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12月9日發布數據顯示,11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0.2%,環比下降0.6%;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下降2.5%,環比上漲0.1%。
仲量聯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龐溟表示,排除超季節性因素等影響后,11月份CPI和PPI數據均顯示出經濟基本面進一步恢復、政策支持質效進一步提升、經濟內生動能進一步增強。
CPI環比有所下降
同比小幅上漲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首席統計師董莉娟表示,11月份,受氣溫偏高及出行需求回落等因素影響,全國CPI環比有所下降,同比小幅上漲。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繼續回升,同比上漲0.3%,漲幅比上月擴大0.1個百分點。
圖片來源:國家統計局
從環比看,11月份,CPI下降0.6%,降幅比上月擴大0.3個百分點。董莉娟分析,主要是受食品價格超季節性下降影響。數據顯示,11月份,食品價格環比下降2.7%,降幅超近十年同期平均水平2.5個百分點。
“11月份,全國平均氣溫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高,冷空氣過程偏少,利于農產品生產儲運,食品中鮮活食品價格大多超季節性下降。”董莉娟表示,其中鮮菜、豬肉、鮮果和水產品價格分別環比下降13.2%、3.4%、3%和1.3%,合計影響CPI環比下降約0.46個百分點,占CPI總降幅約八成。
此外,11月份,非食品價格由上月環比持平轉為環比下降0.1%。數據顯示,非食品中,旅游出行進入消費淡季,飛機票、賓館住宿和旅游價格分別季節性環比下降8.6%、7.3%和5.6%。
從同比看,11月份,CPI上漲0.2%,漲幅比上月回落0.1個百分點,董莉娟認為,主要受食品價格漲幅回落帶動。數據顯示,11月份,食品價格同比上漲1%,漲幅比上月回落1.9個百分點。非食品價格由上月同比下降0.3%轉為同比持平。非食品中,能源價格同比下降3.8%,降幅比上月收窄1.3個百分點。
PPI環比由降轉漲
同比降幅收窄
董莉娟分析,11月份,一系列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協同發力,國內工業品需求有所恢復,PPI環比由降轉漲,同比降幅收窄。
圖片來源:國家統計局
從環比看,11月份,PPI環比由上月下降0.1%轉為上漲0.1%。其中,生產資料價格環比上漲0.1%,漲幅與上月相同;生活資料價格由環比下降0.4%轉為環比持平。
董莉娟表示,一系列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效果持續顯現,房地產、基建項目加快推進,水泥、有色金屬、鋼材等工業產品價格上漲。電力、燃氣需求季節性增加,燃氣生產和供應業價格環比上漲0.7%,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價格環比上漲0.3%。煤炭保供力度加大,電廠備煤較為充足,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價格環比下降0.4%。國際原油價格下行,帶動我國石油相關行業價格下降,其中石油開采、有機化學原料制造價格均環比下降1.4%。
從同比看,11月份,PPI同比下降2.5%,降幅比上月收窄0.4個百分點。其中,生產資料價格同比下降2.9%,降幅比上月收窄0.4個百分點;生活資料價格同比下降1.4%,降幅收窄0.2個百分點。
董莉娟表示,調查的主要行業中,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價格同比下降12.5%,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價格同比下降11.6%,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價格同比下降5%,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價格同比下降3.4%,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價格同比下降2.5%,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價格同比下降2.4%,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價格同比下降0.9%,上述7個行業降幅比上月均收窄。
此外,據國家統計局測算,在11月份-2.5%的PPI同比變動中,翹尾影響約為-0.3個百分點,今年價格變動的新影響約為-2.2個百分點。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