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之年 看部委○
編者按: 日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201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承前啟后的關鍵一年,是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的重要一年。近期,各部委工作會議陸續召開,本報特辟關鍵之年看部委專欄,重點報道部委工作會上透露的2013年工作目標及重點,為讀者獲取相關信息提供參考。
核心提示: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總體部署和要求,國家發改委今年的首要工作還是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增強政策的針對性、靈活性和有效性,提高增長的質量和效益。在全國發展和改革工作會議上,國家發改委提出將重點做好九方面工作:促進經濟穩定增長;切實做好“三農”工作;保持物價基本穩定;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扎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著力深化改革開放;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當前,我國發展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轉型發展空間和潛力廣闊,穩定和擴大外需仍有可為,經濟發展的基本面是好的。但對2013年發展環境的嚴峻性和復雜性不可低估。”
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在全國發展和改革工作會議上對今年經濟形勢作出評價。他表示,現階段國際經濟低迷和國內困難相互疊加,短期因素和長期問題相互影響,周期性波動和結構性矛盾相互交織,經濟運行中不穩定性不確定性因素較多,對宏觀調控提出了更高要求。
針對國內外經濟復雜多變形勢,國家發改委近期確定了今年的工作重點,提出2013年要著力解決制約持續健康發展的重大結構問題,大力深化改革開放,力爭在重要領域的改革取得新突破。
穩增長仍是首要任務
去年以來,世界經濟形勢日趨嚴峻,國內經濟下行壓力明顯加大。對此,我國把穩增長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大了預調微調力度,并根據形勢變化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了結構性減稅力度,支持企業技術改造,通過一系列節能、安居工程,以及關系民生的基礎設施建設,促進了經濟緩中趨穩,為國民經濟呈現出增速合理、結構優化的良好態勢發揮關鍵性作用。
為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總體部署和要求,國家發改委今年的首要工作還是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增強政策的針對性、靈活性和有效性,提高增長的質量和效益。
為促進經濟穩定增長,國家發改委表示,要堅持擴大內需的基本方針,提升消費能力,優化消費環境,促進消費升級,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基礎作用。發揮好投資對經濟增長的關鍵作用,中央預算內投資主要投向保障性安居工程和城鎮基礎設施、“三農”、社會事業和社會管理、節能減排和生態環保、自主創新和結構調整、欠發達地區等領域。抓好國家重點在建項目,加強項目稽察監管,確保按時竣工投產,保障重大工程進度、質量和安全。落實好鼓勵引導民間投資的“新36條”及42個方面的實施細則,鼓勵發展實體經濟。
在保持物價基本穩定方面,強調要以促進社會總供求基本平衡為重點,加強價格監測預警,完善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制,鞏固調控成果。搞好重要商品的產運銷銜接及儲備吞吐、進出口調節。綜合運用最低收購價、臨時收儲、政策性保險等手段,保護農民生產積極性。實施降低流通費用綜合工作方案,切實降低流通成本。
同時,要著力深化改革開放,力爭在重要領域的改革取得新突破。國家發改委明確,今年將穩步推進以資源性產品為重點的價格改革,完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實施重點電煤與市場煤價格并軌,推進天然氣價格改革,完善居民階梯電價政策。協調推進國家和省級綜合配套改革試點,總結推廣試點經驗,推進投融資體制改革。要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促進對外貿易穩定增長,提高利用外資綜合優勢和總體效益,加快“走出去”步伐,完善與重點國家和地區的投資合作機制。
發揮城鎮化帶動作用
城鎮化是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最大潛力所在,是未來中國經濟周期的重要抓手,也是現代化的主線。不久前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著力提高城鎮化質量”的重點任務,再一次突出了城鎮化在未來經濟工作中的作用及重要意義。
國家發改委也把做好城鎮化工作列入今年的重點之列,提出要積極穩妥推進城鎮化,科學編制規劃,優化城市空間布局和規模結構,著力提升城鎮化質量和水平,逐步實現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張平表示,要總結全國城鎮發展改革試點經驗,加快戶籍制度改革,完善土地管理制度,抓緊研究制定有序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的政策措施。引導和規范新城、新區健康發展。加大投入力度,加強城鎮供水、排水和供暖設施的建設與改造。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還面臨產業結構調整的難題。為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國家發改委明確,要充分利用經濟形勢的各種條件,把化解產能過剩矛盾作為產業結構調整的工作重點,制定有針對性的調整和化解方案,力爭盡早取得實效。同時,強化創新驅動,啟動“十二五”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重大工程,實施一批高新技術重大專項,加快推進重大信息化工程。編制服務業重點行業和重點領域規劃,研究制定促進服務業加快發展的政策意見,完善支持政策,健全行業標準,優化發展環境,提升服務業發展水平。
此外,為促進區域協調發展,要細化并落實新十年西部大開發各項政策措施,支持特色優勢產業發展,促進產業合理布局。研究制定新十年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政策文件,支持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深入落實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戰略的若干意見,支持重點地區、城市群和特殊功能區加快發展,發揮比較優勢承接東部地區產業轉移。鼓勵東部地區先行先試,加快轉型發展。研究制定海洋發展戰略,抓好海洋經濟發展試點。
繼續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位置,以節能減排為重要抓手,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要完善節能減排政策,盡快出臺控制能源消費總量工作方案及配套措施,運用價格杠桿推進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加快實施節能技術改造、合同能源管理推廣等節能減排重點工程,大力發展節能、資源循環利用和環保產業。加大對園區循環化改造的支持力度,建設國家“城市礦產”示范基地。繼續實施重點生態環保工程,加強重點地區、重點流域環境綜合治理。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