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挖鉆機轟鳴不息,汽車吊起降不停,運輸車輛來回穿梭,各色施工材料整齊碼放,火車汽笛聲不時響起……初冬時節,西部陸海新通道骨干工程平陸運河全線最大涉鐵工程——中交一公局集團欽北鐵路橋改建工程一派繁忙景象。
平陸運河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建設的第一條江海聯通的運河,是融入共建“一帶一路”、西部陸海新通道、交通強國、新時代西部大開發等國家戰略的重大牽引工程,建成后將為廣西及西南地區和中南部分地區,開辟距離最短的更經濟更便捷的出海水運新通道。2022年8月28日,“世紀工程”平陸運河正式開工建設。
中交一公局集團建設者以“世紀工程”宏大建設場景為卷,以堅守奉獻、追求卓越作筆,加壓奮進、挺膺擔當,將奮斗成色浸染每一處建設場景,描繪平陸運河高質量建設新圖景。
在新舊橋之間建一道安全“柵欄”
砂巖、泥巖、夾炭質泥巖……在項目施工現場的渣樣臺上,陳列著數十種不同地層、不同種類的的渣土樣品,它們全部來自跨平陸運河185m鋼構拱橋的地下樁基工程。
樁基是橋梁的地下基礎,用以增加橋梁基礎承載力,提高橋梁的穩定性和安全性,樁基深度根據承重需要、地層種類深入地下幾米到上百米不等。“欽北線鐵路橋改建工程距離正在運營的欽北鐵路線最小距離不到6.6米,樁基施工對地下擾動較大,怎么保證正在運行的鐵路安全至關重要。”中交一公局集團欽北鐵路橋改建工程項目負責人李中鋒介紹道。
欽北鐵路線是北部灣地區主要鐵路運輸通道及廣西和西南地區最主要的出海通道,客、貨運繁忙,每天來往客、貨列車達60余趟次。“若因施工造成正在運營的老鐵路橋沉降、塌陷,后果不堪設想。”項目建設團隊忐忑不已。
改變不了施工環境,就改變應對方法。“對老鐵路橋影響最大的是地下工程的施工,我們決定在新舊橋之間建一道‘柵欄’,新橋在‘柵欄’里施工,增加穩定性,減少對老鐵路橋的擾動。”李中鋒口中的“柵欄”即在主樁周圍打上一圈圍護樁,圍護樁樁長、樁徑較小,施工過程中對老鐵路橋擾動較少,且為了進一步減少擾動,項目沒有采用對基礎擾動較大、工效長的沖擊鉆進行鉆孔作業,而是采用了擾動小且高效的旋挖鉆機鉆進成孔工藝,有效的保證了鐵路運營的安全穩定。
經過緊張施工,80根圍護樁組成牢固四方形“柵欄”,對外減少柵欄內施工對老鐵路橋的擾動,對內為主樁及地下基坑施工增加一層保護。“經監測,施工以來,老鐵路橋及基坑的沉降變形數據均在安全范圍內,我們的‘柵欄’見效了。”李中鋒高興道。
“見縫插針”高質量推進工程建設
鐵路營業線施工,注定要時常要經歷與效率的“較量”。
走進欽北線鐵路橋施工現場,遠遠聽見現場防護員身上的對講機響起“D8251列車已從欽州東站出發,現場暫停施工”,話音剛落,現場機械仿佛被按下了暫停鍵,立即停下了作業步伐,不一會兒,不遠處傳來火車的汽笛聲,火車一陣“轟隆隆”駛過后,機械有條不紊恢復作業起來。
由于鄰近營業線施工,為了防止大型機械傾覆至往來列車上,根據鐵路設備管理單位要求,施工現場所有大型機械在列車到來時,必須停止作業,而繁忙的欽北線鐵路每天往來60余趟次列車,施工現場機械每天要停下200多分鐘,且為了保障營業線安全,鐵路營業線施工嚴格實行計劃管理,必須在計劃時間內完成計劃施工任務,不得超范圍、超時間施工。
如何在有限時間內“見縫插針”提高施工功效,項目生產副經理許路絞盡腦汁。“今日進行樁基施工,完成一根主樁鉆孔工作,但未澆筑完成,由于未提前安排灌樁工人進行準備工作,導致推遲1小時,無法在規定時間內進行澆筑,在明日施工中應提前安排灌注工人進行準備工作……”每天結束施工后,一場當日工作復盤,就會在許路的組織下開展,技術員、協作隊伍復盤當日各項工作銜接是否順暢,互通第二天工作計劃,提前做好次日各項準備工作。每周的生產周例會上,管理人員、協作隊伍一同對上周的工作完成情況進行小結,互通后續工作安排與資源配置。不斷實踐優化下,項目管理人員與協作隊伍的配合越來越默契,工序銜接越來越緊密,工效逐步提升。“從剛開始的兩日澆筑完成1根樁基,到現在每日可以完成1到2根樁基,工序銜接越來越緊密”許路介紹道。
工效提升的探索遠不止于此,9月,項目進入破樁頭工序,項目總工程師發現張立杰發現有經驗的工人和沒經驗的工人效率、質量大相徑庭,“不如讓有經驗的工人示范講解一下工藝要點。”張立杰想。當天下午,一場內部觀摩會在項目舉辦,有經驗的工人一邊講解一遍示范作業要點,工人們聚精會神觀看學習,項目管理人員還將工序與作業要點編成了順口溜,班前講話時,技術員和工人們一起回顧“一測放線、二環切,不傷主筋很關鍵;三剝四切五吊離,樁頭清理要平密”。經過內部觀摩會的學習,以及朗朗上口的工藝要點順口溜不斷傳揚,破樁頭的效率、質量越來越高,“隔壁工地都要來學習哩!”工人老劉開心地分享道。
黨建引領打造“安全幸福”之家
“希望您與我們的職工一樣,享受安全與甜蜜!”項目測量隊長朱達泉的家人收到了一份包裹,是一封安全家書、一箱欽蜜百香果,并附帶了一張朱達泉在工作中的照片。
為了進一步提高全體職工意識,進一步筑牢職工心中的安全防線,將家屬的父母心、夫妻情、兒女愿融入其中。項目黨支部、工會聯合安全環保部開展了“親情助安”活動,通過郵寄安全家書、家屬工作照片、項目所在地特色水果的方式,號召職工家屬與項目共同叮囑職工遵守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勞動紀律,提升安全意識。
朱達泉與家人通過視頻通話的方式共同閱讀了安全家書。“我們不僅進一步了解了達泉的工作性質,也更加明白了他身上的安全責任,今后也會經常囑咐他注意安全,高高興興上班,平平安安回家。”朱達泉的家人說道。
與此同時,黨建安全環保質量生產周例會、關鍵安全環保質量崗位人員談話、黨支部書記講授安全黨課、黨員安全環保質量監督員等舉措也紛紛落地,安全環保質量意識進一步深入人心。
除了系統推進“黨建安全環保質量一體化”,讓職工“感到安全”“我要安全”,更多幸福招數也在解鎖。寒暑期是探親高峰期。在了解摸底職工探親需求后,項目黨支部、工會組織騰出兩間宿舍作為探親房,職工可通過在線預約表進行預約。“通過探親,不僅讓我們家人團聚,也讓我們對他的工作多了一份理解、關心與支持。”前來探親的職工家屬直言道。
不僅如此,文明宿舍、文明辦公室、工地美圖系列檢查與評比,摸底職工家鄉口味,豐富食堂菜色,統一購置工裝,根據施工節奏和天氣調整作息。按照簡約、實用的原則,規劃布置出集黨員活動、閱讀休閑、基礎健康檢查為一體的黨員活動室、職工書屋及健康驛站。
“我們的綜合活動室,麻雀雖小五臟俱全!”項目黨支部書記、工會主席唐思平介紹道。黨建園地及血壓計、體重秤、視力表、應急藥箱等基礎健康設備一應俱全,還根據向職工征集的書單,購置了一批精品書籍。讓不同需求的平陸運河建設者真正感受到被關注、被關愛。(雷曉蕓、唐思平、甄瓊)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