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河南省正陽縣傅寨鄉組織平安辦、司法所工作人員走進該鄉中心學校,開展法治進校園宣傳活動,進一步提升未成年人的法治觀念和防騙意識。
活動現場,傅寨鄉平安辦工作人員為中學生作了“遠離詐騙,守護平安”主題報告。報告指出,在這個信息高速發展的時代,詐騙手段層出不窮,讓人防不勝防。中學生由于社會經驗不足,往往成為詐騙分子的目標。例如,突然收到一條短信,聲稱你中了巨額大獎,只需繳納少量手續費即可領取。有些同學可能會一時心動,殊不知這正是詐騙分子設下的陷阱。還有網絡上的虛假兼職信息,承諾輕松賺錢,結果卻是騙取押金或者個人信息的伎倆。更有甚者,假冒老師或學校工作人員,以各種理由要求轉賬匯款。那么,中學生該如何防范網絡詐騙呢?首先,要提高警惕,不貪小便宜。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那些看似誘人的好處背后往往隱藏著巨大的風險。其次,要保護好個人信息。不要隨意在網上透露自己的姓名、身份證號、銀行卡號等敏感信息。再者,要學會識別詐騙手段。了解常見的詐騙方式,如電話詐騙、網絡詐騙、短信詐騙等,當遇到類似情況時,能夠及時識破騙局。最后,我們要積極宣傳防詐騙知識。不僅自己要提高防范意識,還要提醒身邊的同學和朋友,讓大家共同筑起防詐騙堅固壁壘。
司法所工作人員通過典型案例分析,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未成年人權益保護、防止校園欺凌等相關法律法規進行了細致講解。著重介紹了?校園欺凌的常見情形(索要錢物,不給就拳腳相加;以大欺小,以眾欺寡;為一點兒小事大打出手;同學之間因“義氣”之爭拉幫結派;毫無法治觀念,以暴制暴等),形象生動地闡釋了青少年如何通過提高法律意識來避免校園欺凌。
活動結束后,學生們紛紛表示,通過聆聽法治講座,自己的法律和安全意識得到明顯提升。在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要提高警惕,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共同守護校園平安,讓詐騙分子在校園里無機可乘,讓同學們在安全的環境中茁壯成長。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