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安徽工業發展如火如荼,已邁入全國工業大省行列。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工業領域的“英雄”絕不是自封的,必是在市場競爭中勇立潮頭的“佼佼者”。
在安徽省2024年制造業企業、縣(市、區)、開發區畝均效益領跑者名單中,諸多“畝均英雄”榜上有名。
如何論英雄、重英雄、助英雄,讓工業“英雄們”在自己的領域大展拳腳,提升畝均效益?
“近年來,安徽省經過探索實踐,逐步形成了‘科學化評價+差別化配置+多元化激勵+精準化服務’的‘畝均論英雄’改革路徑。”安徽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羅文杉介紹說,2023年,全省規上工業企業畝均稅收和畝均營收分別同比增長11.5%、12.4%。
據悉,安徽該項改革經驗獲國務院減負辦充分肯定并向全國推廣,改革管理創新成果獲中國管理科學獎促進獎。
論英雄
高效利用“寸畝”空間實現效益倍增
何為“畝均論英雄”?
“畝均”,是農業術語,表示耕地面積產能、產出,測算產業效益。以“畝均”衡量工業質效,是近些年發端浙江的新提法。
企業規模大就是優等生?廠房面積大效益就一定好?“畝均論英雄”的工業企業績效評價一改傳統評價標準。
安徽工業企業紛紛借助數字化賦能提升畝均效益。
“畝均論英雄”,強調總產量,更強調單位面積產出,謀求以最小資源要素代價,獲得最大產出效益。“畝均論英雄”通過效益評價,引導資源要素向高效領域集聚,優化資源配置,提高土地等資源綜合利用效率,引領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那么如何在有限的空間,實現更大的效益?新的評價標準又如何倒逼企業提質增效?
近年來,安徽泰恩康制藥有限公司通過“工業上樓”的創新模式,實現了畝均效益的縱向加倍增長。2021年,企業面臨廠房擴建的需求,泰恩康制藥選擇“向上”布局增加“空間”。新項目廠房雖然占地面積僅25.5畝,但高度達到了24米,主體分四層。
泰恩康制藥副總經理柯江英介紹,據測算,公司通過“空間換地”,土地容積率由原來的0.31躍升至1.2,增加近3倍。目前已經建成生物技術藥物小容量注射劑車間、原液生產車間、生物質量控制實驗室等。這些設施可以進一步提升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預計畝均效益也將大幅提升。
除了“工業上樓”模式,安徽還創新地為諸位英雄們推出了各種“武功秘籍”,如:騰籠換鳥法、兼并重組法、管理增效法等,讓工業“英雄”們借鑒學習,大展拳腳。
重英雄
構建“英雄”評價體系分類精準施策
古往今來,英雄榜總是兵家必爭之地。上榜英雄除了名揚四方之外,還可獲得不少優質資源。
榜單顯示,縣(市、區)畝均效益領跑者名單中,蕪湖市弋江區蟬聯第一,合肥市肥西縣位居第二;蕪湖市無為市較上一年躍升15位,位居第三。在國家級經開區中,蕪湖經開區榮登榜首,合肥經開區、安慶經開區、合肥蜀山經開區緊隨其后;在國家級高新區中,合肥高新區、蕪湖高新區畝均效益高、創新動能強。
對于這些上榜的“畝均優等生”,安徽也將在土地、能源、融資、人才等方面優先匹配資源,在評先評優、試點示范項目申報、重大科技項目攻關等方面給予傾斜。
自“畝均論英雄”改革啟動以來,我省還以縣(市、區)和園區為單位,以畝均稅收、畝均營業收入為主要指標,將工業企業評為A(優先發展)、B(鼓勵提升)、C(規范轉型)、D(調控幫扶)四檔,分類精準施策,實現資源配置效率最優化和效益最大化,改革成效明顯。
在這四檔企業中,我省對A類企業正向激勵,從項目資金申報、評先評優、榮譽稱號認定等方面給予重點支持,在資金、技術、人才、土地等要素方面優先配置。對B、C類企業轉型提升,建立重點潛力企業培育庫,加快轉型升級,促進提質增效。對D類企業調控幫扶,“一企一策”實施精準對接,提高資源要素利用效率。依法依規堅決整治不符合能耗、環保、質量、安全等強制性標準的企業,直至關停。
助英雄
創新金融服務模式“畝均英雄貸”為企賦能
12月13日,冬日涼意漸甚,合肥經緯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車間內的流水線上卻一派熱火朝天的生產景象:一件件筆記本外殼和筆記本零部件有序從流水線上“出生”,即將被送往聯想、惠普、三星等知名計算機公司進行最后的組裝。記者注意到,流水線上機器大部分代替了人工,基本實現了全自動化生產。
借助數字化賦能提升畝均效益的經緯電子,可謂是安徽省推進智改數轉,競逐數字新賽道、提升產業競爭力的一個縮影。
經緯電子如今的流水線已基本實現全自動化。
經緯電子財務總監薛晨輝告訴記者,自從公司進行智改數轉后,生產效益大幅提升。“我們成立了專門的數字化團隊和信息化團隊,原先一條生產線可能需要二三十個工人,但現在基本上只需要一兩個工人進行把關檢驗即可,整體效率約提高20%~30%。”
“我公司數字化賦能流水線項目的順利進行要大大歸功于‘畝均英雄貸’!”薛晨輝說,由于其公司在合肥市經開區算是“尖子生”,效益較優被區里評為A類。在政府的支持下,工商銀行積極與其對接,為其辦理了“畝均英雄貸”。
“與常規貸款不同,‘畝均英雄貸’與我們企業的畝均增加值、畝均稅收等指標掛鉤,企業優化技術提升產能的積極性有所增加。近幾年,我司在工商銀行的信貸支持下,以數字賦能、技改增效,對筆記本電腦等電子產品的產線逐年優化。‘畝均英雄貸’促進了銀企合作的良性循環,切實解決了公司在成長過程中缺資金的問題,減輕了企業的負擔。”薛晨輝說。
近年來,安徽工業經濟取得長足發展,進入加快建設制造強省的新階段,但還存在產業鏈價值偏低、勞動生產率偏低、畝均效益偏低等問題。隨著“畝均論英雄”改革不斷深化,破解實體經濟發展難題,迫切需要創新金融服務模式,“畝均英雄貸”應運而生。
羅文杉介紹,“畝均英雄貸”主要分為企業貸和項目貸,企業貸是金融機構為畝均效益A、B、C類企業量身定制畝均信用貸、補償貸、訂單貸、擔保貸和抵押貸等產品,提供流程簡、審批快、成本低的貸款支持,享受“綠色通道”;前三季度,全省共發放企業貸2546.3億元,涉及純信用貸款1484.6億元,中長期貸款549.5億元。項目貸是金融機構對符合“騰籠換鳥”要求的D類企業,以及高耗能高排放的低效企業全面整治提升而發放的中長期貸款。前三季度,全省共發放項目貸132.5億元,涉及騰退企業147戶。
“畝均英雄貸”是助力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推進劑”。紓企業融資之“困”,進一步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暢通畝均效益優質企業融資渠道;治園區低效之“疾”,加速清理低效企業進程,成為轉型升級的有力支撐,為區域內工業低效土地治理探索了有益經驗;解三方鏈接之“難”,促進金融要素優化配置,解決地方政府發展缺地、銀行缺項目、市場主體缺資金等系列困境和難題,推動政銀企三方合作共贏;賦改革創新之“能”,作為一次金融創新探索,進一步完善了“畝均論英雄”改革工作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推動改革走深走實。
羅文杉表示:“下一步,我們將用足用好支持政策,抓緊抓實金融服務,縱深推進‘畝均論英雄’改革,繼續做好‘畝均英雄貸’賦能企業發展,切實減輕企業負擔,持續增強企業的獲得感,加快制造強省建設,推動工業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用“畝均標尺”丈量出企業高質量發展。2024年,安徽對1.96萬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開展了精準畫像,全省規上工業企業畝均稅收、畝均營收分別為23.2萬元、456萬元,相比改革之初實現較大幅度提升。
“畝均論英雄”改革,推動資源要素向優質高效領域集中,正讓安徽在工業大省、制造業大省建設之路上不斷昂揚邁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