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工業報記者 余娜
11月11日,2024低空裝備產業創新發展大會在廣東省廣州市召開。
以“智領低空裝備未來”為主題,大會由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發展中心主辦,低空產業聯盟、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廣州市海珠區人民政府、廣州數字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共同承辦。會議由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發展中心黨委書記、副主任柳新巖主持。
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副部長辛國斌出席大會并致辭。辛國斌指出,發展低空產業,是推進新型工業化的生動實踐,是推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的重要途徑,是推動傳統通用航空產業深度變革、塑造發展新優勢的重要契機。大灣區開放程度高、經濟活力強、工業基礎好、場景需求多,已成為我國重要的民用無人機產業高地,具備發展低空產業的堅實基礎。要統籌發展和安全,積極穩妥推進低空產業高質量發展。要堅持改革創新,發揮廣東改革開放排頭兵、先行地、實驗區以及港澳地區“背靠祖國、聯通世界”優勢,加強新賽道制度創新,擦亮民用無人機產業名片,打造低空產業發展灣區模式。要加強多場景應用牽引,充分挖掘低空旅游、城市物流、空中交通、跨境運輸、海上作業等場景需求,統籌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和無人機產業基礎和優勢,積極探索空地一體立體交通網建設。要深化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發展,強化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技術與航空技術融合,加快智能網聯無人機和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行業相互借鑒、相關技術融合創新。深化產學研用融合,加強企業梯度培育。要建設完善基礎支撐體系,持續提高質量安全意識,加快建立工業標準體系,推動建設第三方檢驗檢測和試飛驗證體系,有序推進低空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充分發揮低空產業聯盟大灣區分盟橋梁和紐帶作用,搭建交流合作平臺,培育良好的產業發展生態。
廣州市委副書記、市長孫志洋表示,廣州是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重要承載地、全國先進制造業基地,具備發展低空經濟、建設全空間無人體系的良好條件。廣州堅持安全第一和場景驅動,以產業化為目標推進構建全產業鏈,不斷完善標準規范和管服體系,努力形成“廣州版”的低空模式和低空品牌。圍繞“造出來”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就近配套服務,打造低空制造高地;圍繞“用起來”不斷豐富“低空”場景,打造運用場景高地;圍繞“飛起來”強化氣象導航、通感一體化服務和數據支撐等保障,打造產業生態高地;圍繞“強起來”加大政策資金支持力度,打造政策創新高地,助力低空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緊扣低空裝備產業創新發展,大會設置了主題報告、揭牌儀式、成果發布、企業發言等環節。
主題報告環節,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作《系統謀劃,加快推動廣東低空產業高質量發展》報告,系統分析了低空經濟發展的意義、廣東省發展低空經濟的優勢條件,提出了廣東省推動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要舉措及下一步思路。廣東具備先行先試探索經驗、良好的開放創新環境、雄厚的低空產業基礎以及豐富的示范應用場景,廣東加強統籌規劃、完善低空工作機制,培養領軍企業、推動低空裝備產業創新,堅持規劃引領、協同推進空域改革,立足前瞻布局、謀劃低空基礎設施,有序釋放適飛空域資源,讓低空經濟“飛起來”,加快打造世界領先的低空經濟產業高地。
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發展中心作《我國低空產業發展研究與低空產業聯盟探索實踐》報告并指出,從全球看,美、歐正加速布局先進技術領域,力圖在全球占據領導地位。我國高度重視發展低空產業,從頂層到地方、從空域開放到創新應用,加快推動傳統通用航空迅速發展,無人機、eVTOL等新型裝備快速崛起。低空產業聯盟在這一大背景下應運而生,經過廣泛吸納產業各界伙伴,已匯聚國內航空整機制造企業、零部件企業、運營企業、科研機構、通信企業、金融機構、地方行業協會、產業園區等200余家成員單位,成為我國低空經濟領域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聯盟。正在構建“1個主盟+5技術委員會+6地區分盟”的組織架構體系,著力聚焦行業核心戰略議題開展深入研究,推動各地低空產業合理布局、高效發展,并先后成功組織舉辦了多場低空產業行業交流活動,為推動我國低空裝備創新應用搭建了優質平臺,為培育創新、開放、協同的產業生態提供了高效助力。
揭牌儀式環節,由低空產業聯盟進行了粵港澳大灣區分盟的揭牌。記者獲悉,粵港澳大灣區分盟的成立,是完善聯盟組織架構、提升平臺服務能力、擴大行業合作圈的又一重要舉措。
成果發布階段,低空產業聯盟發布《低空智能網聯體系參考架構(2024版)》《新能源新構型低空裝備安全技術體系報告(2024版)》。前者圍繞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航空技術的深度融合,以主流技術領域廣泛認可的低空智能網聯體系參考架構為核心研究內容,旨在全面覆蓋相關技術方向,以期持續推動低空產業、低空經濟的持續發展和技術創新。后者以國內外學術研究、技術應用為基礎,圍繞低空裝備全壽命周期分析論證安全技術體系架構,從低空裝備本體安全、人員安全、環境安全等維度進行科學、客觀地論證總結,旨在為行業提供技術支撐和發展建議。兩份報告由低空產業聯盟組織40余家成員單位參與編制,編制過程中得到了聯盟內200余家行業企業、科研院所、高校的指導與支持,在體系框架、技術發展方向等領域基本達成行業共識。后續,低空產業聯盟還將根據產業和技術的發展動態,持續優化完善相關技術體系架構。
企業發言階段,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第五研究所、中國通號集團、廣州數科集團、億航智能、中航通飛、小鵬匯天、北京云圣智能等7家單位圍繞低空裝備中試平臺建設,發揮央企引領帶動作用,打造新質低空裝備,構建低空飛行服務保障體系等內容分別發言。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