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業報記者 曹雅麗
國際能源署日前發布2024年度《世界能源展望》顯示,每年有近2萬億美元投資流入清潔能源領域,幾乎是石油、天然氣和煤炭領域投資總額的兩倍。目前,全球約有140個國家制定了能源安全以及應對氣候變化相關政策,促進了各行各業加快使用清潔能源。
中國秉持生態文明理念,大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積極深化國際綠色合作。2024年度《世界能源展望》顯示,截至2023年底,中國風電、光伏發電裝機規模較10年前增長了10倍,清潔能源發電裝機占總裝機的58.2%,新增清潔能源發電量占全社會用電增量一半以上。2023年中國能源轉型投資達6760億美元,是全球能源轉型投資最多的國家。中國2023年出口的風電光伏產品助力其他國家減排二氧化碳約8.1億噸。
12月3日,第11屆國際清潔能源論壇大會在橫琴深合區開幕。大會上,國際清潔能源論壇(IFCE)聯合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中財大綠金院)、全球碳中和研究院(澳門)及中國上市公司知識產權保護聯盟共同研究的中國上市能源企業可持續發展先鋒榜單及碳中和領跑者榜單首次發布。
IFCE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周杰表示,發布這兩個榜單的目的是為了系統性地反映能源企業在實現碳中和目標和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努力,并為企業的綠色轉型提供科學參考。這一舉措旨在引導資本和技術資源向綠色低碳領域傾斜,助力中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中財大綠金院副院長施懿宸教授介紹,榜單的樣本包括A股所有上市公司,并覆蓋了包括石油、煤炭、天然氣、光伏、生物能、風能、氫能等多個能源產業領域。最終,從645家上市企業中篩選出符合標準的公司進行評價,數據來自公司年度報告、ESG報告、社會責任報告等公開信息。
中國上市能源企業可持續發展先鋒榜單Top50顯示,國電南瑞、中國廣核、邁為股份、南網儲能等22家企業的ESG(環境、社會、治理)評級為AAA;英特科技、立新能源、江蘇能源等14家企業的ESG評級為AA;節能風電、海泰新能、飛沃科技等14家企業的ESG評級為A。
中國上市能源企業碳中和領跑者榜單Top50顯示,華能水電、廈鎢新能、橫店東磁、邁為股份、億緯鋰能等5家企業獲得五星評級;海力風電、三一重能、寧德時代、金鳳科技等21家企業獲得四星評級;中能電氣、明星電力、勝利股份、南網儲能等24家企業獲得三星評級。
值得注意的是,榜單的ESG評價標準是為能源行業量身定制的,能更具針對性地衡量上市公司的ESG表現。施懿宸指出,雖然國內已有多項ESG披露標準,但尚未有專門針對能源行業的標準。中財大綠金院的ESG指標體系具有中國特色,并結合負面行為與風險,能夠全面評價上市公司的ESG行為。
通過這兩個榜單,專家們發現,清潔能源和能源裝備制造類企業在可持續發展和低碳轉型方面表現較為突出,許多上榜企業在推動綠色低碳轉型方面展現出強勁的領導力。然而,傳統能源企業在綠色低碳轉型上的進展仍然有限,許多傳統能源企業未能被納入榜單,顯示出它們在綠色技術創新和ESG發展方面仍面臨挑戰。
施懿宸總結道,盡管傳統能源企業在可持續發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綠色低碳轉型仍需深化。面對碳中和目標的實現,能源企業任重道遠,仍需加大投入、創新技術和完善制度。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