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是黨的十六大提出的一項重大任務。十年來,江西省國有企業突破長期以來束縛發展的體制性障礙,圓滿完成了507家國有工業企業改革,國有資產管理體制逐步建立完善,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進一步優化,企業規模繼續壯大,經濟效益穩步提升,競爭實力明顯增強。
數據顯示,與2004年相比,2012年江西省國資委出資監管企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2886.5億元,凈增2283.9億元,年均增長21.6%;累計實現利潤總額64.4億元,凈增50億元,年均增長20.6%;累計完成增加值320.3億元,凈增220.8億元,年均增長15.7%;累計上交稅費103.9億元,凈增68.8億元,年均增長14.5%。
龍頭帶動作用突出
江西省國資委主任陳德勤說,十年來,江西省國資委出資監管企業在江西省工業支柱產業、千億產業中始終發揮龍頭帶動作用。
其中,江銅集團2012年實現增加值119.1億元、營業收入1690.7億元、利稅總額101.3億元、利潤總額63.9億元,帶動全省有色金屬產業實現增加值841.9億元、營業收入5085.2億元、利稅總額390.9億元、利潤總額235.9億元;新鋼集團實現增加值30.76億元、營業收入400.5億元、帶動全省鋼鐵行業實現增加值154.93億元、營業收入1574.03億元。
產業結構更趨合理
面對傳統優勢減弱和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江西省屬國企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把優化產業結構作為主攻方向,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健康發展。“十二五”期間,江西省屬國有經濟緊緊圍繞“一個龍頭、兩翼發展”的總體戰略,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2012年,傳統資源優勢產業總資產突破2000億元,以金屬新材料為核心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端服務業發展加快,累計增加值達到87.67億元,較上年增長40%,占省出資監管企業增加值總量的27%,較上年增加18個百分點。
發展后勁日益增強
江西省國資委積極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產業經濟“十百千億”工程和工業三年強攻,先后開工建成了新鋼300萬噸薄板工程、江銅30萬噸銅冶煉、江鎢集團新型合金材料、煤炭集團石上井煤礦建設等重大項目,使得國有經濟不斷發展壯大。同時,堅持推動企業跨行業、跨地區、跨所有制兼并聯合和戰略性改組,優化重大項目投資結構,促進產業鏈向兩端延伸。“十一五”以來,江西累計完成投資638.69億元,形成銅、鋼鐵、鎢等為核心的集采、選、冶、加為一體的省內重要完整產業鏈。
核心競爭力凸顯
江西省國資委非常重視企業的科技創新,要求企業制定科技創新規劃,明確科技創新發展目標、方向、途徑和措施,并將科技創新列入考核目標且分值不低,與企業領導人薪酬密切掛鉤,取得了良好成效。十年來,江西省國資委出資監管企業的科技投入逐年提高,江銅、江鎢等重點骨干企業科技活動經費支出占銷售收入比重率先突破3%,分別達到3.09%、3.48%。3家企業躋身國家創新型企業行列,2家企業先后成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創造江西國際模式
十年來,江西省國資委面向中央企業、世界500強企業、國內200強企業及行業龍頭企業招商,堅持圍繞銅、鎢、鋼鐵等傳統優勢產業和金屬新材料、新型化工材料、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招商,通過嫁接改造,促進了國有企業裂變擴張、快速發展。
與此同時,由江西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公司等企業聯合組建江西國際礦業有限公司,走出國門,參與國際競爭,使得探礦工作取得重大進展,其按照產業鏈配置方式的組建模式,被相關部委譽為“江西國際模式”。
作者:wy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