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發展現代化都市圈,提升超大特大城市現代化治理水平,大力發展縣域經濟。”“加大區域戰略實施力度,增強區域發展活力。發揮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區域重大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的疊加效應,積極培育新的增長極。”
12月24日,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沈陽市數據局、沈陽市大東區人民政府聯合舉辦的縣域工業經濟發展論壇在沈陽市大東區順利召開。本屆大會以“縣域向‘新’育力,工業煥‘新’引領”為主題,旨在打造縣域交流合作平臺,共謀新時期縣域推進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之路,加快打造新質生產力。
工業和信息化部運行監測協調局二級巡視員孟燕、遼寧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馮猛、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黨委副書記王曉麗、沈陽市相關領導出席大會并致辭。
孟燕在致辭中表示,縣域經濟是工業穩增長、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力量。今年以來,我國工業經濟運行總體穩定,產業結構持續優化,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結合當前形勢,縣域工業發展要著力穩定工業經濟運行,提升產業科技創新能力,推動制造業數字化綠色化轉型,加快縣域產業集群化發展。
馮猛在致辭中表示,遼寧省搶抓機遇、克難奮進、埋頭苦干,推動縣域工業迸發新的活力,2023年全省縣域規上工業營收占全省總量1/4。圍繞打造產業強縣的戰略目標,將全力支持壯大縣域主導產業,立足各地資源稟賦、產業基礎、區位條件,推動縣域強化與大中城市協同聯動,促進優勢產業成群成鏈,打造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王曉麗在致辭中表示,縣域是工業扎根的沃土,工業是經濟強縣的主要產業部門,要夯實縣域產業發展基礎、打造各地產業發展特色。中國信通院將積極打造縣域工業交流陣地,賦能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為縣域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工業和信息化部原總工程師、中國企業聯合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朱宏任以“瞄準新時期新型工業化關鍵任務,加快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發表主旨演講。朱宏任指出,縣域經濟的發展要處理好局部與全局、速度與質量、補短與鍛長、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以及專精特新與世界一流等關系。圍繞新型工業化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要培育更加突出的比較優勢、確定更加精準的產業定位、提升更加高端的發展水平、建設更加堅強的人才隊伍、提供更加活躍的市場機會以及形成更加滿意的營商環境等。
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求是特聘教授譚建榮院士發表題為“數字經濟與縣域經濟數字化轉型:關鍵技術與發展趨勢”的主旨演講,深刻總結了縣域經濟的特點,縣域產業轉型升級存在的問題和困難,指出縣域高質量發展必須加快推進數字化轉型,并就縣域如何推進數字化轉型提出具體路徑建議。
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遼寧大學校長、國際經濟學會會士余淼杰教授以“培育新質生產力,助推新型工業化”為題作主旨演講,重點分享了如何理解新型工業化和新型城鎮化的關系,如何通過發展生產力實現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指出要借助要素創新型配置、技術革命性突破、產業深度轉型升級三位一體來實現縣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論壇期間,中國信通院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研究所副所長鞏天嘯發布了2024縣域工業發展全景圖、《縣域工業經濟發展報告(2024)》,揭曉了2024年“中國工業百強縣(市)”“中國工業百強區”“中國創新百強縣(市)”榜單。鞏天嘯指出,縣域是工業發展的基本載體、基礎單元,是推進新型工業化和新型城鎮化協同發展的重要載體。2024年,工業百強縣(市)貢獻了全國10.2%的GDP、14.7%的工業增加值,經濟穩增長貢獻凸顯。此外,中國信通院還發布了縣域工業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和縣域工業經濟發展服務平臺等成果。
會上,遼寧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投資與規劃處王斌處長介紹了遼寧省推進縣域工業高質量發展工作情況,沈陽市大東區劉大威區長介紹了大東區經濟社會發展情況。
經驗交流環節,邀請北京郵電大學茶洪旺教授主持,廣東深圳龍崗區、河北唐山曹妃甸區、安徽阜陽界首市相關領導參加,分享交流地方“十五五”推進新型工業化的思路。最后,中國信通院公布縣域工業2025年重點工作計劃,誠邀各方攜手合作,助力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縣域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曹雅麗)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