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農業蓬勃發展的今天,先進的農機設備已成為農業生產的主力軍,而其保養維護對于確保農機性能、延長使用壽命以及保障農業生產的順利進行至關重要。近年來,通過和揚州大學張瑞宏教授及其科研團隊建立的院地合作關系,知名企業正陽縣廣超種養殖家庭農場正借助科技的力量,開啟了農機保養的全新模式,為現代農業高效運轉注入了強勁動力。
在位于正陽縣慎水鄉的廣超家庭農場,秋收過后的農機保養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與以往不同的是,此次保養處處彰顯著科技的魅力。
走進該家庭農場的農機保養車間,一臺臺先進的農機設備整齊排列,家庭農場的工作人員、技術員等人手持智能檢測設備,對農機的各個關鍵部位進行全面“體檢”。據該農場負責人劉廣超介紹,以往的農機保養主要依靠人工經驗進行簡單檢查,難以精準發現一些潛在的細微故障。而如今,借助高科技的智能檢測儀器,如發動機故障診斷儀、液壓系統分析儀等,能夠快速、準確地檢測出農機發動機、傳動系統、液壓系統等核心部件的運行狀況,哪怕是極其微小的故障隱患也能一覽無余。
“就拿這臺大型農機來說,以前要花費大量時間去逐一排查可能存在的問題,現在通過智能檢測設備連接到收割機的控制系統,很短時間內就能生成檢測報告,明確指出哪些部件需要維修或保養,大大提高了我們的工作效率。”參與農機保養的技術員們一邊操作著檢測設備,一邊開心說道。
不僅如此,在農機保養過程中,科技還在零部件清洗和修復環節發揮了重要作用。傳統的清洗方式往往難以徹底清除農機部件上的油污、積碳等頑固污漬,而現在采用的先進清洗技術則完美地解決了這一難題。通過在先進技術指導下的農機清洗,污垢能夠被迅速剝離,清洗后的部件煥然一新,為后續的保養和維修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礎。
在農機保養的信息化管理方面,科技同樣帶來了諸多便利。據揚州大學張瑞宏教授介紹,通過建立農機保養信息數據庫,廣超家庭的每臺農機的保養記錄、維修歷史、零部件更換情況等信息都能被詳細記錄并實時更新。管理人員只需在電腦或手機終端上輕點幾下,就能隨時掌握農機的“健康狀況”,提前制定合理的保養計劃,確保農機始終處于最佳運行狀態。
廣超家庭農場也高度重視科技在農機保養中的應用推廣,不僅邀請張瑞宏教授及其科研團隊、業務部門等組織多場技術培訓,還為合作的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等提供農機保養服務。張瑞宏教授表示:“科技助力農機保養是現代農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希望通過這些舉措,讓更多的農民受益于科技帶來的便利,進一步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做出更大貢獻。”
隨著先進科技在農機保養領域的不斷推廣和深入應用,這些曾經在田間地頭辛勤勞作的“鐵牛”們,正以更加良好的狀態迅速投入到農業生產中,為正陽縣及其周邊地區現代農業的高質量發展續寫著新的篇章。(夏磊 滕敬豪 文/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