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業報記者 曹雅麗
發展先進制造業集群,是推動產業邁向中高端、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的重要抓手。為推動全球先進制造業的深度融合與發展,11月26日至30日舉辦的第二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以下簡稱“鏈博會”)聚焦發展新質生產力,新增先進制造鏈展區,近70家中外知名的企業展示從前端研發設計、新材料運用、關鍵零部件加工、智能制造到高端裝備的全產業鏈過程。層出不窮的新產品、新技術、新服務,彰顯出先進制造業在推動產業升級中的關鍵作用,也彰顯出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韌性和活力。
本次主題活動,旨在探討新技術、新材料、新模式在先進制造中的轉化應用,推動先進制造產業鏈供應鏈務實合作。
科技創新支撐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
當前,全球經濟增長乏力,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正面臨重構,產業鏈供應鏈外部環境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上升。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都體現著研發設計、加工制造、市場營銷等生產過程構成的鏈條或網狀結構。
中國貿促會、中國國際商會會長任鴻斌表示,科技創新是先進制造業的核心驅動力。希望廣大企業充分發揮在技術創新中的主體作用,加大投入力度,加強與高校、科研機構交流合作,探討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搶先機、贏未來。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會長徐念沙表示,產業鏈供應鏈的安全穩定,為我國經濟運行提供了堅實的保障。多年來,中國經濟增速在主要經濟體中位居前列,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保持在30%左右,成為了1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貿易伙伴,已經深度融入了全球產業供應鏈。
當前,中國經濟起穩向好勢頭不斷鞏固,前三季度GDP為94.97萬億。工業生產平穩增長,制造業增加值增長6.0%,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長7.5%。
徐念沙表示,今年中國機械工業增加值、資產投資、對外貿易發展依然平穩。14個大行業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2萬億元,依然保持增長0.4%;但是利潤總額壓力較大;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5.3%,近兩年平均增速12.7%,高于全社會和制造業水平;完成了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8600億美元,同比增長6%。所以上述數據表明了,有成果也有挑戰。
“科技創新是產業發展的動力之源,對產業鏈供應鏈具有重要的引領和支撐作用。世界經濟數字化、綠色化、智能化進程不斷加快,為經濟全球化再度加速蓄積了強勁的動能。”徐念沙表示。
加快行業數智化綠色化轉型
制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之基,中國政府歷來高度重視制造業,特別是先進制造業的發展。
工業與信息化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副局長何海林表示,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能源、材料、生物、信息、制造等多個領域,顛覆性、突破性技術持續的進步和應用,人工智能日益成為影響未來產業發展的重要變量。全球制造業加速向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升級,先進制造業發展迎來前所未有的機遇。但業面臨諸多風險挑戰,需要各方攜手合作,共同把握機遇,應對挑戰。
何海林表示,工業和信息化部將聚焦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和推進新型工業化這一關鍵任務,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做大做強先進制造業,筑牢中國式現代化的物質技術基礎。一是提升產業科技創新能力。二是優化升級產業體系。三是促進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四是推動綠色低碳發展。五是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加快數字賦能發展。當前,先進制造業正朝著區域化、本土化、多元化和數字化方向加速演進。希望廣大企業緊跟技術發展步伐,開拓發展思路,加快數字化轉型,促進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5G等數字技術與制造業的深度融合,全面推進制造業的智能化升級。”任鴻斌表示。
此外,還要推動綠色轉型升級。任鴻斌表示,制造業綠色低碳轉型已成為時代潮流。希望廣大企業在降碳、減污、增綠等方面積極實踐,加快綠色低碳技術研發推廣,主動推進綠色制造國際合作。希望行業龍頭、領軍企業要強化企業社會責任,實施綠色供應鏈管理,帶動全產業鏈綠色發展。
共同打造綠色低碳先進制造鏈
當下,全球經濟與科技的飛速發展,已經到達一個新的高度。與此同時,人們對綠色低碳發展的關注也日益增進。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制造業需要加快綠色低碳轉型。這不僅是對環境的貢獻,對未來世代的負責,也是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更是企業自身發展的內在需求。
會上,參展的企業展開聯動,共同發起《共創綠色低碳工業新時代——先進制造鏈參展企業聯合倡議》(以下簡稱“倡議”),要共同努力打造綠色低碳的先進制造鏈。此次倡議由多家中外企業牽頭發起,60余家先進制造鏈參展企業共同參與。倡議旨在借助鏈博會平臺,助力技術創新、產業轉型升級與跨界合作,共同推動制造業向更加綠色、低碳、可持續的方向轉型。
康寧顯示科技中國總裁兼總經理曾崇凱代表參展企業對倡議內容進行介紹。他表示,倡議內容可以用“1+3+8”來概括。“1”是指一個核心目標,即推動制造業向更可持續、低碳環保的方向轉型。“3”是指三方合作,即由政府搭平臺、機構提建議、企業共倡議。“8”是指八個著力方向,包括樹立綠色低碳發展理念,加大綠色低碳技術的研發投入,積極推進產業結構轉型升級,推動能源消費結構優化,構建綠色制造供應體系,促進資源利用循環轉型,利用數字技術賦能生產方式轉型,加強國際間綠色交流與合作。
“康寧對可持續發展的關注體現在產品研發、生產優化、能源使用、產業鏈上下游合作等運營的方方面面,我們深知企業肩負的責任與使命。我們和鏈博會先進制造鏈的各位伙伴發起聯合倡議,旨在共同推動制造業向更加綠色、低碳、可持續的方向轉型,為地球家園的綠色未來貢獻力量。”曾崇凱表示。
中國中車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孫永才表示,中國中車集團作為全球規模領先、品種齊全、技術一流的高端裝備制造商和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始終突出創新引領、改革賦能、價值創造三大主題,強化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以產業鏈布局創新鏈,以創新鏈催生產業鏈,努力培育新動能、布局新產業、制勝新賽道。
“中國中車愿同社會各界一道,因地制宜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構建更具韌性、更有效率、更富活力的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體系,不斷釋放發展新動能、構筑發展新優勢,為促進中國乃至世界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孫永才說。
面對全球氣候變化的挑戰,每一份努力都至關重要。工業母機是現代化產業機器的核心樞紐和制高點。
中國機械科學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德成表示,目前,工業母機產業供應鏈全球化,技術研發全球化,市場競爭全球化特征非常顯著。各國和各地區依據自身資源稟賦、技術水平和市場需求,參與到全球制造業的分工與協作中,也使得各國和地方能夠專注于自身擅長的領域,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從全球供應鏈來看,我國在中低端產品還形成了較為完整的供應能力,并積極向高端市場努力,目前我國已經成為世界機裝的第一生產國、消費國和第一進口國,對工業母機乃至于制造業全球供應鏈發揮關鍵性作用。
王德成表示,我國作為工業母機的生產大國建立了全球化的供應鏈體系,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通過自主研發形成多樣化、多層次產品供給能力,為全球不同產業,不同場景個性化需求提供新的選擇。通過開發聯合創新,參與全球工業母機領域國際合作與交流,不斷提升自身實力,同時,也為全球工業母機產業的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但也要看到我國工業母機存在技術創新體系尚不健全完善,供應鏈存在斷點,創新鏈與產業鏈缺乏深度融合等不足。在全球供應鏈持續動蕩,且日趨本土化的背景下,只有加快工業母機創新步伐,更加面向全球開放合作,為全球供應鏈整體韌性和安全性提供堅實支撐。”王德成強調,一是加速新技術新裝備的創新應用將推動產業供應鏈的重塑。二是加速人工智能賦能工業母機推動產業供應鏈升級。三是加速標準化賦能工業母機加速與產業鏈的有機融合。
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穩定是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此次鏈博會的舉辦,將助力技術創新、產業轉型升級與跨界合作,共同推動制造業向更加綠色、低碳、可持續的方向轉型。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