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舉行的三季度有色金屬工業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發布消息,新興產業不斷呈現引領帶動的發展態勢,“新三樣”、人工智能、機器人、新一代電子信息等高端制造業已成為拉動有色金屬消費的主要引擎。同時,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也將帶動傳統有色金屬工業工藝更新、數字賦能、綠色低碳等深度轉型發展。
今年以來,我國有色金屬工業生產經營保持穩健增長,主要產品產量、投資同比增長,實現利潤總額同比增幅明顯。前三季度,規上有色金屬工業增加值增速9.7%,高出工業領域3.9個百分點。其中,礦山采選企業工業增加值增長6.2%,冶煉加工企業工業增加值增長10.2%。在產量方面,前三季度,十種有色金屬產量5874萬噸,同比增長5.6%。
據統計,前三季度,新能源金屬中工業硅產量373.2萬噸,同比增長41.9%;電解鎳產量23.2萬噸,同比增長3.2%;精煉鈷產量約10.5萬噸,同比增長9.8%;碳酸鋰產量為45.9萬噸,同比增長25.9%;三元正極材料產量約51.8萬噸,同比增長13%。
新能源金屬進出口量有所增長。其中,碳酸鋰進口量16萬噸,同比增長48.7%;未鍛軋鎳、工業硅分別出口8萬噸、55萬噸,均大幅增長。稀土出口量4.3萬噸,同比增長6.4%。
與此同時,新能源金屬價格處于底部震蕩構筑合理價格區間的階段,國內現貨市場工業硅均價1.4萬元/噸,同比下跌13.1%;國內現貨市場電池級碳酸鋰均價9.6萬元/噸,同比下跌68.2%;國內現貨市場鎳均價13.5萬元/噸,同比下跌25.0%;國內現貨市場鈷均價21.2萬元/噸,同比下跌25.3%。
據介紹,今年以來,我國有色金屬工業對外貿易表現出較強韌性,貿易結構繼續優化。前三季度,有色金屬進出口貿易總額2710.6億美元,同比增長8.7%。其中進口額2202.4億美元,同比增長7.9%;出口額508.3億美元,同比增長12.0%,增速較上半年提高8.1個百分點。
此外,規上有色企業利潤總額同比明顯增長。前三季度,11464家規上有色金屬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66040.9億元,同比增長14.7%;實現利潤總額2949.7億元,同比增長42.9%。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