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記者從中信重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信重工)獲悉,中國重型機械工業協會當日發布“2024年重型機械世界之最科技成果認定結果”,中信重工研制的Φ6.96×52m球團回轉窯,被專家委員會認定為“世界最大球團回轉窯”,項目成果整體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這也是2024年河南省唯一獲此認證殊榮的科技成果。
球團回轉窯是應用于鋼鐵行業生鐵生產工序中的一種關鍵設備,利用球團窯技術處理精礦細粉,將其加工成高品質、高強度、更具透氣性的球團礦產品,可有效提高鋼鐵原料利用率、煉鐵效率和降低生產成本,在綠色環保、社會效益方面優勢顯著。
據中信重工建材裝備研究所所長喬斌介紹,此次被認定為世界之最的“球團回轉窯”,是中信重工獨立自主研制的Φ6.96×52m超重載特大型球團回轉窯,設計產量600萬噸/年,其筒體內徑6.96m,筒體長52m,筒體鋼板厚130mm,設備總重量達1600噸。
喬斌所長介紹,隨著全球原料條件的變化,優質球團原料越來越少,部分赤鐵礦和全赤鐵礦焙燒的要求越來越高,對球團生產設備也提出更高要求。同時,面對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的行業發展趨勢,球團生產企業為在競爭中持續鞏固優勢地位,更是將自身設備的大型化、智能化升級作為高質量發展方向。
為了滿足行業日益增長的產能需求,中信重工開展了此項萬噸級球團回轉窯研發專項,中信重工研制的世界最大規格Φ6.96×52m超重載特大型萬噸級球團回轉窯,實現了一系列技術創新突破:例如,首創了一種準確模擬煅燒球團熱態工況的方法,建立了模擬球團煅燒實驗平臺,創建了特大型球團窯的設計模型,解決了萬噸級球團回轉窯大直徑、超重載的設計難題,實現了萬噸級回轉窯綠色、低碳、高效自主開發設計;開發了堵截式澆注技術,實現了高性能超大規格鑄造輪帶、大齒圈的綠色制造;解決了傳統液壓擋輪裝置推力小和回轉窯向上移動速度快等技術難題,提高了液壓擋輪裝置的可靠性;開發了萬噸級回轉窯密封裝置,減少熱風外泄和冷空氣內泄,提高了回轉窯熱效率等。
該Φ6.96×52m超重載特大型球團回轉窯,于2008年在寶鋼湛江鋼鐵廠年產600萬噸球團生產線平穩運行。通過球團窯焙燒處理,將粉礦或精礦加工成適合冶煉的具有更好透氣性和還原性的球團礦,得到了高品質和高強度的球團礦產品。此外,通過球團窯技術對礦石進行預處理(預先脫硫等措施),進一步優化了冶煉過程和產品品質,各項指標良好。
并且,通過球團窯技術處理精礦細粉,難以直接使用的細小礦石得到有效利用,為用戶企業提高了生產線資源利用率,節約資源,減少廢棄物產生,實現了徹底淘汰落后產能,大力生產高品質球團礦,推動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降低了生產系統的能耗、電耗及產量裝機功率,減少了球團生產的碳排放,在節能降耗、產線布置、綠色環保、社會效益等方面都具有其明顯技術優勢,促進了鋼鐵產業向高端、大型、綠色、協同、智能化方向發展。
喬斌介紹,近年來,作為國內最大的回轉窯設計和制造企業之一,中信重工依托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全國重點實驗室、CAE仿真實驗中心及數字化精益制造平臺等創新研發、生產制造優勢,陸續推出了年產60-600萬噸一系列球團窯系列產品,作為中信重工“十大核心裝備”研發專項之一,國內萬噸級回轉窯的研發打破了國外技術的“卡脖子”壟斷局面,并逐步在國內外得到廣泛推廣,陸續應用于寶武、太鋼、鞍鋼、塔牌、海螺、中鋁等國內行業龍頭企業,并出口美國、日本、阿聯酋、泰國、巴基斯坦、印尼、沙特、南非、越南等國際市場。
近三年,中信重工球團窯系列產品實現新增銷售額10億元,輻射帶動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二十多個國民經濟行業,間接經濟效益45億元,推動我國礦山重型裝備躍居世界領先水平,對保障國家礦產資源安全開發,增強礦產資源自主可控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之前,在2023年重型機械世界之最科技創新成果認定中,中信重工研制的“Φ12.2m自磨機”已被認定為“世界上筒體內徑最大的自磨機”。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