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業報記者 孟凡君 通訊員 李富
中國工業報記者從赤峰市巴林右旗獲悉,華能蒙東公司赤峰200萬千瓦基地巴林右旗30萬千瓦風電項目開工儀式日前在巴林右旗舉行。項目建成投產后可實現年發清潔綠電量約8.693億千瓦時,年可節約標準煤約26.21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71.78萬噸、煙塵約19.12噸、二氧化硫排放量約87.8噸、氮氧化物排放量約132.13噸,能夠有效助力地區“雙碳”目標實現,改善地區能源利用結構,推動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截至目前,華能蒙東公司在巴林右旗共開工建設新能源項目50萬千瓦,對推進巴林右旗高質量建設國家重要能源和戰略資源基地,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華能蒙東公司赤峰200萬千瓦基地項目總投資約100億元,是國家第三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建設項目,同時也是華能蒙東公司首個容量達到200萬千瓦的基地項目。其中,風電規模150萬千瓦、光伏規模50萬千瓦,分別位于赤峰市巴林右旗和翁牛特旗境內,為華能蒙東公司綠色轉型和可持續發展作出巨大貢獻。赤峰市巴林右旗30萬千瓦風電項目率先開工建設,總投資13.59億元,擬采用30臺單機容量為10兆瓦的風力發電機組,擴建1座200千伏升壓站,計劃2025年10月30日全容量并網。
立起“風向標”,按下“快進鍵”,作為巴林右旗2024年投資最大的新能源項目,國電投火電靈活性改造44萬千瓦風電項目正在加速建設。這一惠及地方經濟、生態、民生的新能源工程將乘風而起,奮力描繪赤峰綠色發展新圖景。比如,巴林右旗的寶日勿蘇鎮有著豐富的風資源,而且交通條件便利,能夠滿足風機的基礎施工和設備的吊裝條件,因此成為了風電項目的理想場址。內蒙古大板新能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惠文介紹說,220KV升壓站主要的作用是通過匯集35KV集電線電能,通過主變升壓以后輸送到220KV的GIS室,通過線路送到巴林右旗500KV變電站再送出電能。目前,220KV升壓站是風電場的一個重要的工程,整個工程進度正按照進度計劃全面推進。
據介紹,國家電投巴林右旗火電靈活性改造44萬千瓦風電項目,是國家電投集團內蒙古能源有限公司依托大板發電公司、新城熱電公司、赤峰熱電廠現有火電機組實施靈活性改造項目,總投資19.77億元,建設風力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為44萬千瓦,建設規模超過巴林右旗現有新能源裝機總和。項目針對3家發電企業6臺火電機組進行靈活性改造,利用清潔高效的風電代替部分燃煤發電,通過火電靈活性改造消納新能源,能夠提升火電機組調峰能力,將有效促進巴林右旗“碳達峰”“碳中和”進程。在消納新能源裝機后,余力為電力系統提供剩余的調節能力,在不犧牲穩定性的前提下提高新能源消費比重,對推進新能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各類能源互補調節能力有著重要意義。
國家電投巴林右旗火電靈活性改造44萬千瓦風電項目風場內主選機位71臺,配套建設一座220KV升壓站。項目建成后,預計年發電量11.08億千瓦時,年利用小時數2520小時,每年可節約標煤33.43萬噸,相應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91.8萬噸,氮氧化物約168.53噸,對于赤峰區域構建低碳型、清潔型能源體系具有積極促進作用,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保效益多贏。接下來,巴林右旗將全力以赴推進各環節施工,包括升壓站建設、集電線路架設、風機基礎澆筑、設備安裝調試等工作,計劃2024年年底實現并網投產。
赤峰市巴林右旗奮力“追風”、“逐光”,將新能源及裝備制造產業作為重點招商領域,多措并舉,開展靶向招商,加快推進新能源的開發和應用,吸引了多家新能源企業入駐,新能源裝機規模逐年攀升,現已入駐新能源企業5家,裝機容量111.85萬千瓦。2023年,全旗全年總發電量66.3億度,同比增長8.3%,其中,綠電8.3億度,同比增長84%,產業支撐明顯提升。據測算,巴林右旗尚有可開發風光資源約495萬千瓦,其中:風電460萬千瓦,光伏35萬千瓦。大部分地區年平均風速在6-9m/s之間,年等效利用小時數2800小時以上,年日照時長達3000-3200小時,等效利用小時數1600小時以上,風能、太陽能資源均屬國家優質資源區。
未來,巴林右旗將以“提質量、拓消納、強支撐、延產業”為主線任務,聚焦新能源與產業融合發展,重點引進“新能源+裝備制造”“新能源+冶金”“新能源+大數據”“新能源+新材料”等產業項目,著力打造高能效的產消一體化產業集群。力爭到2025年底,全旗新能源裝機規模達180萬千瓦,可再生能源裝機比重達到60%,能源及裝備制造業總產值達到25億元以上,努力為現代能源體系和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構建廣闊前景。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