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中國公共安全大會在合肥開幕,作為公共安全領域最具影響力的盛會之一,大會設置了4大展區,集中展示國內外公共安全領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創新產品和解決方案。其中展覽展示面積約3萬平方米,包括國際合作展區、未來技術專題展區、城市生命線專題展區、綜合場景應用專題展區等。
11月16日,記者探訪大會展館,深入了解公共安全領域的最新技術動態和行業發展趨勢。
AIRSAT星座01/02星首批遙感圖像分辨率可達0.5米
走進中國公共安全大會主展館大門,左側映入眼簾的是中科衛星的展位,該公司AIRSAT星座01/02星首批遙感圖像在展會集中亮相。
“目前我們已經有4顆在軌衛星,能夠提供大量的遙感圖像數據等產品,為公共安全防護貢獻力量。”中科衛星副總經理楊志高告訴大皖新聞記者,該公司衛星遙感圖像數據主要用于國內外公共安全防護,針對中國在海外的資產可以通過實時遙感數據實現資產增值保值,不僅為海外資產的安全性提供保障,還會對國家周邊一些重要安全態勢進行監測。在國內,可以使用衛星遙感監測技術對城鎮和鄉村一些重大設施、地質災害等進行監測預防,為國家公共安全貢獻一份力量。
在展館內,中科衛星AIRSAT星座01/02星首批遙感圖像引起觀眾極大關注,首次發布的SAR圖像層次分明,反映了不同成像模式下地貌、海洋環境等影像特征。“AIRSAT-01/02星是我們建設運營的AIRSAT星座組成部分,于2024年9月25日成功發射入軌,它的成像分辨率達到了0.5米,處于國際領先水平。”楊志高在接受大皖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AIRSAT-01/02星主要載荷為Ku頻段合成孔徑雷達,其展開式柱狀拋物面SAR天線兼顧低成本和高性能,為國際首次在軌應用,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
“如果把光學比做照相機,那么SAR相當于X光機,具有一定的穿透性,能看到物體內部的細節,并且可以全天24小時對地球表面進行監測,提供實時遙感數據。”楊志高表示,AIRSAT星座轉入業務化運營后,將服務于農業農村、自然資源、應急防災、智慧水利、數字城市等新興市場,為用戶提供高時效、高性能的時空信息服務。
中科衛星作為合肥市空天信息產業的龍頭企業,一階段核心任務是建設不少于36顆SAR衛星,截至目前已有4顆衛星在軌運行。據悉,該公司計劃于2024年底之前實現7顆衛星在軌運行。未來通過SAR和光學衛星的配合使用,可以在自然資源、城市建設、生態環保、災害應急、國防軍事等領域進行常態化及應急服務保障。
四創電子“低空雪亮”安全體系吸引圍觀
在主展館內,位于合肥市的中國電科下屬上市公司四創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展位內多款先進裝備系統吸引了不少人駐足圍觀,“我們這次以低空安全為主線,展示了公司低空安全體系解決方案、系統、核心裝備與軟件平臺。低空飛行涉及到國家安全、公共安全和飛行安全,沒有規模化運行就沒有低空經濟,沒有安全托底低空經濟就不可能健康發展,四創電子以安全托底促低空經濟健康發展。”四創電子副總經理孫龍在現場接受采訪時說道。
除了主動監視產品、被動監視產品、低空微氣象產品等系列高科技裝備和系統,該公司展出的“低空雪亮”安全體系吸引了很多人關注,“以前我們公司承擔了很多雪亮工程和平安城市的建設,主要通過關注地面的人、車、事件等維護城市安全運行。現在隨著無人機的快速發展,黑飛無人機的監管是城市公共安全最大的挑戰之一,所以我們在原來二維的雪亮工程體系基礎上,由二維延伸到三維,形成現在的‘低空雪亮’安全體系,也是對城市地面、低空的立體的防護體系。”孫龍告訴大皖新聞記者,“低空雪亮”安全體系可以對目標探測難、溯源查證難、處置防護難、落地應用難等行業痛點問題提出可行的解決方案,對低空合作目標和非合作目標進行有效監管。
隨著低空經濟的發展,低空安全逐漸變成為城市安全的防護重點。據介紹,目前該公司正在和中國電科38所協同開展中國電科低空安全試驗驗證場地的建設,在合肥與六安交界的區域擬建設了1000多畝的試驗場,同時涵蓋合肥市區多個節點。目前在試驗場搭建的低空安全驗證試驗系統由遠程、中程、近程多頻段雷達、光電等監視設備,干擾、攔截、打擊等反制設備,半仿真環境設備,低空通信、導航、微氣象、綜合管控平臺和評估檢測中心等構成,覆蓋城市、城際、山、林、湖、田等場景,涵蓋無人機安全測試、機地協同、對抗演進、檢測評估等功能。
“我們今天現場也帶來了最新研發城市環境下的多功能低空監視雷達,它可以在城市環境下能夠對低空黑飛目標的近程和超近程進行監視。”孫龍介紹,這款雷達的特點是“兩低兩高”,一是低成本,適宜于城市規模化建設;二是低發射功率,在對低空監視的同時保障人體的絕對安全;三是高數據率,可以達到秒級的數據率,可以實現對無人機運行軌跡的監測;四是高分辨率,能區分低空集群目標,以及無人機與飛鳥等。“通過對城市低空黑飛無人機的監測跟蹤,以及支撐后續的處置,維護城市的安全運行。”孫龍說道。
1:1等比例全尺寸綜合埋地管線安全試驗平臺規模居世界前列
清華大學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作為此次大會的承辦方之一,在主展館內展現了國家城市安全重大事故防控技術支撐基地建設項目的多個先進實驗平臺。“城市安全項目建設的結構坍塌、車輛事故管線韌性與個體安全等大型模擬實驗平臺,采用當前國內外最先進的振動、液壓、電子與控制系統,整體技術性能長期保持國際領先,部分功能屬于全球首創。”清華大學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項目建成后將為建筑交通、管線與人員安全提供大型實驗設施,改變我國城市安全科研支撐條件落后西方發達國家的現狀。
展館現場還詳細展示了由該院牽頭建設的巨災科學中心,“比如中心內的這個災害環境風洞,是我們國家公共安全領域首套大型災害環境模擬實驗裝置,它內部集成多種災害環境模擬系統,具備臺風、暴雨、暴雪、冰凍以及嚴寒、酷暑等多種極端災害環境及其符合環境的模擬能力。”據悉,該實驗裝置在測試空間、災害數量、災害強度方面位于國際前列。
記者注意到,展館現場還展示了我國首個1:1等比例全尺寸綜合埋地管線安全試驗平臺,該平臺支撐著城市地下官網災害預測預警關鍵技術攻堅與自主知識產權關鍵裝備研發,“整個實驗平臺的規模尺寸位于世界前列。”
在展館內一套用于災害事故調查記錄的系統吸引了記者注意。“我們與清華合肥院共同成立的災害故事調查技術中心,這次展示的技術成果是利用手持快速掃描機器、三維激光掃描及其、無人機等設備,大范圍高效采集災害后的第一現場,實現對災害發生事故的分析研判,并可用于災害中的指揮調度。”杭州臻視界數字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蔡起劍告訴大皖新聞記者,通過多個設備采集到的不同數據形態,再放置同一個業務軟件進行搭建融合,最終最大程度上再現災害現場,有助于分析事故原因。
目前該公司與公安部門以及司法系統建立起了深度的合作關系。通過一系列先進的技術手段與創新的合作模式,成功地把實景三維技術融入到案件處理流程之中。為構建更加公正、嚴謹、科學的司法體系奠定堅實的技術基石。
據了解,此次大會持續至18日,大會部分論壇及博覽會免費開放,觀眾可線上掃碼報名,免費預約參觀。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