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業報記者 曹雅麗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完善推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機制。繼續實施“一帶一路”科技創新行動計劃,加強綠色發展、數字經濟、人工智能、能源、稅收、金融、減災等領域的多邊合作平臺建設。完善陸海天網一體化布局,構建“一帶一路”立體互聯互通網絡。統籌推進重大標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項目。
12月1日,中國給予最不發達國家100%稅目產品零關稅待遇,中非雙方都積極推動項目落地促進經貿合作,新的一年中非合作前景可期,12月10日,中非工業合作發展論壇(CAIF)在北京舉行“2025中非經貿形勢展望暨中非進出口貿易采購新聞發布會”,與會專家、學者分享2025年中非經貿形勢展望。
中非經貿合作取得豐碩成果
中非工業合作發展論壇執行主席兼秘書長程志剛表示,2024年世界更多的目光聚焦非洲,目前,從發展潛力和經濟增長空間而言非洲是充滿機遇的土地,走進非洲的中國企業和個人增速也超過往年,達到歷史最高。今年中非工業合作發展論壇組織工商界代表團4次出訪非洲與非洲30多位部長會見參訪工業園區、港口、企業、醫院等,并達成多項共識。程志剛表示,2024年中非經貿合作取得了豐碩的成果,貿易規模持續擴大,投資合作穩步增長,能源礦產合作數量增加。
“2024年上半年,中國自非進口601億美元,同比大幅增長14%。自非進口農產品金額已經實現連續7年正增長,中國連續15年保持非洲第一大貿易伙伴國地位,與近半數非洲國家的貿易額同比增幅超過兩位數?!背讨緞偨榻B。
在投資合作方面,程志剛表示,中國是非洲最主要的外資來源國之一。過去一年,投資建設的經貿合作區、綜合產業園涵蓋農業、加工制造、商貿物流等行業,吸引近100家企業入駐園區。
“能源合作是中國和非洲國家合作的重要領域。天然氣勘探開發與出口及光伏發電,2024年發展步入快車道,成為中非能源合作新的增長點。”程志剛指出。
“隨著今年12月1日起,中方表示愿主動單方面擴大市場開放,決定給予包括33個非洲國家在內的所有同中國建交的最不發達國家100%稅目產品零關稅待遇,推動中國大市場成為非洲大機遇。”程志剛說。
對于2025年中非工業合作發展論壇的工作計劃,程志剛提出,一是建立與非洲組織機構和區域組織、使館經濟商務處的長效聯絡機制及與非洲國家商協會的溝通渠道,不定期組織交流研討。二是做好中國與非洲國家市場的需求調研和數據分析,繼續做好“非洲工業化前景指數報告”和“非洲營商環境報告”為中非企業投資和貿易提供參考。三是支持非洲駐華使館組織使館開放日和項目投資招商會議及相關調研活動。四是組織中國企業和地方政府做好走進非洲東西南北四站地的貿易訂單洽談會。五是在東南非和北非建立國際商品交易中心,園區將吸納2000多家企業入駐,大大促進中非經貿共贏發展。六是辦好兩年一屆的第八屆中非工業合作發展論壇大會。
中非經貿合作潛力巨大
外交部原非洲司司長程濤大使表示,中非經貿迅速增長,商品種類規模不斷擴大。目前,非洲向中國出口的產品中除了原來的礦產品,農產品以外,還有紡織、水產、手工業等其他產品。中國海關總署統計數據表明,今年上半年自非洲進口的農產品已經達到30多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了將近5%。
“近年來,非洲大陸經濟體實現了穩步的增長,顯示其獨特的活力和潛力。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和世界銀行的數據顯示,2024年非洲大陸的GDP總量預計達到2.8萬億美元,人均GDP平均水平預計將達到1940美元,非洲是2024年全球經濟增長最快的地區之一,也是發展最快的地區之一?!背虧硎?,2024年全球經濟增長最快的20個經濟體中,有11個來自非洲,這表明非洲經濟具有巨大的增長潛力,未來有望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之一,中非經貿合作的互補性很強,潛力巨大。
商務部原貿易救濟調查局司長宋和平表示,經貿合作是中非關系的“壓艙石”和“推進器”。2023年,中非貿易額達到歷史上的峰值2821億美元,同比增長1.5%;中國對非直接投資存量超過400億美元,是非洲最主要的外資來源國之一。過去3年,中國企業為當地創造超過110萬個就業崗位,為當地納稅增收、出口創匯作出了重要貢獻。非洲還是中國第二大海外承包工程市場。十年來,中國企業累計在非洲簽訂承包工程合同額超過7000億美元,完成營業額超過4000億美元,中國在非洲參與建設6000多公里鐵路、6000多公里公路,新增和升級通信骨干網約15萬公里,投資運營1600余個制造業和農業項目、近340個礦業加工項目,為非洲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一系列亮眼數據表明,中非貿易規模屢創新高,中非經貿合作規模不斷擴大,穩步增長,中非經貿合作充滿強勁活力。”宋和平說。
促進中非合作更加深入務實發展
“2025年即將到來,隨著全球經濟增長乏力、消費者購買力下降,全球經濟增長仍然面臨很多困難。中國傳統行業、中國制造走向何方需要認真思考,尋找出路、痛下決心。非洲工業基礎薄弱需要大量進口機械設備、工業產品等,非洲是中國企業產能轉移合作的最佳區域?!背讨緞倧娬{,雖然全球經濟增長困難重重,但中非合作發展潛力在逐步提升,2024年中國與非洲國家領導人多次互訪及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的舉行,促進了中非合作更加深入務實發展。
對于2025年中非經貿合作的預期,程志剛提出,一是中非合作項目和出海企業數量增加。二是中非貿易額穩步提升將超過3000億美元。三是國際供應鏈海外倉建設迎來機遇。四是中非產業園區迎來企業入駐高峰。
國家信息中心黨委專職副書記吳文化指出,數字經濟合作將成為中非經貿務實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全面深化中非經貿合作的重要途徑。特別是在數字基礎設施領域的合作,將助力非洲縮小數字鴻溝,實現數字化轉型。對此,吳文化建議,要加強基礎設施硬聯通;要加強標準規則體系的軟聯通;要加強中非數字化人才心聯通。
中非泰達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魏建青說,隨著我國共建“一帶一路”及埃及“蘇伊士運河走廊開發計劃”的不斷推進,中埃兩國政府積極鼓勵和推動雙方企業擴大經貿合作,中國已成為埃及第一大貿易伙伴和第一大進口來源地。中?!ぬ┻_蘇伊士經貿合作區是中埃政府認定的埃及綜合環境最優、投資密度最大、單位產出最高、中資企業聚集度最密的工業園區,已成為我國共建“一帶一路”與埃及蘇伊士運河走廊開發戰略對接的標志性項目,中埃、中非經貿合作示范項目。
會上,中非工業合作發展論壇與中非泰達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中非工業合作發展論壇在埃及“中埃﹒泰達蘇伊士經貿合作區”設立埃及國際代表處,共同推動中埃經貿合作。
中非工業合作發展論壇國際部聯絡官李鑫介紹了2025年走進非洲貿易訂單洽談會四站地6個國家情況。分別是:第一站,北部非洲埃及。第二站,西部非洲科特迪瓦,塞內加爾。第三站,東部非洲贊比亞,坦桑尼亞。第四站,南非。每一站都會與非方相關部委,投資發展署等對接。共同組織雙方有采買意向的企業進行面對面洽談。
記者了解到,中非工業合作發展論壇成立16年以來,推動了中非在經濟、科技、農業、工業、文化、教育和醫療衛生等領域的廣泛合作,以實際行動助力中非產能合作、推進工業化、實現全方位發展。16年時間里協助2000多家中國企業赴非投資興業,如今部分企業已經成長為非洲區域內的龍頭企業。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