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業報記者 孟凡君
傳統醫藥歷史悠久,是世界各國各民族數千年智慧與經驗的結晶。11月7日,2024世界傳統醫藥大會組委會召開媒體推介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原黨組成員、副局長、2024世界傳統醫藥大會籌辦領導小組副組長、籌辦工作組組長秦懷金表示,人類健康需要傳統醫藥,已經成為國際社會的共識。2024世界傳統醫藥大會將于12月3日到4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并以辦成一次“高規格、高水平、具有廣泛國際影響力的大會”為目標,攜手各國同仁,共同為世界傳統醫藥發展貢獻智慧與力量。
秦懷金介紹,2024世界傳統醫藥大會有幾個很鮮明的特點。一是主辦單位規格高,二是出席人員層次高、代表性強,三是議題內容覆蓋面廣,設置了政府論壇和其他九個平行論壇,包括傳統藥物科學研究論壇、傳統醫學和現代醫學融合論壇、針灸醫學臨床與實驗研究論壇、傳統醫藥循證醫學論壇、傳統醫學教育論壇、傳統醫藥監管與高質量發展論壇、傳統醫藥標準論壇、數智傳統醫藥論壇,以及世界衛生組織傳統醫學合作中心主任論壇等。
2024世界傳統醫藥大會的主題為“多元、傳承、創新:讓傳統醫藥造福世界”。“多元”是指傳統醫藥跨越時空,融合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智慧和經驗。世界各國傳統醫藥各具特色,傳統醫藥國際交流合作需要多元思維。“傳承”是傳統醫藥肩負的歷史使命。傳統醫藥承載著先人的智慧和汗水,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要以敬畏之心,珍惜這份寶貴的遺產,將其精髓代代相傳,發揚光大。“創新”是傳統醫藥發展的必由之路,要勇于探索,敢于創新,將現代科技與傳統醫藥相結合,推動其在疾病預防、治療、康復等方面的廣泛應用,為人類健康事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讓傳統醫藥造福世界是傳承創新發展傳統醫藥的目的和價值所在,也是世界各國民眾的普遍需求。
秦懷金強調,國際社會更加苛求現代醫學與傳統醫學相結合,并從兩種醫學協同融合中找到應對挑戰的有效手段。以中醫藥為代表的世界傳統醫學,在服務民眾健康、防治重大慢病和傳染病疾病方面的療效、優勢、特色和價值正被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認識和關注。舉辦世界傳統醫藥大會是順應人類健康發展的需要,是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重大舉措,是中國政府推動世界傳統醫藥發展的具體行動。各國傳統醫藥由于文化、理論體系、政策環境、資源投入等等的不同,發展程度各不相同,多年來世界衛生組織為促進傳統醫藥的發展做了不懈努力。
作為傳統醫藥大國,中國政府一直大力支持世界衛生組織在全球傳統醫藥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舉辦2024世界傳統醫藥大會就是要搭建世界傳統醫藥交流合作平臺,推進世界各國傳統醫藥交流合作互鑒,實現世界各國傳統醫藥共同均衡發展。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際合作司司長吳振斗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把中醫藥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全局性變化,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符合中醫藥特點的政策法規體系基本建立。二是中醫藥服務體系和服務能力大幅提升。三是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顯著加強。四是中醫藥科技創新加快推進。五是中醫藥文化建設活力迸發。六是中醫藥開放發展有力推進。
北京市中醫藥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羅增剛介紹,早在1991年12月,42個國家和地區傳統醫藥代表共聚北京,舉辦國際傳統醫藥大會,通過了《北京宣言》,提出了“人類健康需要傳統醫藥”。到2024年時隔33年,來自全球傳統醫藥政產學研界代表齊聚北京,共同參與世界傳統醫藥大會。他認為,北京能夠作為具體主辦單位之一來承辦世界傳統醫藥大會,優勢主要體現在這么幾個方面:第一,首都優勢。第二,資源優勢。第三,國際交往優勢。第四,科技創新優勢。北京中醫藥在全國處在領先定位,因為北京不但有深厚的中醫藥歷史積淀,同時也是落實國家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典范所在。第一,率先實現了基層中醫藥服務的全覆蓋。第二,率先建立分級分類師承機制。第三,率先打造中醫藥文化宣傳品牌。第四,率先開展中醫藥科技成果的轉化。第五,率先搭建了中醫藥對外開放的平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