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全球能源轉型的大背景下,氫能作為一種清潔、高效的能源形式,被視為未來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雙良集團,多年來致力于節能降碳和新能源技術的研發與應用。在國家“雙碳”目標的指引下,雙良提前布局氫能源領域,通過持續的技術研發和創新,在制氫領域取得了多項革命性的成果,為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樹立了標桿。
11月8日,“中國氫能企業品牌行”走訪團走進雙良,實地感受雙良智能制造裝備的先進性,深入了解氫能產業的創新與發展,開啟了一場關于氫能產業沉浸式體驗之旅,這也是此次“中國氫能企業品牌行”的最后一站。采訪團參觀了雙良集團展示廳、雙良綠電智能制氫系統測試中心和新材料產業園碼頭,沉浸式體驗了雙良在科技創新、智能制造、綠色可持續發展以及氫能領域所取得的成果,并發出由衷感慨。
參觀交流過程中,采訪團親眼見證了雙良氫能產業的創新成果——世界最大標方高性能堿性電解槽。這款由雙良自主研發的制氫設備不僅達到了5000Nm3/h的產氫量,還在自主研發的基礎上取得了多項關鍵性能指標的重大突破。在90攝氏度工況運行時,雙良電解槽最高電流密度可達10600A/㎡,能耗僅為4.7kW·h/Nm3H?;在3000A/㎡電流密度下,能耗更是低至3.875kW·h/Nm3H?。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不僅彰顯了雙良在技術創新上的強大實力,還極大地推動了整個行業的技術革新與發展。
除此以外,雙良還展示了高性能堿性電解槽的其他核心技術優勢。例如,由雙良自主研發生產的高性能、高質量催化劑電極;國內首創的電解槽組裝工藝;首次引入氦檢工藝對電解槽進行氣密性檢測;首創使用高含量硫酸鋇作為填充料的墊片,以及首創應用全支撐結構等。這些創新技術不僅提高了產品的安全性和能效表現,還有效確保了電解槽長期運行不變形、不漏堿。
參觀過程中,采訪團詳細了解了雙良集團的發展歷程和產業結構,親眼見證了雙良在氫能領域取得的輝煌成果。作為一家從1982年創立至今的企業,雙良始終堅持以綠色環保為己任,專注于節能高端裝備研發制造。多年來,雙良憑借其在裝備制造技術領域的深厚積淀,不斷推動產業向“新”發展,逐步形成了涵蓋多個領域的清潔能源產業結構,包括光伏、氫能、儲能、地熱等。
展示廳內,“大國重器”四個大字映入眼簾,2013年,作為高端裝備制造領域的優秀企業,雙良入選央視紀錄片《大國重器》。從最初的溴化鋰吸收式制冷機組起家,到如今成長為涵蓋節能環保、清潔能源、生物科技以及新材料產業的綜合性企業集團,雙良不斷提升技術創新的核心競爭力,突破技術壁壘,打造出一系列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國重器”,兩次榮獲中國工業大獎。一直以來,雙良產品不僅在國內市場占據領先地位,更遠銷海外,為中國制造贏得了世界的尊重與認可。
雙良節能系統股份有限公司戰略發展部總經理王法根接受了媒體采訪。在采訪過程中,王法根總經理介紹了雙良在氫能領域的未來發展規劃和目標,包括成立創新聯合體、共建實驗室、構建創新合作生態等,通過技術、產品、產業鏈合作新模式,實現技術創新、產品快速迭代和供應鏈形成規模效益的同步提升。同時,雙良還將繼續深耕堿性水電解制氫技術研發工作,引領世界同類產品的技術革新,為我國氫能事業的蓬勃發展作出貢獻。
在拓展國際市場方面,雙良也取得了顯著成果。自2002年開始推進海外布局以來,雙良的產品足跡已經遍布歐美、東南亞、中東等100余個國家和地區。世界500強企業中,有300多家是雙良的合作伙伴。近年來,雙良更是加速了中國氫能“走出去”的步伐,連續與阿聯酋MMEC公司、意大利ENERGYDOME公司、瑞典P2H公司等跨國公司在清潔能源領域達成戰略合作,并參與到澳大利亞的全球大型綠氫項目中。
雙良綠電智能制氫系統測試中心,一臺臺精密的制造設備,每一道工序都凝聚著科技的力量與工匠的精神。從智能控制系統到高效節能設備,從清潔能源解決方案到高端化工材料的研發,每一步都踏在了國家發展戰略的節拍上,成為推動綠色、低碳、循環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特別是在“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提出后,更是積極響應,加速布局新能源領域,以光伏、氫能等清潔能源技術為突破口,為實現國家能源結構的優化轉型貢獻力量。
作為技術創新、大國重器的代表企業,雙良集團也成為由中國工業報社、中國工業新聞網聯合發起的“2024中國工業高質量發展”活動的重要關注企業。推進新型工業化、推動中國高質量發展,中國工業報社通過探索與發現不斷為社會創造價值。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