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縣城區全景
中國死海旅游度假區
大英縣隆盛鎮土門埡村鄉村旅游火起來
四川大英經濟開發區
近日,四川大英經濟開發區內,四川飛亞動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里,一支支汽車發動機曲軸“走”下生產線,經過檢驗合格后,將發往比亞迪、奇瑞、長城、江淮等汽車生產廠家。去年,該公司共生產60萬支汽車發動機曲軸,今年擴能30%。
近年來,大英縣堅定走“工業強縣、文旅興縣”發展路徑,踔厲奮發,聚勢賦能建設“大美大英”,堅持工業當先、制造為重,強化圈鏈思維,推動能源化工、裝備制造兩大主導產業向產業鏈前端邁進,加快建設“西部綠色油氣融合發展樣板區”;堅持創意文旅發展方向、全域旅游發展思路,健全文旅業態升級、產品升級、服務升級的政策體系和保障體系,變“文旅流量”為“發展增量”,加快建設全國知名旅游度假目的地。
強化科技創新工業強勢崛起
在大英縣,科技創新企業越來越多,見證著大英工業的崛起。
錨定“工業強縣”發展戰略,推進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大英縣已嘗到“甜頭”:構建起“2+3+2”現代工業體系,形成以能源化工、裝備制造兩大主導產業為核心的產業集群,今年1—11月,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11.1%,排名遂寧全市第二。
大英縣重點圍繞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實施科技型中小企業鋪天蓋地、高新技術企業擴容倍增行動,以創新鏈賦能產業鏈,用產業鏈反哺創新鏈,不斷增強“雙鏈”發展內生動力,加速形成新質生產力。
建設高能級創新平臺。大英縣創新創業智造產業孵化中心成功創建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并組建成渝地區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創新聯盟,推動實現與成渝地區孵化器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人才共推。強化基礎研究運用,用好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等創新平臺,著力攻克醇氫轉化、汽車發動機曲軸等方面的技術難題,有效提升科技供給能力。
培育高質量創新主體。圍繞降本、增效、提質、擴綠,分類建立傳統產業、高新技術產業“智改數轉”路線圖,大英縣大力扶持龍頭企業四川盛馬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推動盛馬化工完成12套裝置檢修,實現連續穩定生產。對天驕紡織、森帝汽配等傳統產業,引導企業實施節能技術改造和清潔生產,有效增強工業企業“含綠量”;對鴻鵬新材料、蜀泰化工、佳世特橡膠等高新技術企業,全力推動微通道連續流科轉基地等中試基地建設,深化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推進科技成果有效轉化應用,認定永津環保等5戶企業為創新型中小企業,蜀泰化工、飛亞動力2戶企業通過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復核。
招引高精尖產業項目。一批投資規模大、科技含量高、帶動效應強的項目加速落地,不斷增強大英工業的承載能力和發展活力,今年以來,大英對接儲備高性能碳纖維智造暨低空經濟新材料產業園和核酸新藥等科技含量高、發展潛力大、畝均效益好的優質項目55個,簽約億元以上投資項目16個。
除強化科技創新和招引項目外,大英縣緊跟遂寧市委推進項目建設全過程效率革命的決策部署,聚焦項目“策劃生成、規劃立項、施工許可、質量管控、竣工驗收”五個環節,大力清除卡點、打通堵點、破解難點,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堅持全鏈條發力,做大項目儲備“蓄水池”。大英縣建立“抓項目、爭資金、促進位”工作競賽激勵機制,落實“周四項目大會商”機制,健全“1+6+N”工作機制,分領域開展鏈條式、地毯式策劃包裝項目,同步完善發改部門、要素保障部門、三方機構集中會商會審制度,謀劃儲備2025年及“十五五”期間項目896個,總投資7252.66億元,在庫項目實現數量、質量、體量“三量齊升”。
全過程跟進,按下項目建設“快進鍵”。大英縣深化“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建立項目首問負責、分段受理、并聯審批工作機制,項目規劃和施工許可減少5個環節,政府和企業投資項目審批時限壓縮至53個、43個工作日,實行承諾制的企業投資項目審批時限壓縮至38個工作日,分段審批施工許可的項目動工周期平均節約30%以上,項目建設全過程效率革命開展以來,服務重大項目86次,辦理規劃和施工許可等65件。
引客入遂全國知名旅游度假目的地建設加快成勢
12月28日,“拳動大英”首屆格斗冠軍爭霸賽將在大英體育館舉行,一場令人震撼的搏擊狂歡、一場力量與激情的對決即將上演。
賽事亮點紛呈,備受矚目。國家散打隊隊長姜春鵬將在本次賽事中復出,K-1WORLDMAX史上首位雙冠王泰拳傳奇播求也將助陣本次比賽。中外對抗賽是本次賽事的核心看點,中外格斗選手匯聚,在賽場上對抗展現多元格斗技術與戰術的碰撞,將讓觀眾欣賞到不同風格的格斗競技,會吸引大量省內外游客前來觀賽旅游。
格斗冠軍爭霸賽是大英縣開展“引客入遂群英薈”系列文商旅體活動之一,將不斷激發城市活力,增強引客留客影響力。
大英縣堅持文旅打頭陣,推動“N+旅游”大融合,實施基礎設施提升、旅游產品提質、旅游服務提能、宣傳營銷提效四大行動,促進文旅與農業、工業、體育、康養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進一步豐富消費場景,增強引客入遂吸引力,力爭通過3—5年努力,全縣接待游客總人次、旅游總收入年均增速達12%以上,將大英建設成為歡樂之城、青春之城、活力之城,持續擦亮天府旅游名縣“金字招牌”,充實全國知名旅游度假目的地內涵。
以重要景點引客。大英持續做好“鹽文章”和“水文章”,提升中國死海鹽鹵、鹽霧、鹽粒“鹽療”三態康養體驗,建設“一千零一夜”水上游世界3.0版,形成全時、全季運營模式,實現“海洋之心”常態開放、《絲路神燈》大型山水實景劇常態演出。抓好大英影視城建設和專業化運營,推動《課本里的中國紅》等存量劇目加快拍攝,打造集影視劇、短劇、短視頻于一體的全域化影視基地。
以多元業態引客。大英大力發展“影視+研學”和“影視+旅游”,推進建設宋井桃源非遺技藝工坊和樂享土門中醫藥康養主題民宿、城郊會客廳,開發“來大英不得不吃”的獨特風味美食,打造一批具有“體驗感+文化味+煙火氣”的文旅消費場景,加快建設郪江新城夜間消費集聚區、郪江濕地公園休閑體育和音樂營地,豐富文旅產品供給。
以特色活動引客。持續開展桃花美食春游季、黑泥狂歡節、浪漫鹽鹵漂等特色文旅活動,引導企業、商會、社團等在大英舉辦年會、訂貨會、供應商大會,舉辦“拳動大英”格斗冠軍爭霸賽、“跳動大英”全國少兒跳繩俱樂部杯賽、“越動大英”健步走以及“星動大英”粉絲見面會、演唱會、脫口秀、音樂節等系列活動,支持開展“我型我秀”街頭演藝,積極承辦“川渝樂翻天”文藝展演活動,提升大英文旅知名度,增強引流能力。
引客入遂,涉及硬件建設、軟件服務、管理水平等各個方面。
加強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大英縣將卓筒井文化融入城市肌理,加強城市綠化美化,建設體育廣場、郪江濕地公園等區域休閑設施、便民設施、兒童游樂設施等,建設城市漫步打卡點15個以上,美化、亮化城市主干道和消費集聚區,完善旅游基礎設施服務功能,新建城區和景區景點充電樁100個以上。
構建便捷交通體系。加快推進大英東站和高速路出口旅游服務中心升級改造,將重要景區納入城市公交線路,開通縣城到宋井桃源、樂享土門等鄉村旅游景點專線公交,適時增加旅游鐺鐺車、旅游小黃車等旅游接駁車輛,建成全域旅游“快進慢游”交通體系。
提升“引客入遂”軟實力。每年開展市民旅游公約宣傳活動4次,提高全縣居民“當好城市主人,笑迎八方游客”的意識,建強文旅志愿服務隊伍,建立5個“旅游服務愛心驛站”,常態化提供全域、全時旅游咨詢服務,做亮“遂心愿·英為你”文旅志愿服務品牌。
繪就幸福民生畫卷共享縣域發展成果
近日,大英縣天保鎮鵲橋村村民劉婆婆突然感覺頭暈目眩,向本村村醫蔣艷“呼救”,蔣醫生立即背上新領的全科醫生助診包迅速趕到,進行檢測診斷,通過對癥治療讓劉婆婆轉危為安。
蔣艷的全科醫生助診包來自“行走的醫院”健康180項目。大英縣于今年4月啟動該項目,通過打造新時代科技型基層醫生,將優質醫療資源送到基層群眾身邊,全縣已上門免費服務群眾近萬人次,大大提升了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大英通過“健康180指揮中心”進行縣、鄉、村三級調度,實現全縣范圍內醫療服務三級聯動,實時調度就近配有全科醫生助診包的基層醫生,隨時隨地響應區域內人民健康服務需求,為群眾提供及時的醫療保姆式上門服務,讓基層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質優價廉的基本醫療服務。
“行走的醫院”健康180項目為大英基層醫院和村衛生室配備全科醫生助診包100套,每周提供100個北京三甲醫院遠程門診專家號,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北京三甲醫院的優質醫療資源。全科醫生助診包可與北京三甲醫院專家遠程會診,配備多普勒超聲儀、免疫生化檢測儀、尿常規檢測儀、心電圖檢測儀等檢驗檢測設備,鄉村醫生可上門為群眾開展健康體檢服務,真正做到把健康送到家門口。
一座幸福之城,必然少不了溫暖明亮的民生“底色”。大英縣兜牢民生底線,聚焦“一老一小”,繪就幸福民生畫卷,讓群眾共享縣域發展成果。
錨定“三個為榮”辦教育。大英縣投入工程建設資金7805萬元,新、改、擴建學校8所,新增學前教育普惠性學位540個,入選全國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實驗區、四川省首批示范性義務教育學區制治理改革試點縣。四川文軒職業學院二期項目加快建設,目前在校師生人數達2.56萬人。大英中學、育才中學食堂9月回收由國有公司運營,全縣58所公辦學校食堂全部收歸公辦。
構建“三網一隊”養老服務體系,即“2+3+N”三級養老服務網絡、老年助餐服務網絡、縣鎮村老年教育服務網絡和老年人志愿服務大隊。大英縣養老護理樓、河邊鎮養老服務綜合體建成投用,進一步補齊養老服務設施短板。強化基本養老服務供給,實施特殊困難老年人探訪關愛、家庭適老化改造等項目,累計服務老年人6.9萬余人次,大英縣社區老年助餐網絡建設項目獲省政府督查激勵。
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大英創新縣域公益慈善服務體系“片區化布局、項目化運作、趕場式服務”運行模式,探索出“慈善+農村養老”“慈善+地名文化”“慈善+兒童+項目”工作機制,賦能推動傳統民政工作更有成效,入選2024年省級慈善城市試點;引導社會組織聚焦困境幫扶、養老助殘、兒童關愛等領域開展暖心服務340余場次,服務群眾6.3萬人次。
讓城市建設更加貼近群眾所需。近年來,大英縣以推動城市能級全面提升為統攬,推進公園城市品質提升工程,通過建公園、修綠道、連水系,實現公園與城市景觀融合,打通城市生態空間。同時,豐業態、優管理、強基礎,持續完善城市功能,讓城市更加宜居、宜業、宜游。
這份美好還體現在城市空間功能布局優化上。完成2022年老舊小區配套基礎設施改造項目一標段、大英縣內澇整治及基礎設施改造工程、田壩子社區老舊小區基礎設施配套改建項目(一期)、大英縣2023年老舊小區配套基礎設施改造(二期)項目四個項目建設,盤活城區“零碎”空間,見縫插“綠”,建成10余個“口袋公園”,并穩步推進花點、花帶、花街、花廊、花園“五花”景觀建設,實現綠地色彩提升,讓城市生態空間更加亮麗,群眾生活空間更加舒適美好。
良好的生態環境成為群眾幸福生活的起點。目前,大英累計新增城區綠地面積超11萬平方米,建成區綠化率達38.75%,人均公園綠地面積超13平方米,2023年縣域空氣優良天數率91.5%,綜合指數位列遂寧第二。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