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工業增長既有諸多有利的支撐條件,也存在不少制約因素,工業總體仍將延續平穩增長勢頭,2014年工業運行的主要特點有:工業增速略有回落,工業品產量漲跌互現,工業品出口形勢不容樂觀,工業投資增速基本持平,工業企業盈利空間進一步縮小。預計2014年12月份增速分別為8%左右,四季度增速為7.7%左右,2014年全年增長8.3%左右,預測2015年一季度為8.2%左右。
A 工業運行形勢分析:
增速略有回落 企業盈利空間進一步縮小
工業增速略有回落
2014年11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同比增速下滑至7.2%,與10月份相比回落0.5個百分點。其中制造業增長8.1%,增速比上月回落0.4個百分點,而采礦業更是大幅回落1.7個百分點,顯示工業運行環境并未得到明顯改善。分經濟類型看,各類工業企業增加值均有所放緩,集體企業增速的下滑幅度進一步擴大0.9個百分點。分地區看,東部地區增速繼續放緩,但中部、西部地區略有加快。從行業增長看,周期性波動較大的汽車制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均繼續回落,而金屬制品業、專用設備制造業略有加快,制造業內部呈現分化??傮w而言,工業增速下降主要原因是經濟增長的動能不強,總需求偏弱。
工業品產量漲跌互現
從主要工業品產量來看,乙烯、轎車產量增速由正轉負,分別由2014年10月份的同比增長11%和5.6%回落至11月份的同比下降6.4%和4.5%。水泥產量增速降幅進一步擴大,從10月的同比下降1.1%擴大至12月同比下降4%。受節假日因素影響,發電量同比增速較10月份繼續放緩。
出口形勢不容樂觀
與出口密切相關的微型計算機設備2014年11月份同比回落11.6%,較10月份下降幅度擴大7.8個百分點。整體看出口交貨值增速從10月份的8.3%回落至11月的3.9%。與前幾個月出口好轉形勢相比,工業領域出口情況不容樂觀。
投資增速基本持平
2014年1~11月工業投資同比增長13%,比1~10月回落0.1個百分點。其中采礦業投資同比增速繼續回落0.8個百分點至1.4%。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13.5%,與1~10月持平。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投資同比增長17.4%,較前10個月略有回落。其中,煤炭開采和洗選業降幅繼續擴大、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增速有所減緩,顯示資源類工業行業需求依然疲弱。制造業中占比較大的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通用設備制造業等投資增速加快,但整體看仍顯示出工業領域投資需求的乏力。
企業盈利空間進一步縮小
2014年10月份和11月份,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分別下降2.1%和4.2%,增速不僅較9月份由正轉負,而且較8月份降幅分別擴大1.5個和3.6個百分點,呈現了明顯的向下回落態勢,使得1~9月、1~10月和1~11月利潤總體增長分別為7.9%、6.7%和5.3%,已呈連續回落態勢。
分類型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2014年1~10月、1~11月同比分別下降1.2%和3.5%,已連續兩個月開始出現負增長,其他類型企業的增速也已減緩。分行業看,1~10月制造業利潤增速較1~9月回落1.4個百分點,制造業領域的供需環境未有改觀,將嚴重影響企業利潤的增長和工業擴大生產的積極性。
B 工業增長有利因素:
基礎投資力度加大 消費增速企穩略升
基礎投資力度進一步加大
國家發改委近期公布基建項目的批復明顯提速,從2014年10月份至今多次集中批復了鐵路項目和機場項目,總投資超過13000億元。各地、各部門加快落實10月2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精神,積極推廣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財政部出臺了《關于推廣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有關問題的通知》,國務院有關部門制定多個涉及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細則,12月份頒布了《關于開展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的指導意見》;地方政府也在積極推出PPP項目來吸引社會資本進入,打開基建投資新空間,多個省份相繼推出了千億規模的PPP項目計劃,如福建、青海、江蘇、重慶、安徽分別推出若干個PPP試點推薦項目,總投資分別達到1478億元、1025億元、875億元、1000多億元和709億元等。大批基礎設施項目開工將直接拉動鋼鐵、水泥、機械裝備等施工設備的需求。
信貸加碼配套穩增長
繼加大基建投資力度為穩增長提供重要支撐后,近期又加大了信貸投放力度,為穩增長提供資金支持。2014年11月份,新增信貸和新增社會融資規模分別為8527億元和11500億元,比10月份分別多增3044億元和4656億元,其中新增信貸遠超出2010~2013年當月平均5682億元的水平,顯示出政府有意提高信貸投放的意圖。從信貸結構看,中長期貸款也明顯超預期的達到4709億元,為2014年5月份以來新高,主要是基建投資項目擴容引致了資金需求。總體來看,本月信貸與社會融資出現改善有利于宏觀經濟的企穩,將對2015年一季度國民經濟特別是推動工業生產起到提振作用。
消費增速企穩略升
2014年11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名義增長11.7%,比10月份加快0.2個百分點,結束此前連續5個月的回落態勢;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1.2%,比10月份加快0.4個百分點,為2014年以來最高增速。新型消費業態繼續保持較高增長,前11個月限額以上單位網上零售額為3858億元,同比增長了55.9%。分產品看,受“雙十一”消費促銷的拉動,通訊器材、化妝品、日用品等消費出現了明顯增長,其中通訊器材同比增長57.2%,比10月份加快14.9個百分點,創2004年6月以來新高;家電、家具、建筑裝潢等與房地產相關的消費受房地產市場銷售回暖的帶動也出現回升;而汽車消費卻有所放緩,11月份僅增長2.0%,石油及制品受價格持續回落影響銷售額也出現放緩。隨著年末消費旺季的臨近,未來幾個月消費仍有望延續平穩增長勢頭。消費穩定增長已成為經濟發展并間接帶動工業品生產的重要因素。
C 工業增長不利因素:
經濟環境與投資增速不佳 工業領域通縮值得警惕
固定資產投資繼續下滑
2014年1~11月整體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小幅下滑0.1個百分點至15.8%,其中11月份增速則回落至13.4%(10月份為13.9%),環比降幅為歷年同期最大。11月份基建投資大幅下滑,同比大幅下降8個百分點至14.9%,為13年以來的最低同比增速。房地產開發投資大幅下滑,增速同比回落下降4.2個百分點至7.6%,單月增速為近5年最低。投資資金來源增速大幅下滑,地產投資資金斷崖式下滑。11月份投資資金來源同比增速大幅下滑8.1個百分點至2.8%,環比少增5089億元,其中自籌資金大幅下降11個百分點至3.1%,預算內資金同比下滑3個百分點至10.6%,連續3個月回落。房地產開發投資資金來源增速下降更多,同比下降30個百分點至同比下降19%,為2009年以來的最低單月增速,其中自籌資金、企業貸款和個人按揭同比增速均大幅回落至負增長。
發達國家經濟表現疲弱
美國:美國逐漸擺脫金融危機影響,經濟復蘇跡象明顯,但受美國國內制造業的興起影響,我國對美出口仍面臨較大挑戰。歐洲:由于歐元區經濟有陷入通縮風險,對歐出口仍難有起色。IMF和歐盟委員會先后調整其對歐元區的經濟增長預期,并重點下調了對德國、法國、意大利2014年經濟增長預期,歐元區經濟復蘇乏力,仍面臨較高的衰退風險。日本:受消費稅上調影響,日本經濟總體趨弱,未來前景不佳。10月份日本經濟觀察家現況指數和前景指數均處于近期較低水平,日本投資信心指數創2013年1月份以來新低,凸顯日本經濟未來前景堪憂。IMF最近下調了日本經濟增長預期0.7個百分點,預測2014年日本經濟增長0.9%,這表明日本經濟未來走勢不容樂觀。外需不振將直接影響我國工業品出口的增長動力。
工業通縮進一步加劇
受近幾個月內需增長乏力和實體經濟疲軟的拖累,導致當前我國經濟的通縮壓力持續攀升。生產領域,2014年11月份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下降2.7%,創2013年7月份以來最大降幅,并已連續33個月負增長,同時環比降幅也在持續擴大,表明當前我國工業領域的通縮壓力持續加大。消費領域,11月份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增長1.4%,也創下5年來新低,表明生產領域通縮壓力正向消費領域擴散。
當前我國內需疲軟態勢和產能過剩問題短期內難以消除,同時近期包括原油在內的大宗商品價格的持續下跌所引起的輸入性通縮對國內價格的影響也正逐漸顯現,未來我國面臨的通縮壓力有加劇之勢,預計CPI將低位徘徊,而PPI降幅向回反彈的動力不足,工業領域的通縮壓力值得警惕。
D 工業運行形勢預測:
2014年約8.3% 2015年將延續平穩增長勢頭
根據對國內外環境的分析,以及近期工業生產的有利因素與不利因素分析,利用工業增加值增長速度的歷史月度統計時間序列,建立多種預測模型,綜合考慮各種外生因素和工業實際運行情況以及經驗判斷,相關的預測分析如下:
國家發改委經濟研究所預測結果顯示,12月份和四季度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和7.6%,2014年全年同比增長8.3%左右,預計2015年一季度增長8.1%左右。
賽迪工經所的預測結果顯示,12月份和四季度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分別增長7.8%和7.6%,2014年全年增長8.2%左右;預計2015年一季度8.1%左右。
工信部信息中心模型預測顯示,12月份和四季度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分別為7.8%和7.6%,2014年增長速度為8.3%左右。
電信研究院的預測結果顯示,規上工業增長速度2014年12月份為7.6%左右,2014年全年增長8.2%左右;預計2015年為8%左右。
工信部電子第五研究所預測結果顯示,2014年12月份和四季度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分別為7.6%和7.5%,2014年全年增長8.2%左右;預計2015年一季度為7.8%。
工信部電子一所預測結果顯示,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2014年12月份和四季度分別為7.6%和7.7%,預計2014年全年增速為8.2%左右。
綜合各研究機構預測結果,預計2014年12月份和四季度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增長7.7%和7.6%,2014年全年增長8.3%左右。預計2015年一季度同比增長8%左右。
綜上分析,當前我國工業增長既有諸多有利的支撐條件,也存在不少制約因素,工業總體仍將延續平穩增長勢頭,預計2014年12月份增速分別為8%左右,四季度增速為7.7%左右,2014年全年增長8.3%左右。預測2015年一季度為8.2%左右。
E 工業運行政策建議:
調結構促改革激發市場活力 挖潛力提效率促進消費增長
繼續出臺差別化產業政策,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對部分產能過剩行業繼續實施調控。通過嚴格控制產能總量,對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船舶行業產能嚴重過剩行業盲目擴張的勢頭進行遏制。加大淘汰落后產能力度,落實淘汰落后產能的產業政策,嚴標準淘汰落后產能。大力促進第三產業發展,尤其是物流、海運、內貿流通、旅游、現代保險等行業發展,以生產性服務業帶動產業結構調整升級。
加快推進各項改革,激發市場活力。繼續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推進簡政放權,加強審批的事中事后監管。同時清理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減少工商登記前置審批。嚴格規范審批行為,積極探索創新管理方式。清理取消不合理、不合法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其次,加快投融資體制改革,落實企業投資自主權,推進投資主體多元化,讓社會資本特別是民間投資進入一些具有自然壟斷性質的領域。
鼓勵信息消費,挖掘內需潛力。繼續加快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步伐,著力營造良好的信息消費環境,充分發揮信息消費的引領帶動作用,不斷挖掘新的消費增長點。
合理引導投資,注重提高效率。正確認識投資在經濟增長中的基礎性作用,特別是對于我國這樣的發展中大國而言,投資特別是基礎性投資仍然十分重要且必要。在城鎮化建設深入推進的過程中,應繼續加強鐵路、公路等基礎設施和教育、醫療、養老等民生方面的投資力度,同時加強資金的監管,提高投資效率。
●商務部日前表示,中國已將2015年的對外貿易增長目標由今年的7.5%下調至6%。 2015年商務部的重點任務是穩定外需,提升高端制造業產品品質,調整工業結構。
圖為江蘇連云港港口碼頭工人將出口的散裝純堿裝上外輪。 (耿玉和 攝)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