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從國網青海電科院獲悉,作為技術支持單位,國網青海電科院于近期順利完成國家電投黃河公司西寧發電分公司1、2號機組深度調峰能力評估認定,這也是青海省內首次開展火電機組深度調峰能力評估認定。
12月18日,國家能源局西北監管局在西寧組織召開評估認定會,西寧發電分公司匯報了兩臺機組深度調峰驗證及評價情況,國網青海電科院對深度調峰驗證及評價的資料審核和現場見證情況進行了匯報,與會的國網西北分部、青海省能源局、國網青海調控中心等單位均提出意見并形成統一認定結果。
作為長江、黃河、瀾滄江發源地,青海省水電資源得天獨厚,為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青海不斷加強政策支持引導,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支撐清潔能源裝機規模高速增長,以技術創新引領清潔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不斷推動清潔能源產業鏈條向上下游高效能延伸。而隨著我國新能源并網比例的不斷提高,新能源發電出力波動性和不確定性也在逐漸加大。火電機組具備靈活性改造效果好、性價比高、周期短的特點,成為推動新能源消納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火電機組深度調峰能力現已成為促進新能源消納關鍵一環,開展深度調峰能力評估,對于確定機組出力上下限以及機組涉網性能驗證等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國網青海電科院電源技術中心方侃介紹說。
為提高電力系統的調節能力及運行效率,促進新能源消納,保障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推進電力輔助服務市場建設,自2023年起國網青海電科院協助西北能監局會同陜西、寧夏、青海三省(區)發改委(能源局),制定了《陜寧青三省區(區)火電機組深度調峰能力認定及供熱機組發電調峰能力核定管理辦法》。《辦法》于2024年9月頒布后,國網青海電科院作為火電機組深度調峰能力認定技術支持單位,配合西北能監局及青海省調積極推動青海省內火電機組深調認定工作。
評估認定過程中,國網青海電科院依據《辦法》要求,通過技術報告等資料核查及現場試驗見證等方式對機組深調運行工況下安全性、經濟性、涉網性能、環保指標等進行試驗評估。通過優化調整凝結水、給水、軸封等參數,提升鍋爐的低負荷穩燃能力和機組的系統抗干擾能力,成功將2*660兆瓦機組負荷均降低至198兆瓦,機組達到30%額定負荷的深調能力,并在超低負荷狀態下穩定運行6小時以上。
此次深調認定是青海省內首次火電機組調峰能力認定工作,對于青海西寧熱電有限公司及大通發電有限公司等電廠火電機組的深度調峰能力認定具有示范意義,同時也推動了青海火電機組以調峰的方式改變出力工況進而適應負荷變化,實現綠色、高效、智能,發展真正做到“尖峰頂的上、低谷壓得下”,成為新型電力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李宇陽 何炳勛)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