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業報記者 余娜
人工智能作為國家十四五規劃的重點發展領域,以及七大新型基礎建設計劃的核心內容之一,為經濟增長和產業升級注入了新動力。圍繞人工智能產業鏈的人才需求持續高漲,正引領專業教育進入特色發展新階段。
12月5日-8日,由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華全國總工會共同主辦的2024年全國行業職業技能競賽——第三屆全國人工智能應用技術技能大賽決賽在山東省青島市舉辦。一批高素質產業工人隊伍從比賽中脫穎而出,為加快人工智能技術創新及應用提供了有力支撐。
“人工智能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引擎,是新型工業化的重要推動力,大賽自2020年創辦以來,在助力人工智能與裝備制造業融合發展取得了初步成果,帶動全國各地人工智能應用技術領域青年技能人才培養。要‘辦賽不惟賽’,通過競賽搭建推動技術學習交流的平臺,以場景應用為牽引,賦能產業智能化轉型。”在12月8日下午舉辦的閉幕式上,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教育培訓部主任、機械工業教育發展中心主任陳曉明表示。
五大賽項激烈比拼
以“智領時代能創未來”為主題,來自全國30個?。▍^、市)的900余名選手參加了決賽。
第三屆全國人工智能應用技術技能大賽緊密圍繞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趨勢,對接崗位需求設置了智能硬件裝調員(智能傳感器與邊緣計算方向)、工業視覺系統運維S(人工智能視覺技術應用方向)、人工智能訓練師S(人工智能工業應用場景搭建方向)、工業機器人系統運維S(工業機器人人工智能技術應用方向)、無人機裝調檢修工(飛行器人工智能技術應用方向)五大賽項。
智能硬件裝調員(智能傳感器與邊緣計算方向)賽項,根據工業企業智改數轉和產業數字化發展需求,以裝備制造領域智能傳感技術、邊緣計算技術應用與人工智能關鍵基礎技術----智能感知融合賦能為主要場景,聚焦智能傳感器與邊緣設備應用、數據采集和數據處理等典型環節。重點考核參賽選手智能傳感器裝調、數據采集、數據處理、邊緣決策、數據呈現等方面的技術知識應用情況、操作技能和職業素養。
工業視覺系統運維員S(人工智能視覺技術應用方向)賽項,根據工業領域工業視覺技術應用與發展以及與人工智能融合賦能生產制造的需求,聚焦工業視覺技術應用典型場景和環節,對標企業實際工作崗位要求,展現工業視覺系統裝調、圖像數據分析與決策、人工智能視覺技術綜合應用等應用場景,呈現工業視覺技術應用相對完整的崗位工作流程,突出智能視覺技術在“人工智能+”賦能產業升級中的作用。
人工智能訓練師S(人工智能工業應用場景搭建方向)賽項,根據工業領域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及其與先進制造技術融合發展、賦能產業轉型升級的需求,以智能生產單元和服務機器人為主要載體,聚焦數據建模、模型訓練、智能作業等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典型環節,對標企業實際工作崗位要求,展現人工智能訓練在工業生產數據標注、系統設計、業務分析和智能排產與運維等方面的應用特征,呈現人工智能場景應用較為完整的技術鏈,突出“人工智能+”賦能產業升級的作用。
工業機器人系統運維員S(工業機器人人工智能技術應用方向)賽項,聚焦智能制造背景下工業機器人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典型環節,對標企業實際工作崗位要求,展現人工智能技術在工業機器人智能識別與控制、數據信息智能交互、多機智能化協同作業等方面的融合應用,以及智能裝備技術、智能生產技術、工業互聯網技術融合創新等典型場景,突出人工智能技術在“機器人+”賦能企業智改數轉中的作用,呈現人工智能技術賦能工業機器人的技術應用特征。
無人機裝調檢修工(飛行器人工智能技術應用方向)賽項,根據飛行器人工智能技術應用與低空經濟發展需求,聚焦飛行器智能化技術應用典型環節和典型作業,對標企業實際工作崗位要求,展現無人機裝調檢修、智能飛控、5G網絡控制、圖像感知識別、自決策、智能作業等技術的綜合應用場景,突出人工智能技術在飛行器智能化領域應用的技術特征。
記者獲悉,本屆大賽各賽項均分為職工組和學生組兩個組別,采用雙人團體賽的形式進行。大賽由理論考試和實操比賽兩部分組成。其中,理論考試成績占20%、實操比賽成績占80%。各賽項各組別全國決賽設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獲獎選手由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按相關規定晉升職業技能等級。
人工智能是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引擎,大賽通過展示最新技術成果、激發創新活力、培育高素質人才、推動產業應用與升級,為新質生產力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和推動。“機械工業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性和戰略性產業,正加速與人工智能融合,以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新型工業化步伐。技能人才是支撐中國制造、中國創造的重要力量,是推動人工智能賦能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基石,大賽旨在培養高技能人才,促進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敝袊鴻C械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張文宏表示。
產業賦能提速升級
第三屆全國人工智能應用技術技能大賽中,來自越疆機器人、匯博機器人、恒達集電、商予、昊川電子、三向智能、中德棟梁、中優智能等企業的設備、平臺,得到了廣泛應用。人工智能產業“產學研用訓賽評”一體化發展提速。
作為一家極具投資價值的機器人企業,越疆機器人開發了全球首款桌面協作機器人,是首家擁有0.5-20kg負載產品矩陣的機器人公司,已推出CRA、CR、CRS、MG400、M1Pro、Nova、Magician七大系列二十余款協作機器人,輕量級協作機器人全球出貨量第一。
越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售前技術工程師尚昊向中國工業報記者介紹,人工智能機器人系統集成及應用實訓平臺,將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與智慧零售、工業現場深度結合,可實現人臉識別核對身份、語音下達訂單、PLC調度、機器視覺與機器人控制技術等。該平臺主要培養學生對人工智能開放平臺部署、數據標注、模型構建、人工智能系統開發搭建、智能機器人系統裝調等綜合應用能力。
工業視覺系統實訓平臺,則是一款集成了人工智能模型訓練、深度學習的工業視覺系統訓練與開發平臺,能夠基于AI和計算機編程語言平臺等通用型、開源平臺進行二次開發,尤其適合于工業視覺相關課程的實訓和競賽科研。該平臺以人工智能算法和工業視覺軟硬件系統為核心,集成眾多外圍功能和執行模塊,能夠進行多種視覺應用場景的模擬和訓練。
隨著物聯網(IOT)、智能制造和自動化控制等領域的快速發展,智能傳感器作為獲取數據的關鍵部件,在工業4.0時代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這些傳感器不僅能夠收集環境信息、監測設備狀態,還能通過內置的計算能力對數據進行初步處理,并將有用的信息傳輸到中央控制系統或云端。這一背景下,培養能夠勝任智能傳感器相關工作的專業人才變得尤為重要。
北京恒達集電教學設備有限公司緊密結合當前人工智能與傳感器的發展趨勢及行業需求,通過整合典型的人工智能與機電一體化設備,構建了一套集成了人工智能與智能傳感器的一體化創新實訓系統。據了解,MPETS-S1N智能傳感器應用系統專門為第三屆全國人工智能應用技術技能大賽中的“智能硬件裝調員(智能傳感器與邊緣計算方向)”賽項設計,旨在為參賽者提供全面的實踐訓練平臺,以支持他們在智能傳感器領域的專業技能提升。
北京恒達集電教學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博向記者介紹,智能傳感器應用系統涵蓋了廣泛的先進技術,包括傳感器技術、機械裝配技術、氣動技術、液壓技術、電子技術、電工技術、計算機技術以及生產數字化技術等。系統采用數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設計理念,可確保各個傳感器的裝配調試和技術應用模塊之間能實現無縫連接與信息互通。
作為一家人工智能軟件公司,商湯科技業務覆蓋城市與商業、內容與交互、智能汽車、創新服務等領域,在中國企業級計算機視覺軟件市場份額中排名第一。商予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是由商湯科技對其院校業務進行戰略升級,投資轉設并主要面向院??蛻糸_展人才培養與技術培訓服務的企業,是商湯科技構建良性AI人才生態的重要力量。
商予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彬向記者介紹,商予智慧工業綜合實驗臺是專為人工智能教育領域打造的真實場景實踐平臺,旨在加速學生對AI核心技術的理解和應用。該實驗臺融合了40TOPS高性能邊緣計算一體機、工業機械臂、多類型高清工業相機、鏡頭及精確光源控制技術,為工業視覺、深度學習、機器視覺、自動化控制等關鍵課程提供了實驗與實踐的堅實基礎。
“通過本實踐平臺,學生可掌握Python編程基礎,深入探索機器視覺系統設計、工業OCR技術、自然語言處理等前沿領域。同時,支持基于Linux的機器學習項目開發,以及邊緣計算和AI中間件應用,確保學生在理論與實踐之間架起橋梁,為未來職業生涯中的技術創新和問題解決打下堅實基礎?!眲⒈虮硎?。
第三屆全國人工智能應用技術技能大賽期間,青島昊川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昊川電子”)帶來了HCZN-RB6001型多功能機器人實訓考核教學平臺、工業機器人實訓考核設備等多款大賽智能制造設備。
昊川電子技術總監陳志華向記者介紹,HCZN-RB6001型多功能機器人實訓考核教學平臺由工業機器人本體、機器人控制系統及示教盒、機器人工作臺、上位機、氣動系統、電控系統等組成,可應用于PLC可編程邏輯控制、變頻器電機調速、伺服步進調速、電機正反轉星三角啟動控制、電磁閥門氣動控制等實訓項目。
成立于2011年3月的昊川電子,開發了一系列適合大中專、職業院校的實驗、實訓教學設備,包括維修電工技能實訓裝置、電機綜合實訓裝置、機床電氣控制技能實訓裝置、可編程控制器實訓裝置等。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