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河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九場,介紹新鄉市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有關情況,并回答媒體提問。
黃河流經新鄉,流域面積達4100平方公里。這里擁有全黃河流域最寬河道斷面、最大臨背懸差、最大河道橫比降、最多滯洪區、最大灘區面積和最多的灘區人口。
“新鄉市在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落地落實中使命光榮、責任重大?!毙锣l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孫棟在發布會上表示,新鄉注重頂層設計,建立了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議事會議機制、協調推進機制,統籌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各項工作落實。印發實施《新鄉市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新鄉市“十四五”水安全保障和水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等,加快構建“1+N”規劃體系。同時,開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專項巡察,與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專項審計相聯動,堅持問題導向、真查實改、問責問效。
強化污染攻堅,保護生態安全。2023年新鄉全市空氣質量同比改善率達4.4%,居全國168個重點城市第7位,11個國省地表水考核斷面水質全部達到或優于考核目標。2019年以來,累計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積208.81平方公里,年均減少土壤流失量4.05萬噸。建成沿黃大堤生態廊道、沿黃河生態觀光廊道、幸福渠穿灘公路廊道、天然文巖渠生態廊道等4條廊道,輝縣市、長垣市、封丘縣、衛輝市成功創建省級森林城市。
筑牢安全底線,確保黃河安瀾。新鄉全面鞏固控導工程連接線、幸福渠及幸福路拓寬改造工程、黃河大堤加固提升工程“三條防線”,推動黃河主河槽過流能力提升至5000立方米每秒。黃河下游標準化堤防新鄉段全面建設完成,游蕩性河勢基本得到控制。灘區群眾遠離黃河水患威脅,過上幸福新生活。
規范水資源開發,提升利用效率。新鄉加快水利基礎設施建設,開展大中型引黃灌區節水改造,年新增節水能力約1300萬立方米。2023年城市建成區再生水利用總量達6349萬立方米,利用率達42.6%。2023年全市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較2020年下降40.3%。長垣市、原陽縣、封丘縣等9個縣(市、區)通過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驗收,縣域節水型社會建成率達75%。
推進轉型升級,增強發展動力。新鄉強化創新驅動,大力支持高能級創新平臺建設,全市擁有各類研發平臺2072家,其中國家級研發平臺45家,抗病毒性傳染病創新藥物全國重點實驗室成功獲批建設。超常規推進中原農谷建設,入駐省級以上科研平臺58家、種業企業82家,入駐有院士和戰略科學家領銜的創新團隊53支,種業領域人才達390余名,初步形成了環國家生物育種產業創新中心的種業創新生態。加快發展生物與新醫藥、電池及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術、節能環保等四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提前布局基因工程、氫能與儲能兩大未來產業。綠色低碳轉型加快,入選國家首批碳達峰試點城市建設名單,全市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占總裝機的56.4%,居全省前列。
新鄉還注重保護弘揚黃河歷史文化,開展新鄉古黃河大堤、舊石器等考古調查,原陽黃河金堤遺址申報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老村里的新故事》《守望的鄉村》等以弘揚黃河文化為主題的藝術作品,獲得國家級、省級獎項70余項。
孫棟表示,下一步,新鄉市將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切囑托,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指示要求,全力推動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各項部署要求在新鄉落地生根,努力在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走在前列、作出示范。(記者趙振杰、代娟)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