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業報記者 孟凡君
當前,我國經濟正處在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的關鍵期,鋼鐵行業面臨著轉型升級的壓力。11月15-16日,“第二十屆中國鋼鐵產業鏈市場峰會暨蘭格鋼鐵網年會”在北京召開,就2025年宏觀經濟走勢和鋼鐵行業發展趨勢深入交流,匯聚行業智慧,共謀發展力量。經濟學家、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院長李稻葵分析,2025年經濟形勢依然較為復雜和艱巨,但是決策者的目標非常堅定,GDP增速可能在5%。后續市場隨著形勢變化,相關政策也將逐步推出,因此鋼鐵行業一定要抱著調整和不斷變革之心來謀求發展。
放眼未來,國家對于節能減碳的承諾和行動將推動鋼鐵行業進行技術革新和產業升級,為了把握新的發展機遇,鋼鐵企業需要積極應對轉型中的陣痛,通過技術創新、結構調整等方式來提升自身的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經濟學家、民建中央經濟委員會副主任馬光遠表示,我國經濟在2025年將面臨更加復雜、更加不確定的環境,而鋼鐵行業要在新周期中尋找新的增長點,鋼鐵企業需要保持清醒頭腦,加強風險管理,積極應對外部環境的變化和挑戰,應注重加強國際合作,積極拓展海外市場。
鋼鐵行業逐步向高質量發展邁進
2024年,我國鋼鐵行業受“供強需弱”、原料價格過高等因素影響,導致鋼材價格持續下跌,創下近八年來最低水平,產業鏈陷入困境。但有危就有機,隨著國家經濟轉型加快和一系列政策的大力推動,鋼鐵行業逐步向高質量發展邁進。中國鋼鐵工業協會黨委副書記、副會長兼秘書長姜維分析,我國鋼鐵產業國內表觀消費量首次連續三年下降,下降趨勢已經形成,這將是行業首次面對真正意義上的減量發展,挑戰巨大。在減量發展階段,控制企業庫存是關健可行的一招,其中“三定三不要”是行業應對當前下行階段的底線思維。
所謂“三定三不要”是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提倡的企業經營原則,具體為以銷定產,不要把現金變成庫存;以效定產,不要產生經營性“失血”;以現定銷,不要把現金變成應收款。姜維表示,我國鋼鐵國內表觀消費首次連續三年下降,雖然下降趨勢已經形成,但并不意味著鋼鐵需求就會出現大幅下降,因為目前我國還沒有完全完成城鎮化進程,人均鋼鐵需求量與發達國家相比仍然偏低,因此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我國鋼鐵仍將保持較大需求規模。但企業應嚴格控制生產結構,實現供需動態平衡,并堅持通過加大科技創新、提高企業生產效率來應對。
蘭格鋼鐵網資深專家、天津友發鋼管集團高級顧問韓衛東表示,2024年,我國鋼鐵行業表觀消費量出現了下跌,市場結構也發生變化,甚至出現了“南材北上”等情況,目前靠“散轉騰挪”已經無法解決問題,需要轉變經營方式、建立供應鏈、參與期現結合等方式來提升自身競爭力。蘭格集團總裁劉陶然認為,目前,我國鋼鐵行業正面臨品種需求分化、行業競爭加劇、產業數字化轉型以及出口壓力升級等多重挑戰,其中需求下降的問題給鋼鐵行業帶來一定壓力,依靠傳統的薄利多銷的思路已行不通。未來,我國鋼鐵行業需通過新質生產力的培育,推動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以實現高質量發展。
過“苦日子”已經成為行業共識
姜維分析,我國鋼鐵保持世界第一的生產規模仍將持續較長時間,且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中的鋼鐵仍將保持較大需求規模相當長一段時間。未來,我國新能源領域用鋼將保持持續較快增長,是減中有增、減中有質的重要領域。此外,節能領域的投資、廢鋼資源的布局,是值得關注的方向。
“科技創新支撐著我國鋼鐵行業由小到大變強,需要堅持加大科技創新,持續提高企業生產效率?!苯S強調。天津源泰德潤鋼管制造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凱松表示,源泰德潤雖然目前仍是一家傳統的鋼管生產加工企業,但是未來朝著扎實材料生產、豐富客戶選擇、滿足高端需求、提高企業效率等方面發展,為實現企業高質量發展不斷變革,努力創新。
山東磐金鋼管制造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勇認為,2024年對鋼鐵行業來說是不同尋常的一年,鋼鐵行業經歷了前所未有的挑戰,需努力化挑戰為機遇,積極調整發展戰略。2025年磐金鋼管將充分發揮集團整體優勢,圍繞鋼管領域進一步延伸產業鏈,深化產業布局,打造行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標桿。天津友發鋼管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金東虎說,在當前市場環境下,除了穩定“基本盤”之外,還要積極鍛造鋼鐵轉型升級“硬實力”。2024年,友發集團確立了從“量、本、利”向“價、本、利”轉型發展戰略,不再簡單追求量的擴張,以全新理念為終端用戶創造更多價值。
企業既要做好管理也要做好經營
“沒有關閉的鋼鐵行業,只有關閉的鋼鐵企業。”在鋼鐵市場白熱化競爭下,想要搶得先機,占據制高點,需要在滿足客戶需求的前提下提高核心競爭力。經營管理專家、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會長、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首席專家宋志平認為,企業既要做好管理也要做好經營,不能用過度的管理來彌補經營的失誤,要從管理到經營。競爭是市場經濟的靈魂,只有競爭才有活力,但要防止“內卷式”惡性競爭。只有加強產業政策引導,在供給側堵、需求側拉,加大行業的聯合重組力度,提高產業集中度,加強行業自律,不打價格戰,加快企業“走出去”步伐,從“紅海”到“藍?!?,才能避免行業出現惡性競爭。
華南物資集團有限公司總裁李剛分析,在當前市場環境下,企業一定要做好精準定位,不要去賺認知范圍以外的錢;企業需要加強自身的品牌建設、提升服務水平和專業能力,以贏得更多的市場份額;要積極尋求與上下游企業的合作與共贏,共同應對市場的挑戰和機遇;企業運營要進行科學規劃,不斷完善風險防范體系、提高資金流動性、降低負債,用數字化、智能化為企業賦能。正大制管集團經營副總裁錢敏表示,現在需密切關注國內外經濟形勢和政策變化,及時調整生產經營策略,加強技術創新,以應對市場變化,實現可持續穩健發展。
中鐵物貿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陳金亮介紹,中鐵物貿作為數字化平臺企業,通過系統集成、服務集成、有效緩解業務脫節、服務脫節、系統脫節以及信息脫節的固有難題,目前已經進入了一個嶄新階段。在此基礎上,中鐵物貿將不斷迭代升級,致力于打造一個集物資采購、物資供應、現場物資管理服務、招標代理服務、電子商務、物流服務、金融服務等于一體的建筑業供應鏈生態。敬業集團副總經理、銷售總公司總經理陳利杰表示,鋼鐵行業邁入新發展階段,敬業集團將繼續秉承“鞏固提升、多元發展”的發展戰略,以創新為引擎,以智能化為驅動,以更加堅定的步伐,朝著“打造全球綠色低碳、效益領先的鋼材和金屬制品供應服務商”目標邁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