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忙的現代和悠久的歷史交匯,隨著工業+旅游的深入發展,工廠、車間、倉庫再也不是機械冒煙、枯燥無味的存在,而是歲月的沉淀、文化的傳承和故事的載體,工業旅游的魅力持續發酵,吸引無數游客探其中隱藏的驚喜。近年來,作為工業大省的山東通過不斷進行“工業+旅游”嘗試,大力發展工業旅游,在推動工業旅游發展工作上走在全國前列,依托自身工業旅游資源優勢,逐漸探索出“工業+旅游”的雙向賦能旅游發展新模式,使二者雙向奔赴,加出經濟社會發展新動力。工業旅游已經成為山東旅游轉型升級的重要戰略支點、經濟社會消費新動力。
全省聯動打造區域工旅新高地
發展工業旅游,山東最核心的競爭力,來自工業硬實力的先天優勢。
縱觀全省,山東工業總產值及工業增加值據中國各省前三位,特別是一些大型企業較多,號稱“群象經濟”。其中工業文化資源豐富,擁有全部41個工業大類,共有14個國家工業遺產,居全國第二位;建成山東省郵電博物館等73家工業博物館,其中非國有博物館54家。此外,山東還積極開展省級工業旅游示范基地和國家級工業旅游示范單位創建活動,截至2024年8月,山東已成功創建國家級工業旅游基地6家,數量居全國第一,省級工業旅游示范基地87家,建設成效顯著。
濟鋼集團,曾是一座巨型的“鋼城”。2017年6月,占地規模巨大的濟鋼老廠區正式停爐,光榮退出了歷史舞臺。在跨界融合發展勢頭下,濟鋼集團大力挖掘工業遺產文化,發展工業旅游。很快,一座規劃占地約680畝、公園面積相當于2.7個泉城廣場、綠化率高達86%的“中央森林公園”誕生。濟鋼大門、3200立方米高爐等老廠區標志性建筑保留了下來,閃耀著濟南曾經的工業榮光。曾經機器轟鳴、年產鋼最高達1200多萬的濟鋼集團,實現了從“靠鋼吃飯”到“無鋼發展”的華麗轉身。
全省聯動,不僅是濟南、青島、淄博、煙臺這些重點工業旅游城市,山東其余各地也都在進行“工業+文旅”的嘗試。
不久前,在德州市由老德工機械廠廠區改造而來的德工文創園區里,眾多市民游客駐足在巨型彩繪前拍照打卡,一組組“工業風”寫真照片在朋友圈爆火。同樣在淄博,利用老窯廠改造而成的顏神古鎮景區正成為眾多年輕人的打卡地。
據悉,像這樣利用工業文化遺存發展工業旅游,在山東已經基本形成了以觀光工廠、工業博物館、工業遺址、工業文化創意基地等為主的8類工業旅游產品體系。
近年來,在不斷加快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新路徑中,山東正積極開展工業旅游頂層設計,工信部門與文旅部門通力協作,推進工業資源整合統籌、高效利用,促進工業與旅游業融合發展、共建共享、雙向賦能,已涌現出青島啤酒、張裕集團、百年宏濟堂、東阿阿膠等一批工業游龍頭企業,形成了一批較為成熟的工業旅游線路和品牌。
工旅融合“花開兩頭”分外香
工旅融合,一頭連著工業,一頭連著文旅業。如今,山東工業發展現狀呈現出多元化和逐步擴大的趨勢,工旅深度融合千帆競發、百花齊放促發展,實現了企業轉型和旅游產業雙提升,讓“工旅融合”花開更艷。
和全國大部分地區一樣,山東目前工業旅游的產品開發主要有工業遺跡和現代工業產品兩種。
“工業遺跡+旅游”涅槃重生滿庭芳。
隨著傳統工業城市轉型升級,大量老工業基地、城市老工業區等變為工業遺產,工旅結合不僅使旅游收入反哺企業生產,為工業遺產的保護和轉型升級提供了思路,還為當地社會經濟發展添磚加瓦。
剛過去的國慶假期,擁有工旅結合“頂流IP”啤酒之稱的青島啤酒博物館,10月2日至10月5日連續出現客流高峰,博物館游客參觀人數一度達到最大接待限額,在山東省國慶黃金周游客接待量最多的工業旅游景點中排名第一。“自從來青島上大學,就想著一定要來一趟青島啤酒博物館,來了發現不虛此行。一是博物館及周邊建筑很有特色,適合年輕人打卡;二是將原漿啤酒及果味啤酒體驗放到了參觀中途和結尾,親自參與從選料到釀造的每一個環節,讓游客體驗感滿滿、意猶未盡。”來自青島職業技術學院的小尹同學在參觀完博物館后感嘆道。
位于山東青島市北區登州路56號的青島啤酒博物館,把德軍占領的老廠房改造成博物館,自開館以來,吸引了來自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中外游客參觀,2023年接待游客160萬人次。青島博物館館長孫姬介紹說,青島博物館現有藏品3萬多件,“分為百年歷史、釀造工藝發展、體驗啤酒魅力三個展區,方便游客了解青島啤酒的歷史脈絡和發展歷程。”
孫姬表示,作為全國知名工業遺跡轉換而來的旅游景點,近年來,青島啤酒博物館在保護的基礎上,充分讓“文物活起來”。博物館設置了全息投影、動感單車、AR互動等科技創意項目;在商品店,特色啤酒等啤酒文化創意琳瑯滿目;音樂餐吧可同時容納200人就餐。博物館還推出沉浸式劇游,“國慶假日期間,《覺醒的釀造師》劇游、《金色奇妙夜》夜游等為游客帶來了沉浸式文旅體驗,為更多游客提供了‘參觀+’的特色體驗之選。”孫姬說。
在濟南,除了濟鋼老廠區蝶變為中央森林公園,實現了華麗轉身,由工業園區轉換而來的文旅園區也大量涌現,如579百工集、JN150創意園、1922電競新媒體產業園等,這些園區不僅變身成為集文創、餐飲、新媒體產業等多種業態的新興綜合體,還煥然一新,成為濟南城市游的青年文化新地標。
變身后的工業文旅園區,不僅深藏老濟南的工業初心,更主要的是加入了諸多年輕人喜聞樂見的創意文化元素。每逢節假日,總有游客流連在579百工集里的阡陌書店中,品味全國最美書店獨有的特色和格調。還有眾多喜歡電競的年輕人聚集在1922電競新媒體產業園中,舉辦樂隊演出、話劇、舞臺劇等活動。“作為工旅結合產業園區的典范,兩大園區通過對老建筑的改造與創新,賦予其新生,構建起了多元的產業生態,為青年提供了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廣闊的創業就業機會,吸引了眾多青年才俊的關注與參與。”團濟南市委相關負責人介紹。
據統計,目前,579百工集已吸引50余家商戶入駐,日均人流超8000人,APP及小程序用戶突破20萬;1922電競新媒體產業園實現了100%招商率,開業率高達90%,展現了強勁的發展勢頭。
“現代工業產品+旅游”彰顯特色激活力。
除了工業遺跡改造,對諸多工業企業而言,帶有強烈“個人風格”的生產體系、產品本身也能成為吸引游客的流量密碼。迄今有一百多年歷史的山東宏濟堂制藥,將宏濟堂產業園打造成中藥、阿膠、博物館、中醫院、藥膳、酒坊全體系、旅游特色鮮明的知名中醫藥文化產業園區。以海藻生物文化和產業為主題的青島明月·海藻世界等都由此誕生。
非遺文化、科創活力、工匠傳承、研學教育等成為工業旅游的核心內涵,花樣翻新、豐富多樣、特色明顯的各類工業旅游產品開始解鎖工業旅游新玩法。
作為年游客破百萬的工業旅游企業,煙臺張裕集團的張裕葡萄酒本身,早已成為煙臺一張亮眼的工業旅游名片。國家4A級旅游景區張裕酒文化博物館館長洪聿燕表示,“如今的張裕公司已經發展成為亞洲領先的葡萄酒生產經營企業,產品銷往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公司市場占有率、產銷量等連續20多年穩居行業前列。張裕酒文化博物館展現的不僅是百年老字號的企業文化,更是煙臺城市百年工業發展的縮影,通過百年老字號的文化傳播力為城市賦能。”
今年國慶假日期間,2024煙臺紅酒海岸藝術展演系列活動開幕,除了美酒品鑒,張裕集團還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深入了解煙臺產區歷史及文化故事的機會。以時間軸的形式生動展現了煙臺產區130余年來從無到有、發展壯大的輝煌歷程。煙臺市民李女士興奮地表示,“這次能在家門口一次性品嘗到如此多不同品牌和品種的煙臺產區葡萄酒,非常的驚喜和滿足。”據統計,國慶假期期間,約有15萬市民游客前往葡萄酒展區參觀品鑒。
自2001年煙臺張裕卡斯特酒莊建設完成,隨后的十余年時間里,張裕集團全國鋪開先后落地了北京愛斐堡、西安瑞那城堡、煙臺工業園、煙臺可雅白蘭地酒莊等工業旅游項目,借百年葡萄酒香,讓游客見證民族工業輝煌。據悉,這些工旅項目每年為張裕集團帶來的游客量和營收都很可觀。
同樣在聊城市東阿縣,東阿阿膠頗負盛名。由此打造的東阿阿膠文化旅游區,通過展示阿膠的歷史、生產過程及文化,吸引了大量游客。“今年8月以來,東阿陸續舉辦了天空音樂節、全國村舞大賽,通過各類文化活動和賽事持續增強游客體驗性。”東阿阿膠體驗營銷事業部總經理貝廣介紹說,“去年景區接待了120萬人,預計今年游客量可突破150萬人。”
國慶假期,淄博市領尚琉璃園文化創意園也成為了游客們熱衷打卡的景區。大家紛紛走進車間、體驗區、展覽區與工匠師傅們面對面,用鏡頭記錄下一個個琉璃制作的瞬間,被博大精深的中華琉璃文化所震撼。
這些項目不僅展示了工業生產過程,還融入了文化體驗和教育功能,形成了多元化的旅游形式。工旅結合,不僅豐富了旅游產品內容,還大大提升了“好客山東”的品牌影響力。
多維融合擘畫“活力山東”
11月6日,工業旅游推進會議在煙臺召開。山東前三季度工業旅游接待游客近2500萬人次,帶動旅游收入達316億元。其中明確提出要堅持守正創新、提質增效,重點做好規劃、保護、產品、線路、服務“五篇文章”,實施工業遺產高質量保護利用工程,推動旅游與工業深度融合發展。要加強統籌協調、政策扶持和宣傳引導,打造一批國際化工業旅游基地,建設全國工業旅游首選地,推動完善現代旅游業體系、加快旅游強省建設。
其實多年來,山東一直在工旅結合的道路上做著+文章,注重工業旅游項目的多元化和差異化,在旅游產品上不斷豐富內容形態,“+新場景”融合,打造露營基地、沉浸式體驗車間;“+科技”融合,運用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等技術,打造沉浸式、互動式工業旅游新體驗,形成了以海爾、海信等為代表的科技賦能型產品;“+教育”融合,形成了以青島啤酒博物館、張裕酒文化博物館等為代表的工業研學產品;“+文創”融合,引導“好品山東”生產企業,打造工業旅游文創IP品牌,形成了泰山體育、百年宏濟堂等為代表的工業文創產品;“+線路”融合,推出“工業印記溯源之旅”等八大八大主題工業旅游精品線路,讓游客體驗“硬核工業”遇見“詩和遠方”的獨特魅力。
“工業旅游的破局,主要在于融合。”東阿阿膠體驗營銷事業部總經理貝廣認為,“工業+文化+旅游+康養”多維融合,讓阿膠世界景區決心升級為東阿阿膠文化旅游區,“所以未來,除了繼續提升阿膠體驗工廠,我們還將挖掘中醫藥文化,升級中國阿膠博物館,規劃打造中華老字號中醫藥博物館。此外,將肉蓯蓉、鹿茸等相關的滋補產業引入,讓中醫藥在這里匯聚,將現有的東阿阿膠城打造成為中醫藥文化城。”
此外,“保護+利用”并重也成為山東發展工業旅游的重要支點。據了解,預計到2025年,山東將基本完善工業遺產保護利用政策,建立體制機制,使各類物質和非物質工業文化遺存得到妥善保護,各類工業遺產因地制宜得以有效利用,在傳承工業文化、豐富城市底蘊、助力經濟發展中發揮積極作用,累計認定30處以上工業遺產,打造10家國內知名工業博物館,創建100家以上省級工業旅游示范基地。
未來,山東還將引導工業企業結合傳統再造、體驗經濟、文藝展演等增強游客的互動和體驗;推動企業重視旅游商品研究與開發,開發具有觀賞性、藝術性、文化性和實用性的便攜式工業旅游商品,以培育山東工業旅游購物產業體系,設計以觀光工廠、工業園區、工業博物館等為主的十大工業旅游產品體系;深入實施品牌戰略,提出十二大工業旅游品牌,將中國重汽博物館、海爾世界家電博物館、青島啤酒博物館等打造成為國內外知名品牌;支持企業深化與旅行社及旅游電商的合作,推出一批在國內叫得響的精品工業旅游專題線路,不斷提升山東工業旅游競爭力,加出經濟社會新動力。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