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算互聯網進入新階段
要進一步推動“超智融合”賦能更多場景,算力、算網、應用、生態的緊密連接與健康發展都必不可缺">

谁有黄色在线观看,2018天天拍拍天天爽视频,大鸡巴嗯嗯啊嗯啊嗯啊嗯啊嗯啊日逼视频,日韩va免费线上看

首頁 / 

讓“算”為“用”服務 “超智融合”漸成趨勢

來源:中國工業新聞網 發表時間:2024-10-30 16:08
分享到:

■中國工業報 耿鵬飛

人工智能既是新質生產力,也是推動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的關鍵驅動力,正成為新型工業化的重要支撐。

當下,人工智能正成為算力發展的主要驅動力。隨著人工智能與各行業融合的深入,超算、智算、“超智融合”、超算互聯網作為算力建設組成部分,成為推動新型工業化走深向實的重要力量。

日前,2024中國算力大會“超智融合新質賦能”超算互聯網分論壇在鄭州舉辦。會上,國家超算互聯網與鄭慶哈城市算力網正式互聯互通,超算互聯網全國標準體系建設也宣布正式啟動。

“超智融合”成為算力發展新趨勢

算力作為“新基建”重要內容登上時代舞臺,成為數字經濟發展的關鍵支撐。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測算,算力指數每提高一個點,數字經濟和GDP分別增長千分之3.6和千分之1.7。算力每投入一元,將帶動三到四元GDP的增長。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中首次明確提出“建設和運營國家數據基礎設施,促進數據共享”的戰略部署,這預示著數據產業將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近年來,我國算力基礎設施發展迅猛。截至2024年6月底,全國在用算力中心機架總規模超過830萬標準機架,算力總規模達246EFLOPS(2460萬億次浮點運算),位居世界前列,算力產業發展不斷提質、增效、向新。

據了解,算力中的高性能算力分為尖端超算、通用超算、業務計算和人工智能計算。智算主要是以人工智能為主的超算服務。我國超算服務規模逐年迅速攀升,預計2025年接近500億元。

人工智能是目前算力增長最主要的驅動力。根據《中國綜合算力指數報告(2024)》,2003-2023年的20年間,智能算力需求增長百億倍。截至2023年底,我國智能算力規模超過76EFLOPS(FP32),同比增長65%。

總體來看,智算需求主要來自兩大方面:一是數字產業化,二是產業數字化。據工業和信息化部相關數據,截至今年6月,工業、教育、醫療、能源等多個領域的算力應用項目超過了1.3萬個,有力支撐了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

然而,傳統的智算更多是圖形圖像等數據的處理,超算則是算法驅動。大模型的應用,使計算正朝著精度更高、工作量更大的場景發展。因此,傳統模式出現掣肘,“超智融合”水到渠成。

國家高性能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曹振南說,算力是數字經濟時代的生產力,人工智能是驅動科技進步和產業升級的新范式,多元融合的智能超算是未來算力基礎設施的基石,“超智融合”是接下來的重要趨勢。

中國科學院院士陳潤生指出:相比國際頂尖水平,我國高端人工智能算力設施在性能上仍有一定差距,而抓住“超智融合”發展機遇,將有助于我們追趕目標。

中國智能計算產業聯盟、國家高性能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23日聯合在武漢發布國內首部“超智融合研究報告”——《2024中國算力發展研究報告之超智融合技術路線與趨勢》同樣指出,算力賦能人工智能的關鍵在于超算、智算基礎設施融合演進。“超智融合”作為計算技術演進的里程碑,標志著從通用計算主導傳統科學計算,過渡到異構、通用計算融合的新時代。

超算互聯網進入新階段

要進一步推動“超智融合”賦能更多場景,算力、算網、應用、生態的緊密連接與健康發展都必不可缺。超算互聯網是一個生動實踐。

國家超算互聯網是超算、智算基礎設施融合演變的重要依托,該平臺通過鏈接全國的超算、智算基礎設施,匯聚全國各個算力中心的異構算力資源,可以讓多個超算中心、智算中心之間形成更加緊密地耦合,更高效快速地共同解決大型復雜計算難題。

在科學技術部部署下,2023年國家超算互聯網建設正式啟動,今年4月,國家超算互聯網平臺正式上線。事實上,早在2021年,超算互聯網就開啟了算力網一體化的對外服務。<br>據悉,超算互聯網的建設目標是“三張網”:一是算力數據中心的算力傳輸網;二是一體化的算力調度網;三是算力生態協作網。具體而言,一是建立超算互聯網平臺,底層連接不同架構的算力中心,上層連接不同軟件和用戶;二是建立類電商的算力應用商城,各類服務商在平臺上為用戶共同提供服務;三是構建超算互聯網的應用和服務體系。

平臺上線以來,已連接算力產業上游280余家各類應用服務商、下游100余個行業軟件生態企業,上線6000余款算力商品,面向100多個行業提供1000多個應用場景,已服務用戶超10萬,推動算力引擎賦能千行百業。<br>9月28日,鄭慶哈城市算力網與國家超算互聯網正式互聯互通,這意味著超算互聯網發展進入新階段。鄭慶哈城市算力網于2023年2月,由鄭州市和甘肅慶陽、新疆哈密聯合共建,目標是構建省轄市內1毫秒,鄭州到慶陽5毫秒,鄭州到哈密20毫秒的三級算力試驗區,聯動西北、輻射東南,打造“東數西算”非樞紐節點城市樣板。

對此,曹振南指出,算力本身要發揮價值,必須要把它用好、用起來。建設超算互聯網的最終目的,是降低超算門檻,希望讓“算”為“用”服務。

然而,算力基礎設施的現狀是“不好用、不會用、門檻高”。鄭州高新區管委會三級調研員牛道樂表示,鄭州市高新產業開發區有37家國家級創新平臺,300多家省級創新平臺,800多家市級創新平臺,但真正用算力解決主要問題的,占比并不高。要改變這個現狀,就要建算力網。

鄭慶哈城市算力網與國家超算互聯網正式互聯互通,標志著算力網資源整合、技術創新服務優化等方面要開展深度合作。“未來,在鄭州高新區99平方公里之內,讓企業實現算力自由、存力自由、流量自由。”牛道樂說。

構建標準體系引領技術變革

在行業專家看來,“大模型實際上是一個平臺,一個普適的工具”。它實現了多模態的融合,未來各種各樣專業的模型一定會深入到所有行業,推動與智能計算的緊密結合。

以河南省為例,全省經濟總量在全國排第五,工業門類比較齊全,工業體系比較完備,各細分領域面臨轉型升級難題,人工智能應用需求強勁,應用場景多樣,市場空間非常大。在鄭州高新區,建立了河南省大模型賦能創新中心,為千行百業提供服務。

如今,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加速推進,為“超智融合”的深化提供了廣闊的應用場景。不過,專家指出,大模型對互聯互通的要求非常高,因此如何優化通信,提升新一代“超智融合”的性能,是關鍵的挑戰。

同時,“標準體系的構建至關重要”,曹振南指出,超算互聯網要搭建應用和服務體系,服務和運營團隊包括商業模式、生態、標準等。

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智能計算)副秘書長喬波認為,對于新興技術領域,標準更應該發揮重要的引領作用,引領產業和技術的進步和變革。超算互聯網的相關標準能在一定程度上規范產業健康有序發展,但更重要的是指導產業避免低質量的重復勞動、無序競爭,引領產業高質量的發展。

據悉,超算互聯網標準體系正在緊鑼密鼓的構建中,目前已經正式研發了7項標準。

編輯:袁海霞

分享到: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快來搶個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