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密不可分,要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動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這為推動文旅融合發展提供了重要遵循、指明了前進方向。遼寧要深入學習貫徹黨和國家領導人關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系列重要論述,錨定打造高品質文體旅融合發展示范地目標定位,發揮比較優勢,發揮重大文旅產業項目帶動作用,積極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堅決打好打贏新時代“遼沈戰役”文旅攻堅戰,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遼寧實踐。
積極構建文旅融合發展格局
文化和旅游是拉動內需、繁榮市場、擴大就業的重要內容。推動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是激發新動能、形成新優勢,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旅游工作,引領我國旅游業加速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把文化旅游業培育成為支柱產業。”遼寧擁有歷史文化、紅色文化、工業文化、民族文化等特色文化資源,有豐富的山水、冰雪、濱海、溫泉等自然生態資源,擁有遼寧人民藝術劇院、遼寧歌劇院、遼寧芭蕾舞團、遼寧歌舞團等名揚海內外的藝術院團。推動文旅產業融合發展、做大做強文旅產業是實施遼寧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的重要舉措。要積極構建文旅融合發展格局,強化“文旅+”的拉動力、聚合力和提升力,引領產品升級、業態創新。加快農文旅產業全鏈條升級,把鄉村旅游產業做大、產品做精、特色做足、品牌做強,發展紅色旅游,鼓勵利用農村閑置宅基地和農房發展“互聯網+民宿”,打造鄉村精品旅游民宿。大力發展工業遺產游、工業體驗游、工業研學游等,探索“自貿區+跨境電商”旅游購物體驗店建設,精心打造“旅游+住宿+餐飲+購物”一站式惠民旅游消費產品,積極拓展旅游消費新空間。同時,推出體育旅游精品線路,發展冰雪運動、水上運動等旅游新產品。
借助數智技術推動文旅產業轉型升級
數智技術不斷突破、快速迭代,為文旅融合發展的深入推進提供了技術支撐。推動文旅產業數字化轉型升級,有助于促進遼寧文旅產業提升附加值和競爭力。要加強旅游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深化“互聯網+旅游”,以科技創新、數字變革推動信息科技在文旅領域廣泛應用,改造提升傳統文旅業態,加快推進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特征的智慧旅游發展。
以強化大數據建設提升文旅要素配置效率效能。積極開展資源數據采集、存儲和分析發掘、可視化應用等,以文化基因庫、數據庫、題材庫等形式建設政企互通、事企互聯的大數據體系,實現數據資源共享,為文旅資源進入要素市場打好基礎,為資源轉化提供數據支撐,促進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
以數字化智能化手段提升文旅產品體驗感。將VR、AR、AI、大數據、元宇宙、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手段應用于博物館和景區,用云展覽、云視聽、云體驗的形式,讓歷史說話、文物說話、文化說話。用全息投影、虛擬現實等技術賦予戲曲、音樂、美術等傳統文化藝術門類全新的可能性,重塑其表現形式和應用場景,打造一系列具有體驗性、娛樂性和知識性的多層次文旅體驗項目,給游客打造沉浸式的旅游體驗。
加快培育壯大文旅產業市場主體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和市場體系,推動各類文化市場主體發展壯大,培育新型文化業態和文化消費模式,以高質量文化供給增強人們的文化獲得感、幸福感。”要整合利用全省豐富的文旅資源,緊扣“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目標任務,致力打造“六地”紅色旅游新高地、培育中國北方生態旅居勝地、建設大眾冰雪旅游最佳體驗地、構建現代旅游消費集散地,實施重大項目帶動戰略,使現代文旅產業體系進一步健全,產業綜合競爭力和治理能力進一步提升。
深化國有文旅企業改革創新。加強與央企、民企全方位戰略合作,積極引入戰略投資者,實現股權多元化和經營機制多樣化,放大國有資本功能,提高國有資本配置和運行效率。持續推進國有旅游景區所有權、管理權和經營權相分離,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創新股權激勵機制,推動全省A級旅游景區專業化運營。支持民管文旅企業發展壯大。支持組建文旅產業聯盟,培育文旅龍頭骨干企業,推動文旅產業補鏈延鏈強鏈。鼓勵文旅企業開發休閑體驗、康養度假、旅游購物等新產品新業態。支持中小微旅游企業向“專精特新”發展,突出文旅企業創新驅動主體地位,推動旅游資源開發模式創新,推動遼寧旅游業高質量發展。推動旅游商業模式創新,逐步構建起“快進慢游深體驗”的旅游服務體系,鼓勵各類創業風險投資機構、信用擔保機構加大對文旅科技企業的合作和支持。
強化文旅產業人才隊伍建設
文化和旅游人才是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重要力量。人才因產業而聚,產業因人才而興,人才是推動遼寧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要加強對文旅產業人才的引進、培養和儲備,為推動遼寧文旅產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完善文旅產業人才成長扶持政策。實施精準化人才引進策略,加強創新型、應用型、技能型、管理型文旅人才引進,落實“引、育、留、用”相關政策,增加對文旅人才培養的投入,確保人才培養的長期性和穩定性。創新文旅人才培育方式,建設名家工作室、創新工坊與實驗室等,搭建文旅產業育訓共舉平臺,支持文旅產業企業聯合高等院校建立文旅產教融合實訓研學基地,建強創新創業實踐平臺、校外大學生“雙創”教學實踐基地,依托文旅融合教研中心、學習中心、數字文旅虛擬仿真研創中心、數字文旅協同創新中心、文旅創新創業孵化中心、文旅教學成果展示中心等培育優質文旅人才,實現文旅人才資源的深度開發。綜合考慮并制定相關保障措施,創新人才使用與評價機制,完善人才激勵機制,營造識才愛才敬才用才的濃厚氛圍,激發文旅產業人才干事創業活力,讓更多優秀人才為文旅產業發展貢獻聰明才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