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22日,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2024年學術年會在山東國際會展中心召開。年會圍繞“優質·普惠·可持續——加強學前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法治保障”主題,通過5場主旨報告、28個園所觀摩、10個分論壇交流研討,為2200余名嘉賓提供智慧盛宴。成為近年來全國學前教育界規模最大、話題最全、參加人員最多、成果最為豐碩的一次年會。
開幕式上,中國學前教育研究會理事長侯莉敏率先致辭。她表示,兒童是社會的未來,是民族的希望。確保每個兒童獲得公平優質教育體現一個國家的實力擔當。尤其當下,舉旗明志、融入大局,探尋“立意深遠、放眼長遠”的工作路徑意義重大。本次年會以多元方式為“學前人”搭建起“融情融智、聚心聚力”交流平臺,將推動學前教育事業行穩致遠。
年會主辦地,濟南市槐蔭區區委副書記、區長劉敬濤對教育強區的“槐蔭方案”作了分享。他說,槐蔭區聚焦“教育強區”建設目標,把“教育興”納入規劃,圍繞“群眾所需”優化“政府供給”,取得良好成效。學前教育方面,瞄準“普惠發展、規范管理、增效提質”目標,以創建國家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縣為抓手,以集團辦園、聯盟辦園為路徑,推動工作擴優提質。學前教育普惠率93.15%,公辦園占比61.32%,“優質普惠”的“學前愿景”加速成型。
一個區的成績背后是一座城的布局。濟南市政府副秘書長李成學表示,濟南堅持教育優先戰略,落實立德樹人目標,在“均衡而有特色,公平而有質量”上綜合施策,讓“有溫度有品質”教育品牌熠熠生輝,既保證高水平普惠發展,又推進學前教育全面優質。全市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超過95%,優質園在園幼兒占比超過90%。
一個時別六年再次召開的全國大會緣何花落泉城?與會專家認為,與山東“久久為功、緩緩用力、善學善思、善建善行”建設“省域統籌、科學規劃、八措并舉、普惠落地”的學前教育“齊魯樣板”密不可分。山東省委教育工委委員,省教育廳黨組成員、副廳長仲紅波就此進行詳細解讀。
堅持黨建引領。以“全環境立德樹人”構建幼兒園、家庭、社會、網絡、心理協同育人機制。
完善法規政策。出臺《山東省學前教育條例》《關于加快學前教育改革發展的意見》等政策法規,確保責任落地生根。
強化規劃布局。建立幼兒園建設規劃前置審核制度,根據人口變化和城鎮化進程動態調整資源布局。
加強經費保障。出臺不低于710元的公辦幼兒園生均撥款標準和普惠性民辦園生均補助經費標準,建立3年一次保教成本監審機制和每3-5年保教費標準動態調整機制。
完善管理體制。率先成立省級學前教育中心,同步成立山東省學前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和山東省學前教育學會,最早實施鎮村一體化管理模式,“城鄉一體、聯盟一體”夯筑工作根基。
加強隊伍建設。出臺《公辦幼兒園編制標準》,建立公辦幼兒園編制核定機制,探索實施人員控制總量備案管理,公辦幼兒園在編教師比例大幅提升。
推進科學保教。設立游戲活動實驗區、實驗園,幼小銜接實驗區、實驗園(校),出臺《山東省幼兒園保育教育質量自評指導手冊(試行)》,切實推動以游戲為基本活動的幼兒園課程改革。
擦亮服務品牌。打造“新教研+”省級教研活動品牌、“圖畫書里的中國”沿黃九省(區)原創兒童圖畫書活動品牌。讓“幼有優育、幼耀精彩”的春風吹遍全省。
得益于此,山東省學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不斷提高。仲紅波介紹,2023年,山東21個縣(市、區)被認定為全國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縣,2024年,29個縣(市、區)接受教育部普及普惠縣評估認定,創建數量居全國前列。
“人生百年,立于幼學。”學前教育奠定人生根基,民生和教育大省山東通過“優化配置、科學布局”,以“有限財力、有限資源”擎起“百姓所需、社會所期”無限格局,為整個學前教育工作“向新出發、用心謀劃”提供遵循,成為此次大會能夠點亮孩子人生、照亮教師前程、贏得同行認同的內在原因。(孔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