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源因濟水發源而得名,也是愚公移山故事的發祥地,靠著幾代愚公兒女的苦干實干、接續奮斗,取得了足以令每一個濟源人驕傲和自豪的發展成就,成為全國唯一在全域規劃建設的國家產城融合示范區。
11月5日,中國工業報從河南省委宣傳部獲悉,“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河南實踐”系列主題濟源專場新聞發布會在河南省鄭州市召開。
濟源示范區黨工委書記、市委書記莊建球,濟源示范區管委會主任、市長張宏義,濟源示范區黨工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市委副書記呂旅,濟源示范區管委會副主任、常務副市長趙山等領導出席發布會。會上介紹了濟源市“培育新動能塑造新優勢建設創新型高品質現代化示范區”的有關情況,并回答媒體關注的問題。
莊建球說:“特別是近年來,濟源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在河南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下,落實省委錨定“兩個確保”、實施“十大戰略”、推進“十大建設”的重要部署,聚焦建設創新型高品質現代化示范區、“七個方面作示范”的目標要求,團結帶領廣大干部群眾大力弘揚愚公移山、敢為人先的城市精神,正不斷開創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新局面,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河南實踐的濟源新篇章?!?/p>
堅持創新引領、蓄勢賦能
打造現代化濟源建設的強力引擎
新時代新征程,惟創新者勝,惟創新者強。
濟源全面落實河南省委建設國家創新高地和重要人才中心的部署要求,培育一流創新主體、營造一流創新生態,著力以創新變量催生高質量發展增量。
創新能力顯著增強,與工信部火炬中心、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等科研院所的戰略合作不斷深入,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達3.44%、居全省第2位,重大新型研發機構數量穩居全省第一方陣,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明顯提升,2個企業科研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創新平臺加快構建,擁有省級及以上創新平臺122家,掛牌中原學者工作站2家,投入運營產業研究院7家。
創新人才加快集聚,柔性引進973計劃首席科學家、國家百千萬計劃專家等高層次人才98人,為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撐。
堅持轉型升級、提質增效
厚植現代化濟源建設的特色優勢
濟源的發展因工業而興、因工業而強,加快產業轉型是推進新型工業化的關鍵所在。
濟源立足轉型發展關鍵期,堅持特色發展、以特取勝,因地制宜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努力實現優勢再造、換道領跑。
優勢產業集群成勢,有色金屬產值接近2000億元,特種鋼躋身中國優特鋼第一陣容,電子信息、納米材料、水處理劑、高性能合成金屬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占規上工業比重達20%、營收超350億元,濟源河大納米公司成為全省首批專精特新細分領域產業鏈鏈主企業。
未來產業搶灘布局,正在加快構建碳捕集、低空經濟等領域的示范園區,積極搶占未來發展的制高點。
堅持城鄉融合、一體發展
構建現代化濟源建設的空間布局
濟源是全省唯一在全域規劃建設的城鄉一體化示范區,城鎮化率達69.07%、居全省第2位,城鄉一體化實現程度達80%以上,具備了城鄉融合發展的基礎和條件。
濟源堅持規劃先行、全域統籌,加快構建城鄉融合發展新格局。城市更新提質步伐加快,順利通過全國文明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復審復查,為人民群眾創造了高品質的生活空間。
鄉村振興全面推進,蔬菜制種、冬凌草等特色產業逐步發展壯大,亞洲最大十字花科制種基地、全國最大洋蔥雜交種子生產基地地位持續鞏固,農村集體經濟蓬勃發展,農村人居環境顯著改善,宜居宜業和美鄉村不斷涌現。
基礎保障能力顯著增強,小浪底北岸灌區實現通水,逢石河抽水蓄能電站等重點水利項目加快推進,呼南高鐵濟源段項目開工在即,濟源人民翹首以盼的“高鐵夢”即將實現。
堅持深化改革、擴大開放
激發現代化濟源建設的強大活力
濟源作為河南全省改革開放的“排頭兵”“試驗田”,依托良好的發展基礎和示范區體制優勢,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生動實踐中先行先試、挺膺擔當。
重點領域改革成果豐碩,先后承擔了80余項國家級、省級改革試點任務,國資國企改革持續深化,加快投融資公司產業化轉型、搭建3個“AA+”信用等級平臺,為經濟發展注入“源頭活水”。
農村產權制度、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建設等領域改革舉措在全省乃至全國推廣,創造了“濟源經驗”“濟源模式”。
對外開放程度顯著提升,濟源海關開關運行,進出口總值連續多年穩居全省第2位,成為全國首批、全省首個國家加工貿易產業園。
招商引資力度不斷加大,近年來開展招商引資活動4300余批次,簽約項目470余個、總投資2000余億元,與中國有研等10余家頭部企業達成戰略合作,成功引進了投資60億元的新型儲能和動力電池生產線等一批大項目、好項目,吸引外來投資的“洼地效應”日益顯現。
始終堅持以人為本、民生優先
筑牢現代化濟源建設的穩固根基
濟源市高度重視民生建設,每年70%以上財力投入民生領域,人均GDP達11萬元、居全省第1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全省第2位,城鄉居民人均收入差距縮小到1.62:1。
濟源堅持和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盡力而為、量力而行,解決了一批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就業方面,扎實推進“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以產業保就業、以創業促就業,動態消除零就業家庭。
教育方面,著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基礎教育城鄉布局持續優化,濟源職業技術學院升格本科工作順利推進。
體育事業蓬勃發展,河南女籃時隔十年正式回歸濟源,濟源一中女籃喜獲耐克高中聯賽全國亞軍,高標準舉辦河南全省和美鄉村籃球大賽(村BA)總決賽并勇奪冠軍。
醫療就醫方面,“便民就醫少跑腿”、家庭病床服務等舉措加速落地,有效解決了群眾就醫難問題。
養老服務持續改善,供銷社“超市+食堂”老年助餐服務模式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并在河南全省推廣。
莊建球表示,著眼未來,濟源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在河南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下,大力弘揚愚公移山精神,咬定目標、苦干實干,銳意進取、攻堅克難,奮力建設創新型高品質現代化示范區,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河南實踐作出濟源新的更大貢獻!(張慧芳)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