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黄色在线观看,2018天天拍拍天天爽视频,大鸡巴嗯嗯啊嗯啊嗯啊嗯啊嗯啊日逼视频,日韩va免费线上看

首頁 / 

利用現狀調查 我國摸清礦產資源家底

作者: wsm 發表時間:2018-06-08 16:30
分享到:

利用現狀調查我國摸清礦產資源家底

  全國礦產資源利用現狀調查累計投入經費21.1億元,完成了對石油、天然氣、煤炭、鈾、鐵、錳、鉻、銅等28個礦種全部礦區資源儲量和利用現狀的核查,首次建立了21600個核查礦區的空間數據庫。圖為某露天煤礦一瞥。(資料圖片)
  國土資源部部長、中國礦業聯合會會長徐紹史近日在2012中國礦業界新春團拜會上表示,當前我國地質找礦集結號已吹響,礦業發展強勁勢頭催人奮進,我國礦業發展進入重要發展機遇期。與此同時,在近日召開的“2011年度中國地質科學院科技成果匯報交流暨十大科技進展評選會”上,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主持的《全國礦產資源利用現狀調查》入選中國地質科學院2011年度十大科技進展。
  今年將著力實現找礦突破
  徐紹史說,2011年國土資源工作實現了良好開局,地質找礦工作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綱要》,歷時12年的國土資源調查評價工作廣受贊譽,青藏高原地質理論創新與找礦突破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地質找礦、科技創新、綜合利用等方面工作取得重要進展。
  據統計,2011年我國石油產量達2.1億噸,同比增長3.5%;天然氣產量約1050億立方米,增長11%;煤炭突破35億噸,增長7.7%;鐵礦石產量超過13億噸,增長21.5%;10種主要有色金屬產量約3400萬噸,增長8.5%,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的資源保障。
  徐紹史說,2012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重要一年,我國礦業改革發展機遇與挑戰并存。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我國礦產資源需求短期放緩,但當前我國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三化并舉,資源需求長期趨緊。我國礦業發展內在動力較強,前景非常廣闊。與此同時,我國礦業需要研究解決一些重大課題,要努力實現地質找礦新的跨越,增強國內能源資源保障能力,大幅提升資源利用效率,以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促進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徐紹史強調,我國礦業應當、也完全可以大有作為。2012年,要統籌開源、節流、布局,堅持市場導向的制度平臺,充分引導礦業企業投身地質找礦主戰場,盡快實現找礦突破。要積極推動資源綜合利用,使無礦變有礦,一礦變多礦,小礦變大礦,呆礦變活礦,提升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水平。
  儲量全面核查建立管理系統
  據介紹,《全國礦產資源利用現狀調查》屬國土資源部部署專項,2007年下半年啟動,計劃用3~5年時間,完成對全國石油、天然氣、煤炭、煤層氣、鈾、鐵、錳、鉻、銅、鉛、鋅、鋁土礦、鎳、鎢、錫、銻、鉬、鋰、稀土、金、銀、磷、鉀鹽、硫鐵礦、硼、重晶石、螢石、菱鎂礦28個礦種全部礦區資源儲量和利用現狀的全面核查。
  4年間,全國礦產資源利用現狀調查累計投入經費21.1億元,組織核查隊伍超過910支,參加人員達26800名,按計劃高質量地完成了28個礦種共21600個核查礦區核查成果的編制和評審驗收。
  在摸清我國礦產資源家底過程中,項目組收集整理礦區各類儲量報告10萬份,繪制各類技術圖件50萬份,編制礦區核查報告21600份,首次建立了21600個核查礦區的空間數據庫。其中,空間數據庫包括每個礦區的套合圖、工程分布圖、開采前儲量估算圖、核查后儲量估算圖、利用現狀圖、代表性剖面圖等矢量化電子圖件,并建立了省級單礦種匯總成果數據庫。
  與此同時,項目組首次建立了28個礦種不同尺度的品位———噸位模型,開發了煤炭技術經濟評價軟件,建立了成本———噸位模型。而且,首次提出了“可回收資源量”概念,建立了不同類型礦區的計算公式和“全國礦產資源儲量動態管理系統”。
  通過礦產資源儲量和利用現狀的全面核查,摸清查明了我國資源儲量家底,為礦產資源勘查開發決策和合理配置提供了科學依據,也為新一輪礦產資源可供性論證、地質科研和地質規范的修訂提供了扎實的基礎性資料。
  摸清礦產家底確保資源安全
  據調查,我國煤炭資源豐富,我國煤炭保有資源儲量占有率不足30%。到2020年,我國能源每年需求約50億噸標準煤,其中原煤大約需要45.3億噸,相當于目前全球消耗的煤炭總量。
  我國國內煤炭資源不足,必須從國際市場加以補充。保障煤炭供應是我國加強煤炭工業宏觀調控的重點之一,挖掘煤炭生產潛力、加快大型煤炭基地建設是重要措施。調查認為,煤炭資源保障的重點在不同地區要區別對待,分類管理,在煤炭主產區(包括西部)主要是提高勘查程度、調整開發布局,提高資源配置率,而不是找煤。在東部和南方缺煤省區,則要以找煤為重點。
  我國鐵礦資源儲量占有率僅為46%,還有大量具有開發潛力的鐵礦資源沒有配置。同時,一些大型鋼鐵企業鐵礦石資源多配超配,鐵礦石保障年限高達40~50年,制約著我國鐵礦石產能的釋放和供應能力的提高。因此,加強未占有資源開發利用政策研究,加快開發利用進程,合理配置資源,是有效提高我國鐵礦石供應能力的當務之急。
  我國輕稀土保有資源儲量總量增加超過一倍,重稀土保有資源儲量減半。長期以來,我國以“豬肉”甚至“大白菜”的價格大量廉價出口稀土資源,而且稀土資源浪費嚴重,導致我國稀土資源儲備急劇減少。
  調查建議,需要從開發總量、布局、出口配額等方面重新審視現有開發政策,同時要盡快加大重稀土資源的找礦勘查力度,確保我國重稀土資源安全。
  我國銻礦資源儲量減少近四分之一,優勢資源地位正在喪失。據了解,世界目前已探明的銻礦儲量為400多萬噸,其中,我國占了一半多。由于管理缺乏,亂采濫挖現象嚴重,目前我國的開采量已經明顯收縮。銻資源儲量的大幅度下降和分布格局的改變將影響我國資源開發政策和開發布局,其后果需引起高度關注,在控制開發總量和調整開發布局的同時,需要大力加強找礦勘查。
  全國黃金保有資源儲量減少5.58%,其中砂金保有資源儲量減少42.5%。調查認為,砂金保有資源儲量大幅減少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早期黃金開采多頭管理,原黃金管理部門未及時核銷已消耗資源儲量,造成已消耗資源儲量長期掛賬;二是多年來大量民采砂金沒有及時核銷;三是近年來河道整治及非法采砂使部分砂金資源滅失。金礦核查結果再次表明,完善儲量管理體制,實現資源儲量動態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我國是世界第一大銅消費國,而我國銅儲量只占世界的5.5%,隨著我國工業化進程的不斷推進,我國銅資源供求矛盾不斷加劇。目前,我國銅礦資源儲量的分布格局發生了變化,西藏、云南、甘肅、新疆等西部省區資源地位快速上升。其中,西藏銅礦保有資源儲量增長到34%,總量達2071萬噸,占全國比重上升到25%。我國計劃到“十二五”末實現30%的銅生產自給率,大力開拓海外市場、發展廢銅行業,而提高資源的保障能力是主要的轉型方向。
  我國磷礦資源豐富,能夠滿足國民經濟建設需要。目前,全國磷礦保有資源儲量158億噸,比核查前減少11.2%。據調查,磷礦保有資源儲量減少的主要原因是邊界品位提高、礦山勘查減少和部分原上表礦區重復上表等。調查認為,由于我國磷礦石品位總體較低,質量較差,需加強低品位礦的開發利用技術和政策研究。

相關報道
  我國今年起實行礦產資源補償費統計直報制度
  國土資源部日前印發了《關于做好礦產資源補償費征收統計直報工作的通知》,要求從2012年度起,我國礦產資源補償費實行統計直報制度。建立礦產資源補償費統計直報制度的目的在于,一是完善補償費征管制度體系,加強補償費征收統計和日常監管;二是實現補償費征收統計信息化,提高補償費統計水平和效率;三是規范征管部門的征收行為,促進礦山企業依法納費,提高征收入庫率。
  《礦產資源法》第五條明確規定:“開采礦產資源,必須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繳納資源稅和礦產資源補償費。”同時,國務院《礦產資源補償費征收管理規定》規定,在我國領域和其他管轄海域開采礦產資源,應繳納礦產資源補償費。礦產資源補償費由地質礦產主管部門會同財政部門征收。應當說,礦產資源補償費征收是國土資源管理的一項重要職責,是國家憑借礦產資源的所有權而向礦業權人征收的費用,體現了國家對礦產資源的財產權益。
  我國從1994年起正式開征礦產資源補償費以來,征收水平不斷提高,補償費穩定增長,年征收額從最初的2億元增長到2010年的141.8億元,目前已成為中央統籌用于地質和礦業有關重大項目的重要資金來源。
  礦產資源補償費征收管理制度在維護國家礦產資源所有者權益、服務礦業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在實踐中還需要適應新情況新變化,改進完善制度。但一個突出的情況是,補償費征收統計工作涉及全國省、市、縣三級3000多個征管部門和近10萬個礦山企業,數量巨大,而我國自1994年建立礦產資源補償費征收制度以來,多年來按年度開展了逐級征收入庫情況統計和報送工作,尚未建立起正式的統計制度。
  目前,補償費征收管理按年度人工統計的工作模式,難以保證數據的時效性和準確性,不能滿足工作需要。因此,有必要建立更高效、更規范、更透明的統計制度,加強補償費征收管理。
  國土資源部為實現礦產資源補償費征收統計直報而專門研發了礦產資源補償費直報系統,可實現省、市、縣各級征管部門上報的征收入庫數據由部直接接收和審核。同時,上級征管部門可在任務監控頁面看到下級部門報送的任務,可以審核和退回,快速便捷,實現了部、省、市、縣四級聯動,實時全面了解和追蹤數據填報,進行動態管理。
  自2012年度起,各級礦產資源補償費征管部門須按季度、年度將本級補償費征收及入庫情況通過直報系統填報和統計上報。統計直報包括要求季度報送的3張報表和年度報送的1張報表。主要內容包括各省(區、市)各礦山企業礦產資源補償費季度和年度征收情況、繳費礦山數量以及中央金庫和地方金庫的入庫情況。各級征管部門要對本級征收范圍內的上報數據嚴格把關,報出數據要經本級主管領導審核簽字;上級征管部門要認真履行監督職責,嚴格審核,對上報報表中的屬基建、停產、閉坑等非繳費企業或繳費數額有疑問的礦山企業,應適時安排核查。(本報記者孟凡君)

作者:wsm

分享到: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