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工業報記者 郭宇
由中國農業機械流通協會、中國農業機械化協會、中國農業機械工業協會主辦,長沙市人民政府、湖南省農業農村廳、湖南省商務廳協辦的2024中國國際農業機械展覽會(以下簡稱“國際農機展”)10月26日至28日在長沙國際會展中心舉辦。
該展會不僅是中國農機產業的“風向標”和“晴雨表”,更是行業交流與合作的重要平臺。本屆展會繼續凸顯國際農機展四大平臺——農機商貿與品牌傳播平臺、農機信息集聚與交互平臺、產業政策與學術交流平臺、現代農業科技與裝備集成示范平臺,繼續成為本年度亞洲最大規模年度農機盛宴。
此次國際農機展以“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為主題,總展覽面積達23萬平方米,參展企業2620家,預估現場觀眾超過15萬人次。
展會期間,除中國智慧農業大會、中國牧場大會等“重頭戲”,還圍繞國家重大戰略、農業前沿科技、農業機械化高質量發展等主題,組織召開農業機械化工作會議,舉辦農業機械化業務培訓、院士論壇、青年學者研討等40余場活動。
首次跨過長江落地長沙,吸引2620家參展商
中國國際農機展今年首次移師長江以南的長沙,展位面積和展商數量相較往年均有增長。展會對湖南、長沙加快農業機械化發展、打通農機上下游產業鏈、加快會展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推動作用。
中國農業機械流通協會副秘書長,展覽業務部主任柳松展前接受中國工業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相比往屆,今年憑借舉辦地長沙地理位置的優勢,南北企業參與度更廣,是參展企業最多的一屆。該展會對湖南、長沙加快農業機械化發展、打通農機上下游產業鏈、加快會展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推動作用。
柳松還介紹,今年中國國際農機展首次移師長江以南的城市舉辦,今年展位面積和去年相比,略有增長;參展商數量比往年增加了20%,增長來自中小企業和零部件企業。湖南山區多、丘陵多,它代表了南方很多省份地貌,有很多微小機型適合南方耕種場景,因此更多中小制造企業首次亮相,更多適應南方丘陵地帶場景的產品現場展出。同時,湖南周邊省份也對今年在長沙舉辦的權威性極高的國際農機展,有著很強的期待。
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展會工作,省委外事辦、省農業農村廳、省商務廳等省直部門與長沙市人民政府共同成立工作專班及工作小組,制定詳細方案,明確職責任務,加強統籌調度,積極為展會提供堅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今年的國際農機展所在地長沙國際會展中心是湖南展覽面積最大、中部地區一流的展館。展館位于湖南省自貿區長沙片區會展區塊的核心區位,總占地面積約800畝。場館緊鄰長沙高鐵南站,距地鐵僅一站車程,距離黃花國際機場僅20分鐘車程,地理位置十分便捷。
“湖廣熟,天下足”。作為農業大省的湖南,對于省外農機企業來說也有一定的吸引力。近年來,湖南努力建設農業強省和制造強省,持續支持農機研發制造和推廣應用。2023年,全省農機裝備總動力居全國第6位,水稻、油菜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分別達到83.46%、69.24%,農機裝備產業營業收入超過290億元。
傳統展區、特色展區包羅農機全產業鏈
中國農機流通協會信息咨詢部總監張華光表示,展會是行業的“風向標”,農機行業近年來產品結構的變化也在展會中有所體現。
談到展商亮點,柳松表示,今年參展企業匯聚了湖南本地及周邊農機企業,特別設立了湖南展廳(W1號館),當地龍頭企業悉數亮相,中聯重科展出規模3000平方米,鐵建重工展出規模500平方米,益陽富佳、郴州糧油、農夫機電、農友各自均展出400平方米。
在傳統參展企業中,江蘇沃得集團、江蘇常發農業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久保田(中國)投資有限公司這些每屆都參加的企業,依然保持了強大陣容,展臺面積都在1000平方米以上。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今年攜中國一拖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農業機械化科學研究院、中國福馬機械集團有限公司等旗下多家企業整體參展,展臺面積達3000平方米。
展會更是行業的“風向標”,農機行業近年來產品結構的變化也在展會中所體現,中國農機流通協會信息咨詢部總監張華光表示。張華光對今年農機市場的整體發展進行總結,他認為,今年市場趨穩,農機市場基本面小幅增長,增幅在5%上下,競爭集中度提高,企業洗牌加速,大型、高端智能化趨勢愈發強勁。
與行業發展特點相呼應,在2024年的農業機械展覽會中,中國一拖、濰柴雷沃、中聯農機等龍頭企業重點展示了大馬力和高端農機產品。這不僅體現了行業發展趨勢,也符合現代農業生產的需求。龍頭企業在這一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通過他們的技術創新和產品升級,推動著整個行業的發展。
記者了解到,此次2024中國國際農業機械展覽會分為傳統展區、特色專區。
傳統展區產業鏈品類齊全,包含有拖拉機、耕整地機械、保護性耕作機具、種植施肥機械、灌排設備、植保機械、中耕機械、收獲機械、收獲后處理機械、農副產品加工機械裝備、運輸機械、三輪汽車、工程機械、內燃機及發電機組、水稻全程機械裝備、果蔬茶機械、丘陵山區機械、農用航空器、設施農業裝備、飼草裝備及耗材、飼料加工設備、中藥材機械、油料機械、水產漁業機械、秸稈綜合利用裝備、農業廢棄物處理利用裝備、養殖與糞污處理利用裝備、機械加工裝備、維修設備及工具、各類零部件及耗材等。
特色專區包括湖南省農機企業展區,智慧農業與智能農機展區,新材料、新能源展區,“強弱項、補短板”展區,“一大一小”成果展區,機器人展區,設施農業展區,工廠化育秧設備、肥料農藥、國際展團、互聯網+、金融保險展區;農業社會化服務案例展示、機收減損——防災減災展區全國優秀示范種植合作社成果展示、智能農機動態演示區、牧場大會演示區等。
50余場活動精彩紛呈,農業強國主題凸顯
本屆展會圍繞“打造農機新質生產力,加快建設農業強國”主題,組委會策劃了50余場精彩紛呈的論壇和活動。
中國農業機械流通協會副秘書長、展覽服務部主任崔巍介紹,“經過多年努力,智能農機在深度和廣度方面有了巨大進步,土地、營養、氣候等數據采集檢測與作物生長模型比對及施策應用,智慧農業從概念研究到案例落地生根。現在可以講,智慧農業有了局部、幾個單品作物的真實成功案例且有推廣前景,中國農機流通協會牽頭的內黃玉米項目案例取得了成功,這次會上有介紹。更多的研發產品會展示,除了主機企業、在北登錄廳及E2館左側,中國農機流通協會特設了兩個展區,對近年來智慧農業聯盟和金融分會的成就、細分領域企業的最新產品進行了展示。”崔巍說。
今年現場還有更多精彩紛呈的活動。10月27日全天,西廣場室外舉辦現場農機(含智駕)的演示。中聯重科、常州東風、江蘇悅達、知申禾行,湖南農友,常發等企業現場展示了農機智慧新品的強大功能。
展會更是給新質生產力驅動下的中國品牌足夠的展示空間。崔巍表示,隨著中國農機水平的提高,農機市場迎來了國產化品牌的春天。工廠化育秧、糧食烘干機、采棉機基本實現了國產化。丘陵山區的機械和植保農機產品也被中國品牌所包攬。國產液壓件和軸承中高端產品也進入農機行業。
本次展會聚焦智慧農業,還同期舉辦了中國智慧農業大會啟動儀式、新能源·新農業·新農機論壇、智慧農業玉米單產提升集成技術成果交流會、中國農機創新發展與品牌保護論壇、第五屆先進智能制造技術研討會暨農機智能加工裝備與工藝推介會、智能農機裝備工業設計創新研討會、智慧農業單產提升技術實踐與數字農服合作洽談會等活動。
展會50余場同期會議幾乎包攬了農機全產業鏈各領域的內容,行業細分度極高。會議邀請函清晰地列出了論壇的具體時間和相應地點,10月26日至28日舉辦了多場專業的行業論壇——全國果蔬茶生產機械化發展論壇、耕整地機械及零部件市場與技術論壇、全國中藥材生產機械化發展論壇、2024中國牧場大會、全國旱田高速精密播種機械化技術發展論壇、全國丘陵山區生產機械化現狀與展望、2024糧食減損國際研討會、灌排分會2024年年會、國際植保機械與施藥技術發展論壇、農業新質生產力產業集群研討會、2024糧食減損國際研討會、灌排分會2024年年會、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發展趨勢研討交流會。
此外,記者在邀請函上還看到主辦方邀請了行業專家從服務、經銷商、人才等方方面面進行深度探討與交流。包括農機展會聚焦2024年度農機產業鏈融通發展論壇、農業社會化服務產業發展大會、“科技助力鄉村振興”2024年農機社會化服務伙伴大會、全國高等院校農業智能裝備工程本科專業人才培養研討會、農機前沿科技青年學者交流會、2024中國農機后市場論壇、企業/經銷商如何通過新媒體提升銷量、農機社會化服務項目伙伴交流培訓會、農業經營主體發展模式交流研討活動、全國農業社會化服務理論與實踐論壇。
超2000海外來賓觀眾專業化水平上升
柳松說:“隨著農機使用人群的變化,觀眾邀請的方向也有所變化,前幾年基礎觀眾范圍以經銷商為主,本屆展會我們想轉向合作社和種植大戶,也就是有獨立購買能力的消費者。”
這是一場名副其實的國際型展會,有30%的企業來自海外。柳松表示,中國具有全地貌的優勢,各國產品都適用于中國,因此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參展商,意大利、德國、加拿大、土耳其、日本、阿爾及利亞、韓國等企業抱團參展。此外,國際觀眾還有東南亞、中亞等全世界農業主產國的海外觀眾,海外觀眾超過2000多人。
展會為海外市場設立了貿易論壇,10月25日下午的中國國際農機貿易峰會,有來自亞太、非洲、歐洲等地區30多個國家300余個國外買家與中國企業進行貿易對接。10月27日上午,還舉辦了國外產品推介會等,可謂國際元素滿滿。此外同期舉辦了中國國際農機貿易峰會、亞太農機協會理事會第10屆成員會議、適宜家庭農業/小農戶生產的農業機械供需國際洽談會、中俄智慧農業對接會、國外產品推介會、泰國、越南農機市場分析報告會、中國農機市場發展論壇、聯合國可持續農業機械化中心五年發展戰略規劃研討會。
“隨著農機使用人群的變化,觀眾邀請的方向也有所變化,前幾年基礎觀眾范圍以經銷商為主,本屆展會我們想轉向合作社和種植大戶,也就是有獨立購買能力的消費者。”柳松說,主辦方承擔食宿的參會人數達3000人左右,為現場專業化程度提升了臺階。“這是一場行業參與度非常高的行業展會。”柳松說。
記者了解到,主辦方邀請了農業農村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和商務部等主管部門、農機化系統,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業合作社、農機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基層農機手,兵團、農墾系統等參會交流。還邀請了全球農業、農機行業組織與貿促機構、農機制造商、農機貿易商到會現場洽談,廣泛組織亞太地區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農機進口組織到會采購。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