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首家枇杷園火鍋旗艦總店—合柴壩王枇杷園?重慶地標火鍋在合肥市包河區合柴1972文創園開業。該店占地面積4000平方米,最多可同時容納600多位食客。
“合柴1972的人氣非常高,舉辦活動的頻次也相對較高,人流量比較可觀。”談及為何會落戶合柴,該店總經理李輝說道,“而且合柴的定位很符合我們的品牌調性,我們的枇杷園火鍋是重慶地標,而合柴又是合肥的地標,兩地的地標相結合,我相信會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
占地約330畝的合柴1972文創園以工業遺產保護與文化創意相結合為方向,在原合肥監獄舊址上改建成以藝術為核心的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投資約35億元,分三期開發建設。一期于于2019年10月2日正式對外開放;二期包含合柴劇場、文創辦公、鄰里中心、幼兒園以及低密度商業,于2023年下半年投入使用;三期包含文創公寓、花園辦公、低密度商業等,目前正在設計與施工階段,預計2025年對外開放。
合柴1972文創園已開放面積約14.6萬平方米,現有商戶156家,以私營企業為主,其中文化創意類企業116家,占比75%。自開園至今,合柴1972文創園累積接待游客超過1000萬人次,日均接待游客1萬人次。
園區先后獲得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園區、安徽省特色小鎮(合柴1972工業記憶小鎮)、2021-2022年度安徽省夜間文旅消費品牌十佳夜娛活動、皖美消費新場景、安徽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間”、長三角最美公共文化空間獎、2020安徽文旅十大新晉網紅打卡地、“美麗合肥養人之城100個網紅打卡地評選新晉網紅打卡點”、“合肥市第三屆特色文化街區”和“2021長三角城市更新貢獻獎”等榮譽。
以城市設計手段實現工業遺產的改造
1956年,合肥磚瓦廠成立于肥西關鎮,1964年搬遷到合柴1972項目所在地,1970年第一臺X195型柴油機誕生,開啟了此地作為柴油機廠的時代,并于1972年正式成立合肥柴油機廠,1993年開始轉型生產柴油機配件,往后開始生產服裝箱包。2018年5月,隨著合肥監獄搬遷,合肥柴油機廠作為工業廠房的歷史宣告結束,并至此閑置。
2019年,合肥市以文化建設的大視野、大格局,決定利用合肥柴油機廠舊址建設“合柴1972”工業記憶小鎮。在這片土地上保留曾經的回憶,讓這片曾經承載合肥記憶的街區煥發新的生機。隨即,合肥市自規局牽頭主導該片區的設計規劃。2019年8月,一場別開生面的“頭腦風暴”在合肥舉行,數十位國內文化旅游界及設計領域知名專家、學者參加了研討會,為打造歷史人文和現代生活融為一體的“合柴1972”工業記憶小鎮出謀劃策。8月15日,濱湖集團以招拍掛方式競得該地塊。
拿地以后,濱湖集團沒有采用最簡單的方式來改造廢舊廠房——“推倒蓋樓”,而是“舊瓶裝新酒”——以工業遺產保護與文化創意相結合方向對廢舊廠房進行改造,最大限度的保留合肥柴油機廠的原有肌理,不做大拆大建,基于原有工業遺存的結構特征和建筑文化,結合合肥這座城市的發展特色,打造了合肥家電故事館、合肥當代美術館、時光展廳、圓堡等極具特色的城市新地標。將原合肥監獄勞改工廠打造成為“園區、景區、街區、社區”四位一體的文創空間,園區中包含了展覽空間、藝術家工作室、手工非遺、新媒體、文創產品零售等多樣業態,從而實現土地資產的合理調整利用,產生新的經濟價值。
以文化創意手段實現合柴工業建筑遺產的利用
合柴1972文創園在“文化+”的思路下,緊扣合肥城市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尊重并演繹好原址歷史故事,通過工業景觀的再生,在推動文化惠民中不斷實施文化創新,將所需保護再利用的老舊工業建筑遺產與新建地塊的開發規劃設計充分銜接,項目建設中遵循合肥柴油機廠原有肌理,保留崗樓、穹頂、車間、煙囪等工業遺址,進行二次設計和改造,讓游客在老舊廠房中窺見曾經的老合肥,在物件變遷中感受時代發展的力量。這種改造主要分為三種形式。
一是在保持原有建筑色彩、肌理、材料、結構的基礎上,用現代手法進行修葺或局部改造的原生性設計。園區的舊工業建筑主要特征為結構明了、布置規則、特征明顯,圍護系統因年久失修存在一定的損壞現象,如墻面斑駁、破損,窗體殘缺,屋面老化等。在改造過程中,以原有文脈為線索、原有建筑為容器,在此基礎上實現功能的更新。在合柴1972文創園一期核心區中,占地3300平方米的合肥當代美術館A館(大穹頂)前身是合肥柴油機廠的鑄造車間,是國內目前現存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穹頂構造建筑,完整保留了整棟建筑,重新做了地面及屋頂防水改造,現被改造為公益性質的藝術活動和展覽空間。
二是讓舊有建筑保持原樣,減少人為干預,任其自由裸露在園區內。斷壁殘垣與現代化城市建筑形成巨大反差,帶來強烈的視覺刺激與豐富的想象空間。其中,廢墟花園就是這種改造形式的典型代表。
三是沉浸式體驗場景的營造,例如走進合肥家電故事館,迎面看到的是一條復古情景街,合肥火車站、長江飯店、百貨公司、解放電影院、中國郵政、合肥日報社等頗具“合肥記憶”的老地標復刻在眼前,將參觀者拉回了上個世紀80、90年代。館內布置了大量情景再現的懷舊空間,所布場景皆與普通百姓生活關聯緊密,老式的冰箱、洗衣機、收音機……一個個從合肥誕生的家電品牌及家電產品的生活布景逐次呈現,讓人熟悉又親切。
以產業發展理念實現合柴工業建筑遺產的再生
產業特色鮮明和文化藝術氣息濃厚是合柴1972文創園的兩大鮮明特征。隨著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的迅速發展,越來越多消費者重視綜合價值的創新體驗,消費需求由單一向多樣、物質向精神的方向不斷變化。
合柴1972在保留大部分工業遺址基礎上,有著監獄建筑、穹頂建筑等旅游體驗,游客行走其中也隨處可見包含工業文化所在的古老物件、車間標語等物質載體,通過巧妙處理好改造發展過程中的舍棄關系,達到文化與旅游相互映襯,不僅使廢舊廠房的建筑形態和歷史痕跡得以保留,同時又衍生出更有朝氣更有生命力的產業經濟。
目前,園區開放一期工程的核心區域,A區為Art藝術中心,B區為Business商業中心,C區為Commercial商業中心,D區為Design設計力中心。同時,合柴1972文創園還規劃了E區Education,作為教育配套。
為豐富園區內涵,結合本土市場需求進行“定制化”產業發展,推動其成為省內創意文化的聚集地,合柴1972文創園先后舉辦展覽、藝術活動800余場次。其中,在安徽首次展出或舉辦的數量占比三分之一,有力帶動了園區的文化氛圍和相關產業的發展。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