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00多畝小麥種上后,在該澆水時,河南省寶豐縣商酒務鎮種糧大戶趙振強卻并不著急。"現在種地都現代化了,施肥講究'少量多餐',俺在手機App上點一下,就能定期自動施肥,1000畝地兩天就澆完了。"近日,趙振強在麥田邊拿出手機介紹起自己的"新農具"。
"商酒務鎮2萬畝高標準農田采用智慧農業管理系統、氣象遙感監測云服務平臺等,在手機上實時監控各類指標,對灌溉、施肥等設施進行遠程操控,實現智能化決策、可視化管理和精細化種植,確保高標準農田糧食作物豐產穩產。"寶豐縣商酒務鎮分管農業的副職王錄軍說。
通過互聯網水肥一體機,該鎮核心區5000畝土地實現噴灌全覆蓋、水肥精準化,預計每年可節水40%以上,提升化肥利用率30%以上,增產15%至20%;依托寶豐縣萬家豐種植專業合作社糧食種植、良種選育先進技術,采取"企業+種植專業合作社+科研與技術推廣+農戶"模式,統一供種、統一技術服務、統一組織收購、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進一步彰顯高標準農田經濟效益。
"多虧了國家推進的高標準農田建設政策,配套了完善的水利設施,使農田旱能澆、澇能排。"正在田間查看小麥苗情的趙振強說。
在該鎮智慧數據中心,高標準農田內的農作物長勢情況一屏展示,成熟度預估、產量預估及重大病害監測預警等服務為廣大農戶產前、產中、產后全過程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撐。
目前,該鎮高標準農田內有深機井73眼、地埋管25550米、出水口854個、地埋線32841米,每眼井控制灌溉面積85畝左右,年節水100萬立方米,節水率30%,增加效益500萬元。
"商酒務鎮每年組織人員對2萬畝高標準農田進行無人機飛防作業,實現統防統治,不僅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還減少了病蟲害對農作物的影響,為糧食安全生產保駕護航。"商酒務鎮黨委書記崔俊豪說。
近年來,寶豐縣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堅決扛穩糧食安全責任,持續加強對高標準農田管護力度,通過創新管護模式,以科技助力農業生產,多措并舉,抓地力提升和高效節水灌溉,確保糧食穩產增產。(常向旭、李萬全、郭文華)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