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業報 耿鵬飛
為更好發揮產業數字化示范項目的帶動引領作用,在2021(第三屆)全球工業互聯網大會上,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首次聯合十大全國性行業聯合會(協會)共同開展了“工業互聯網融合創新應用·行業推廣行動”(以下簡稱“推廣行動”)。
推廣行動面向各傳統行業企業、工業互聯網產業相關單位,重點圍繞企業數字化轉型征集工業互聯網融合創新應用案例,遴選發布符合當年工業互聯網發展趨勢、具有可復制可推廣價值的年度典型案例、細分領域優質案例和行業應用優質案例。
據統計,四年來,推廣行動共征集到行業數字化轉型應用案例超千個,遴選出近500個行業應用優秀案例和40余個年度典型案例。
在此基礎上,推廣行動還每年發布《年度工業互聯網行業融合創新應用報告》、“工業數字化轉型評價綜合指數”以及多個細分行業數字化轉型評價指數。2023工業數字化轉型評價綜合指數是首個工業數字化轉型評價綜合指數,對摸清行業數字化轉型現狀,推動我國工業數字化轉型進程具有重要參考價值,逐漸成為反映我國數字化轉型的“晴雨表”和重要參考,受到了有關部門、合作單位、入選企業、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好評。
“2024工業互聯網融合創新應用·行業推廣行動”于今年9月正式開展,相關成果將在12月29日召開的“2024工業數字化轉型案例發布會”上正式發布。現場除發布年度典型案例、相關報告和評價指數外,將首次啟動“工業數字化轉型合作伙伴計劃”,以服務工業數字化轉型生態創新發展為目標,為數字化企業、制造業企業及產業園區等伙伴單位提供包括市場對接、品牌賦能、培育輔導、國際合作、投融資對接等方面的常態化服務。
評價指數成為行業晴雨表
為貫徹落實2022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促進數字經濟發展,加強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促進產業數字化轉型”“加快發展工業互聯網”,在重點領域及傳統行業拓展工業互聯網應用范圍,完善技術產業創新生態。2022年,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與工信部賽迪研究院共同發起中國首個“工業數字化轉型評價綜合指數”。該指數是面向企業、細分行業和區域,開展多層次、體系化的評價標準。按照技術、業務、管理三大維度設立數字化轉型的一系列評價指標,建立了從點到線到面的整體綜合指數體系。
據悉,當時的指數體系已形成1個一級指標、12個二級指標、33個三級指標,同時完成了工業數字化轉型綜合評估的問卷調查,并將其應用到企業案例的綜合評審中。
2023年,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在連續三年的推廣行動案例征集的基礎上,結合行業數字化轉型現狀、特點和趨勢,開展深度指數分析,分行業構建差異化數字化轉型路線圖,形成由一個綜合指數和若干細分行業指數和區域指數構成的2023工業數字化轉型評價綜合指數。
據了解,2023年指數分析樣本從規模上覆蓋中大型企業、中型企業、小型企業、微型企業,從屬性上覆蓋國有企業、私營企業和其他所有制企業,從行業分布上覆蓋電力、電子信息、輕工紡織、石油化工、鋼鐵冶金、機械制造等我國重點產業,樣本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反映出我國2023年整體數字化轉型水平。
2023年我國工業數字化轉型水平,從整體評價看,樣本數字化轉型綜合指數為62.7,大部分企業處在系統集成階段和平臺支撐階段。從轉型基礎看,樣本數字化轉型就緒度指數為66.1,已具備一定的轉型基礎,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良好。從業務轉型看,樣本數字化轉型成熟度指數為60.5,業務模式創新應用整體處于中等偏上水平。
根據評估結果,電子信息行業樣本企業數字化轉型綜合指數達66.4,機械制造行業樣本企業數字化轉型綜合指數達61.8,紡織服裝行業樣本企業數字化轉型綜合指數達60.5。
已發布34個年度典型案例
回首2021,首屆推廣行動面向傳統行業,通過企業自薦和行業協會推薦等渠道進行案例征集,共征集到細分行業的應用案例近200個,并遴選出100個行業應用優質案例和2021年度12大典型案例,形成了《2021年工業互聯網行業融合創新應用報告》等研究成果,對促進工業互聯網的行業融合應用,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發揮了積極作用。
首批入選的12大工業互聯網融合創新應用案例分別是:國網信息通信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國能網信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中煤信息技術(北京)有限公司、盛虹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艾默生過程控制有限公司、羅克韋爾自動化(中國)有限公司、東土科技(宜昌)有限公司、北京國雙科技有限公司、歐冶云商股份有限公司、桐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建材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
與2021年不同的是,“2022工業互聯網融合創新·行業推廣行動”更加切實的作為供需雙方溝通和對接的渠道,匹配符合條件的工業互聯網平臺為企業賦能,提高平臺企業賦能用戶的效益,加快企業應用工業互聯網平臺實現數字化轉型的步伐,打通不同行業間的交流互通。推廣行動匯集全國各工業行業數字化領域具有代表性的應用案例,基于平臺化設計、智能化制造、數字化管理、個性化定制、服務化延伸、網絡化協同六大方向展現的創新性和典型性,最終根據細分行業遴選出100個優質應用案例和年度12大典型應用案例。
2022年12大典型案例分別是:鞍鋼集團礦業有限公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中建材信云智聯科技有限公司、中國鐵建重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陜西彬長礦業集團有限公司、菲尼克斯(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中孚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山東魏橋創業集團有限公司、波司登集團、上海化學工業區、新鳳鳴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巨石集團有限公司。
“2023工業互聯網融合創新應用·行業推廣行動”在前兩年的基礎上,持續擴大行業征集范圍,聚焦重要行業應用需求,同時與國際組織深入合作,共同開展中國數字化轉型案例在國際市場的推廣工作。最終遴選發布符合當時工業互聯網發展趨勢、具有可復制可推廣價值的年度典型案例、細分領域優秀案例和行業應用優秀案例,并篩選出優質案例打造一批工業互聯網示范項目。
2023工業互聯網融合創新十大典型案例的企業分別是:國藥集團中國生物、中國華能集團清潔能源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國能神東煤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GE醫療航衛、南京鋼鐵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華友鈷業股份有限公司、三菱電機機電(上海)有限公司、合眾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達利(中國)有限公司。
年度典型案例一方面為廣大工業企業樹立了典范,直觀展現出工業互聯網融合創新應用的卓越成效,讓其他企業清晰看到可達成的提質、降本、增效、綠色、安全等目標,進而有力激發全行業對工業互聯網的探索熱情與應用動力。另一方面,它們是產業發展的生動樣本,精準聚焦平臺化設計、智能化制造等前沿應用模式,為科研人員、政策制定者提供了鮮活素材,助力科研攻關找準方向,輔助政策制定貼合實際,推動工業互聯網產業生態持續優化,加速我國新型工業化進程邁向更高臺階。
發布《工業互聯網融合創新應用報告》等重磅成果
為總結優質案例、統一思想認識、加強宣傳推廣,自2021年起,由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編制的《工業互聯網融合創新應用報告》每年通過大會對外發布,旨在進一步落實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戰略,剖析工業互聯網平臺實踐應用典型經驗,為行業企業、研究機構、行業協會等主體深化協同實踐提供指引。
《2021工業互聯網融合創新應用報告》針對鋼鐵、機械、電力、交通、能源等40多個國民經濟重點行業進行了調研,發現工業互聯網已從制造業向實體經濟各領域延伸,提質增效、節本降耗作用凸顯。《報告》指出,2021年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已經呈現出百花齊放的格局,一大批領軍企業紛紛把工業互聯網平臺作為提升服務能力、搶占全球市場先機的重要機遇。
在《2021工業互聯網融合創新應用報告》中配有《重點行業數字化轉型應用場景全景圖》、《部分省市級工業互聯網政策一覽表》,為行業、企業提供有力的參考。
隨后,在2022年全球工業互聯網大會上發布的《2022工業互聯網行業融合創新應用報告》主要包括發展現狀、典型模式應用、困難與挑戰、發展趨勢和下一步發展建議等五部分。其中,對平臺化設計、智能化制造、網絡化協同、個性化定制、服務化延伸、數字化管理六大應用模式進行了詳細闡述,包括各模式聚焦的問題、實現的目標和應用效果等。例如,平臺化設計模式可匯聚研發設計資源,提高產品設計水平和協同研發效率;智能化制造模式能促進生產制造全過程數字化改造,提升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等;結合“工業數字化轉型評價綜合指數”,對各行業、企業的工業互聯網融合創新應用水平進行了評價和分析,指出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并提出了相應的發展建議,如進一步加強關鍵技術攻關、提升產業供給水平、完善政策引導和標準體系建設等。
《2023工業互聯網行業融合創新應用報告》結合工業數字化轉型評價體系和問卷調研情況,梳理行業數字化轉型重點趨勢,對全行業、電子信息行業、機械制造行業和紡織服裝行業開展數字化轉型情況分析,針對性提出行業發展建議從關鍵技術、供需體系、區域發展、中小企業、新型安全等角度出發,分析我國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存在的困難與挑戰;從平臺建設推廣、產業資源流動、平臺輻射范圍、企業定位分工等方面進行趨勢分析。
歷年發布的《工業互聯網行業融合創新應用報告》意義非凡,憑借六大應用模式與諸多典型案例,讓企業得以借鑒實操路徑,激發其投身工業互聯網創新,實現降本增效,提升競爭力。從產業視角看,它系統總結發展成果與經驗,精準指明創新方向,有力推動工業互聯網產業蓬勃發展,促進產業鏈上下游協同,吸引各方共建生態。于政府決策而言,它既是制定政策的關鍵依據,助其精準施策、適時調整,也是評估政策實效的重要參照。在國際舞臺上,它充分展現中國工業互聯網成就,助力提升國際話語權,為國際標準制定與合作添磚加瓦,推動全球產業協同前行。
2024年將啟動“工業數字化轉型生態合作伙伴計劃”
2024年,我國工業互聯網政策體系持續完善,加速推動工業互聯網落地應用。國家層面,工信部等十二部門印發了《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體系“貫通”行動計劃(2024—2026年)》,為跨系統、跨企業、跨地域的供應鏈全流程管理、追蹤溯源、網絡精準協同等應用提供基礎支撐。
工信部計劃推動出臺《工業互聯網高質量發展指導意見》,形成新階段工業互聯網頂層設計,同時研究出臺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方案和推動人工智能賦能新型工業化行動方案,建設一批智能工廠和智慧供應鏈,大力發展智能物流裝備,推動在數據流動、商品溯源、電子簽名等領域構建與國際接軌的跨境電子商務規則,拓展數字貿易的新空間。
同時,地方政府積極完善工業互聯網相關規劃推動產業發展。例如,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政府聯合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共同制定了《工聯院與朝陽區聯合推動工業互聯網產業生態建設三年(2024-2026)行動計劃》,進一步強化了政策對工業互聯網發展的引導和支持。
我國企業、園區、行業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能力實現了顯著提升。企業積極打造數字化轉型示范,其中國有企業成功打造一批智能制造平臺和智能工廠,提升研發生產智能化;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穩步推進,圍繞“鏈式”數字化轉型樹立轉型樣板,推動工業互聯網應用普及。此外,在工業互聯網助力下,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取得了顯著成效。石化行業生產設備數字化率接近58%,紡織和冶金行業數字化設備聯網率大約達到50%,電子和軌道交通行業的設備上云率接近25%。
在此基礎之上,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將于2024年12月29日在京舉辦“2024工業數字化轉型案例發布會”,將發布年度典型案例、《2024工業互聯網行業融合創新應用報告》以及“2024年工業數字化轉型評價綜合指數”,推進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在工業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經營管理、運維服務等各環節創新應用,探索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新路徑,助力企業數字化轉型。
據悉,今年的推廣行動面向鋼鐵、機械、石化、有色、電力、煤炭、建材、輕工、紡織、物流、汽車、醫療、電子信息、5G、新能源等行業以及園區/產業集群,按照平臺化設計、數字化管理、智能化制造、個性化定制、網絡化協同、服務化延伸等六大應用模式進行征集。即將發布的2024年行業數字化轉型指數主要聚焦鋼鐵、汽車、傳統能源(以石油煤炭為例)三大行業進行指數分析,分行業構建差異化數字化轉型路線圖,以期能夠給產業發展提供參考借鑒。
不僅如此,為進一步加強產業服務和落地能力,秉承“智庫引領、產業聯動,創新發展,協同共贏”的原則,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正式向全社會廣泛招募工業數字化轉型生態合作伙伴,共同為推動我國數字化轉型,助力新型工業化建設貢獻新力量。大會期間,“工業數字化轉型生態合作伙伴計劃”將正式啟動,充分發揮聯合會產學研用等方面的綜合資源與運營優勢,首批擬招募100家企業加入。以加快推動工業數字化轉型為目標,共同出海,結伴而行!
“工業數字化轉型生態合作伙伴計劃”咨詢方式:
聯系人:趙圓
電話:18101055607
請輸入驗證碼