推進“三項制度”改革,開展干部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工作,推動管理人員能上能下,推動員工能進能出,推動收入能增能減,從而充分激發企業管理人員和職工干事創業的積極性,增強國有企業活力。
目前,按要求實施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的經理層成員100%覆蓋,初步形成“干部能上能下”的競爭氛圍;持續加大招才引智力度,全面推行市場化選聘,薪酬分配逐漸向關鍵崗位傾斜。此外,江淮汽車還重點策劃了基于價值創造的激勵改革、縮短產品研發周期激勵、重點項目“揭榜掛帥”激勵等項目,推動建立靈活高效的市場化經營機制。
通過校企合作及與科研院所聯合培養等形式提升技術領域人才水平,通過薪酬改革穩定緊缺型人才,江淮汽車打造了一支支撐公司智能化轉型及高質量發展的高素質人才隊伍。近三年來,公司累計引進各類人才超2000人,且進一步加強了人才引育和服務保障工作,以激發人才創新活力。
六十春秋,彈指一揮間;甲子輪回,揚帆再起航。展望未來,藍圖已繪就,奮進正當時,江淮汽車將與中國汽車工業同頻共振,譜寫下一個光輝篇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