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創新驅動發展的時代背景下,知識產權金融正逐步成為賦能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12月3日下午,高端裝備產業知識產權運營中心開展知識產權金融賦能企業高質量發展專題分享,相關政府、企業、行業協會、金融機構代表40余人參會。
本次活動由泉州市裝備制造業協會、泉州勁翔專利事務所聯合主辦,平安銀行泉州分行、平安產險泉州中心支公司參與協辦,特邀福建海峽西岸知識產權研究院院長李勁松主講,詳細闡述了知識產權金融的多種形式及企業如何利用知識產權金融撬動創新杠桿。
知識產權金融化是通過將知識產權轉化為可交易的金融資產,從而為企業開辟新的融資渠道。其中,專利權質押融資作為一種重要的融資方式,不僅能夠幫助企業實現現金流的充足,還是申報政府專利獎、成為知識產權優勢企業的有力支撐。在專利權糾紛中,專利權的評估價值還能作為賠償額的參考依據,進一步提升企業的法律保障。
李勁松指出,利用知識產權質押還能有效降低融資成本,多地政府已出臺相關政策給予貼息支持。例如,泉州市和福建省的政策規定,貼息比例可達同期銀行貸款基準利率的30%-50%,且貼息時間最長不超過2年,每家企業享受貼息資金總額最高可達30-50萬元。
此外,知識產權引資、專利權入股或增資也是企業利用知識產權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有效途徑。李勁松通過實例分析,展示了知識產權如何為企業帶來顯著的財務益處。例如,企業可以利用知識產權成果進行攤銷,從而節省企業所得稅。同時,以知識產權作為實繳注冊資本,不僅能有效規避股東風險,還能提升企業的注冊資金實力,為企業在項目投標時贏得更多中標機會。此外,使用知識產權注冊資本還能塑造企業良好的形象和科技感,增強合作伙伴的信任度,從而助力企業拓展更多合作機會。
在分享中,李勁松還提到了專利權技術轉移、知識產權保險以及知識產權資產證券化等創新模式。這些模式不僅為企業提供了更多融資和風險管理手段,還促進了知識產權的商業化運用和價值實現。
值得一提的是,知識產權在吸引和留住高層次人才方面也發揮著重要作用。根據泉州市高層次人才認定相關政策,擁有國際發明專利、核心技術國內發明專利或掌握核心競爭力、形成有獨創性、領先性商業模式的科技創新企業的董事長、總經理等高層管理人員,若其所在企業符合一定的營收、納稅和研發投入等條件,且所承擔科研項目曾獲得重要獎項,則可直接入選為泉州市高層次人才。這一政策進一步凸顯了知識產權在推動企業發展和人才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隨著知識產權金融的不斷深入發展,其在賦能企業高質量發展方面的作用將越來越顯著。未來,將有更多企業借助知識產權金融的力量,實現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